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知识点学习_Python高级知识点学习(三)

mro算法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查找顺序

何为类属性:定义在类内部的的一些变量或者方法,都统称为类属性

何为实例属性:定义在对象内部的的一些变量或者方法,都统称为实例属性

对象也就是实例的意思。

class A:

aa = 1

def __init__(self, x, y):

self.x = x

self.y = y

a = A(2, 3)

类也是对象,看上边代码,实际上有两个空间,A 和 a 两个不同的空间。

单继承时,属性查找方式,向上查找,首先查找对象里,再查找类中

在多继承时,会很复杂

python2.2之前,python里的类叫经典类,经典类继承方式如果不显式继承object,实际上是不会自动继承object,Python3中,经典类已经不存在了,都叫做新式类。

经典类中,深度优先查找 。

Python2.3之后,广度优先也没有了,至今都采用C3算法

Python3多重继承C3算法:

#新式类

class D:

pass

class E:

pass

class C(E):

pass

class B(D):

pass

class A(B, C):

pass

print(A.__mro__)

打印结果:

(, , , , , )

可以看到继承顺序是 A – B – D – C – E – object

类方法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实例方法很常见,通常我们在类里定义的都是实例方法,

只是针对于实例进行操作,实例方法中第一个参数:self,self代表的就是实例本身

静待方法:

带@staticmethod装饰器的方法叫静态方法,静态方法不需要接受cls或self,和普通的函数用法一样

类方法:

带@classmethod装饰器的方法叫做类方法,类方法第一个参数是cls,代表的是类本身,(这里的cls可以修改为任意形式的代表)

def a(self):

pass

@staticmethod

def b():

pass

@classmethod

def c(cls):

pass

Python中的私有属性

双下划綫开头表示私有属性,私有属性的访问,只能在类中的公共方法中访问,类外部防问不到,无法通过实例访问。

私有属性不仅仅是变量 还可以是函数。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birthday):

self.__birthday = birthday

user = User(2000)

print(user.birthday)

运行结果:

AttributeError: 'User'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birthday'

以上代码块结果就是访问不到私有属性。

但是,私有不是绝对的,只是加了一个小技巧,Python中将私有属性的访问变形成这种: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birthday):

self.__birthday = birthday

user = User(2000)

print(user._User__birthday)

运行结果:

2000

可以看到,通过变量_User__birthday这个就可以访问到私有属性。

Java中的反射机制也是无法做到绝对安全的,从语言层面讲,没有绝对的私有属性,Python简单一些 Java麻烦一些。

Python自省

Python对象自省

何为自省?

自省是通过一定的机制查询到对象的内部结构

使用__dict__魔法函数,dict是用C语言写的 性能高,做了很多优化,推荐使用。

也可以使用dir() ,dir()会列出类中所有属性,推荐使用。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scool_name):

self.scool_name = scool_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ser = Student("zhao")

#通过__dict__查询属性

print(user.__dict__)

打印结果:

{'scool_name': 'zhao'}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ser = Student("zhao")

user.__dict__["school_addr"] = "北京市"

print(user.school_addr)

print(user.name)

a = [1, 2]

print(dir(a))

print(dir(user))

打印结果: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name', 'school_addr', 'scool_name']

['__add__', '__class__', '__contains__', '__delattr__', '__delitem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etitem__', '__gt__', '__hash__', '__iadd__', '__imul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iter__', '__le__', '__len__', '__lt__', '__mul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reversed__', '__rmul__', '__setattr__', '__setitem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append', 'clear', 'copy', 'count', 'extend', 'index', 'insert', 'pop', 'remove', 'reverse', 'sort']

Python中super()函数

super()就是调用父类。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is 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is B')

#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在运行完以上代码调用父类的init方法,一般在Python3中使用下面这种方法调用

super().__ini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b = B()

打印结果:

is B

is A

super()就是调用父类,其实这样讲并不准确,super()函数调用其实是按照mro查找的顺序调用的。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B")

super().__init__()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C")

super().__init__()

class D(B, C):

def __init__(self):

print("D")

super().__ini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D.__mro__)

d = D()

打印结果:

(, , , , )

D

B

C

A

既然我们重写子类的构造函数, 为什么还要去调用super再次调用父类构造函数?

有些时候,为了使用父类中的一些已经写好的方法,所以会有使用super的情况。

上下文管理器

首先介绍下这种用法:

try:

print("code started")

raise KeyError

return 1

except KeyError as e:

print ("key error")

return 2

else:

print("other error")

return 3

finally:

print ("finally")

return 4

result = exe_try()

print (result)

运行结果:

code started

key error

finally

4

在finally语句块中的代码,不管上边代码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finally中的代码,优先finally中的return,其次return上边的。

上下文管理器,也就是with语句,实质上就是为了解放try finally这种写法而诞生的。

上下文管理器是如何完成的呢?

python是基于协议进行编程的,上下文管理器就是一种协议:上下文管理器协议。

上下文管理器协议可以使用是因为实现了两个魔法函数:

__enter__和__exit__

class Sampl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enter")

# 获取资源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 释放资源

print("exit")

def do_something(self):

print("doing something")

with Sample() as sample:

sample.do_something()

运行结果:

enter

doing something

exit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简便的实现上下文管理器的功能: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可以将一个函数变为上下文管理器

import contextlib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def file_open(file_name):

print ("file open")

yield {}

print ("file end")

with file_open("a.txt") as f_opened:

print("file processing")

运行结果:

file open

file processing

file end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内部会做一些逻辑,其实是利用了生成器的特性。

点个赞再走呗~。

qrcode_for_gh_60369a20e6f5_258.jpg

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会更新Python知识点,也会有其他语言和软件开发中的各种坑,都会记录在公众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着诸多好处,不仅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下是一些分析: 首先,学科竞赛是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还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其对专业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竞赛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这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科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许多竞赛项目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这促使学生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在团队合作中,学生们能够学到如何有效沟通、共同制定目标和分工合作,这对于日后进入职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途径。竞赛项目通常会涉及到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要求参赛者具备全面的素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对于未来从事各类职业都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学科竞赛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树立信心的机会。通过比赛的舞台,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非常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最后,学科竞赛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通常能够引起企业、研究机构等用人单位的关注。获得竞赛奖项不仅可以作为个人履历的亮点,还可以为进入理想的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