
嘿嘿,明sir的政策课堂又开讲啦!
我们经常会在中考各批次的录取分数中看到末位考生分数和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这俩个名字。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
它们有什么作用?今天《政策学堂》第⑧课就在这里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
学校的末位考生分数,是指该校录取过程中,按录取的先后顺序,最后一名被录取的考生的实际分数。学校的末位考生分数和最低录取分数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学校录取的最低分数,即被该学校录取的所有考生成绩中的最低分)
我们以2018年提前批的录取数据为例,具体说明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
案例1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华附在2018年录取的最低分数是718分,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是1。这就代表2018年华附只录取在提前批第一志愿报考华附并且分数达到718分的考生,所以此时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为718分。即最低分数和末位考生分数都为718分。

案例2

华侨中学在2018年录取的最低分数是610分,末位考生的志愿序号是3。这就表示在2018年华侨中学会先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在第一或第二志愿报考了华侨且分数达到了610分的考生。
当在第一、二志愿录取完毕时,此时华侨中学名额尚未录满,所以接下来华侨中学会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在第三志愿报考华侨的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被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为625分,所以2018年华侨中学的末位考生分数为625分。

从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最低分数不一定等于末位考生分数,但当学校在第一志愿招满时,最低分数等于末位考生分数。
什么是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
由于中考同分人数很多,而同分的学生,必需排出谁是排第一,谁是第三等等,所以当考生的投档总分相同时,会按以下规则进行排序(当前一项情况相同时,则参考下一项):
1、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
2、学业考试原始成绩;
3、语数英三科成绩之和;
4、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的单科成绩;
5、综合等级评价。
其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照顾录取政策如下:

依照上述规则对考生进行排序产生的序号,即为考生的同分序号。考生在查询成绩时,即可获知自己分数的同分序号。下图摘自考生中考学业考试成绩证明:

从图中信息可获知,该考生在同为678分的考生中将以第7名的顺序投档。
投档时,若有几个考生总分相同,则比较同分序号,按排序先后顺序录取。所以,即使考生达到学校最低录取分数,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被学校录取。能否录取,取决于考生的同分序号和招生学校投档至该分数时的剩余招生计划。“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最后一名考生分数的同分序号。因此,若有其他考生也在该志愿报考该校,且与最后一名被录取的考生同分,但若同分排序靠后,则该考生不能被录取。
我们以2018提前批的数据来具体说明:
案例1

2018年华附录取的末位考生分数为718,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为156。这表示在2018年第一志愿报考华附的考生中,若考生分数刚好为718分,则同分序号为156或之前的考生都可以被录取,同分序号为157和之后的,都不能被录取。
案例2

2018年华侨录取的末位考生分数为625,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3,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为28。这说明在提前批第三志愿报考华侨的考生中,华侨中学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分数为625分,同分序号为28。若有其他考生也在提前批第三志愿报考华侨中学,分数也为625分,但同分序号为29或之后则不能被录取!
志 愿 填 报 妙 招
当考生本人成绩在该志愿超越“末位考生分数”时,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对其录取无任何影响,但考生本人成绩刚好达到“末位考生分数”时,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将会对考生的录取结果起重要作用!
思考


上期答案:
以下是2018年广州市第七中学提前批统一计划的录取情况。

若学考君是越秀区的户籍生,在2018年以680分的分数(低于18年高保线686分),报考第七中学,请问要第几志愿填报才能被录取?那如果是690分报考,填报第几志愿会被成功录取?
答案
①若以680分的分数(低于18年高保线686分),报考第七中学,则需在提前批第一志愿填报。
②若以690分的分数(高于18年高保线686分),报考第七中学,在提前批1~4志愿进行填报都将会被成功录取。
欢迎同学、家长们踊跃留言答题,答案将在下期政策课堂上公布哟!
往期回顾:
一文看懂户籍生类型及填报范围 | 初中政策学堂①课
一文看懂非户籍生类型及报考范围(含审核指引) | 初中政策学堂第②课
一文看懂广州中考招生各批次及流程 | 初中政策学堂第③课
一文看懂“指标到校“新政 | 初中政策学堂第④课
新政下高中学校类型及招生范围,你了解吗?| 政策学堂第⑤课
中考避免高分低录,你要知道这条“高保线” | 政策学堂第⑥课
中考教你区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和“最大志愿序号” | 政策学堂第⑦课
下期预告
在提前批志愿填报中,部分学生由于区域资源限制、成绩限制、或者家庭住址的影响,想填报非本区学校,然而总是因为“15%”的限制望而却步,学考君告诉大家,有此忧虑,实在不必下期《政策学堂》,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外区招生限制15%”的具体分析~我们下期再见!
了解详情可在文末留言,关注明师教育,更多小升初、中考、高考咨询明师教育第一时间传递给您!明师教育,强教育,强教学,强能力,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