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POST请求是使用post方式提交http请求,来获取数据。该步骤有“常规”、“字段”两个标签页。“常规”标签页配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常规”标签页配置信息
下文详细解释各控件的含义:
1、步骤名称:步骤的名称,在单一转换中,名称必须唯一。
2、URL:指定请求地址。
3、接受字段的网址?:勾选后,第四个控件“URL字段名”将变为可选,设置后,可从输入流中的字段中获取URL。
4、网址字段名称:指定URL字段的名称。
5、编码(空标准):请求的编码格式,如果不填则采用默认解码GB2312。
6、请求实体字段:下拉框选择输入流中的字段名称,该字段的值一般为文件路径。
7、发布文件:勾选后将选择第6个控件“请求实体字段”的字段名称下的路径查找文件,之后将文件的内容作为请求正文发送。
8、连接超时:连接服务器等待的时间,单位毫秒。
9、套接字超时:URL请求发出之后,服务器未返回任何数据时等待的时间,单位毫秒。
10、连接关闭等待时间:连接关闭等待的时间。注:默认为-1,表示来自操作系统的默认等待时间(通常2分钟);如果设置为1000,则会等待1000毫秒之后,连接关闭。
11、结果字段名:存储结果数据的字段名称。
12、HTTP状态码字段名称:存储响应状态码的字段名
13、响应时间(毫秒)字段名:存储响应时间的字段名称
14、响应标题字段名称:存储响应头的字段名称。
15、HTTP登录:用于http请求身份验证的用户名。
16、HTTP密码:用于http请求身份验证的密码。
17、代理主机:代理主机的地址。
18、代理端口:代理主机的端口。
“字段”标签页配置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字段”标签页配置信息
1、正文(标题)参数:http请求体的信息数据,通过获取输入流中指定字段的值作为参数进行post请求,一般用于post和put操作中。
(1)名称:输入流中字段的名称。
(2)参数:请求参数的名称。
(3)放在标题?:选择是否设置为标头。如果选择是,请求参数会放入标头(header)中进行post请求。
2、查询参数:http请求体的信息数据,通过获取输入流中指定字段的值作为参数进行post求,可以用于任何请求方式。
(1)查询名称:输入流中字段的名称。
(2)值:请求参数的名称
注:该步骤有三个地方可以定义请求正文参数,分别是“请求实体字段”,“正文(标题)参数”,“查询参数”。若设置多个,请求正文则会根据权重进行覆盖。权重的顺序为“请求实体字段”,“查询参数”,“正文(标题)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