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视听语言影评_微刊原创 | 全媒体时代下国漫变革中内容、形式及观众表现上的差异——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92c8c2220ece57f935dad8eb24116164.png

2019年8月,彩条屋影业推出了原创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以超过45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第二名,并且破下了单日分账票房破亿天数的新纪录,成为中国动画史上商业最成功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展现出来的对于传统中国神话形象的多样化改编策略,既展现着当代中国观众后现代式的审美方式,又建构了身处工业、商业美学体系内的符合现代神话思维逻辑的全新国产IP动画审美表意系统,为国产动漫复兴增添了新的创作范本。

民族风格延续上的不同

和世界上的其它动画艺术相比,中国动画一直以来有着强烈的“民族风格”美学追求,从创作者到观众,通常也不自觉地用“民族风格”来要求中国动画作品。1979年的《闹海》和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哪吒”同一 IP 形象的从二维到三维动画不同的表意方式,呈现出中国动画“民族风格之路”的不同路径。技术的转变在根本上也改变了国漫“民族风格”的定义,技术的创新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2019年新媒体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用计算机图形绘画、绿幕、动作表情捕捉及其他特效技术实现某种物理/数码连续体”表现的仿真美学风格,观众在这部新媒体动画电影中时而沉浸在镜花水月般的虚幻仙界,时而又能跟随主人公视点“进入”江山社稷图而体验过山车般的刺激,观看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视点来回切换。

相比,1979年《闹海》则基本保持平行视角进行叙事的仿摄影机机位的构图原则,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叙事手法因摆脱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原则而更加自由。在这条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之路”上,《哪吒之魔童降世》因此也宣告了解除国漫黄金期作品中的动画表意系统和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体系上的“捆绑关系”,使得观众见证了中国计算机动画技术和新媒体语言几近工整且完美的创新性融合,成功释放了动画艺术本身蕴含的巨大的非现实表意力量

价值观的现代化演变

在哪吒神话原型故事里,有非常关键的决定性事件,即哪吒因忠孝不能两全,而做出“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行为,这是支撑起哪吒的悲剧性命运抉择。但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这个决定性事件替代为天劫命运的降临,也消解了原文本中的悲剧性。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碎片化的叙事风格所建构起来的英雄形象,不再承载各种宏大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价值认同与心理成长。影片中哪吒被赋予了只拥有三年寿命、必定最终迎来天劫降临的命运设置,而面对不可压制的魔性、和不可改变的天劫,哪吒通过不停的否定(父母压制自由)—建构(师傅给予江山社稷图限定范围内的自由)—再否定(打怪失败毁坏村庄)—再建构(与同病相怜的敖丙建立友谊),才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甘愿赴死,去承担自己的命运。而至于前面所谓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成为其“认命”赴死前的装饰。同样,哪吒的所谓反叛精神,因此也紧紧停留在了孩童玩闹的自我认知阶段,换言之,哪吒并非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魔童”,甚至恰恰相反,他最渴望的是融入集体、进入社会,被主流群体所接纳、所被爱。

不同于《哪吒闹海》中包裹着的浓厚父权思想以及其所谓的“天下为公”理想,《哪吒之魔童降世》改变了传统的父权形象这一点,塑造的是甘心为孩子舍弃自己性命的慈爱有加的父亲形象,并极力在保证百姓的平安和保全儿子的性命这一两难之间寻求两全,由此构成了电影的核心矛盾和冲突张力。这样的父亲更为人性化,也更符合当代人的价值判断。

叙事结构的革新

从历史视角看,《哪吒闹海》的主要优势在于以电影为艺术手段,利用动态的视听语言,完整的讲述了及进一步丰满了“哪吒”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并籍此实现了东方文化更为广泛的世界性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电影的情节并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藩篱, 在书法、国画等艺术元素的应用方面,也与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其它动画电影并没有太大的技法、技巧上的本质不同。这是无法苛求的时代审美效应使然。

从总体上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取材于传统、植根于传统,却又实现了对传统的全面翻新和再创造,深层次价值绝不仅是“旧瓶装新酒”那样简单,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塑形、 铸魂。首先,技术思维是 《哪吒之魔童降世》 取材传统却又全面超越传统,对古典神话做出精彩的当代表达的关键。与40年前的《哪吒闹海》相比较,《哪吒之魔童降世》采取了大量成熟的新技术、新手段。再次,《哪吒之魔童降世》最重要的是整体叙事和人物塑造的人性化,艺术家们赋予了传统故事以更符合当代人价值观念的设定。以李靖这一核心人物的性格塑造为例,《哪吒闹海》塑造的是传统的父权形象,这样的形象固然高大,却又不免令人觉得过于理想化。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李靖更加符合现代父亲的形象,表现出其对哪吒更为深沉的爱。

数观:受众审美语境的变化

中国动画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涌现出三千余部作品,叙事风格和制作形式不断革新,本文以四部不同时期的中国动画电影——《天书奇谭》(1983)、《大闹天宫》(2012重映)、《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和《姜子牙》(2020)——的受众数据为例,观测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受众的偏好与评价。

《天书奇谭》和原版《大闹天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影片,当下电影网站上多为近些年观众的评价,因而“回忆经典”成为这两部影片受众影评的一个特征,更有观众在品味经典之余给出“国产动画巅峰之作”的高度评价。一方面有观众基于故事和角色本身的探讨,一方面有对于戏曲造型的美术风格和“精妙绝伦的配音”的评析。

84ff1c7fb1ab952fbe3e1b5a96cd121e.png

 《天书奇谭》影评词云图

43b143bcce95ddd6cecf6da795e85d49.png

根据豆瓣电影网站用户发布的影评内容,《天书奇谭》和《大闹天宫》的影评高频词多为对电影角色的描述,《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则兼有动画角色和电影表达的精神内涵,如“命运”、“反抗”等,其中《哪吒》表述精神内涵的词语最丰富,在本文分析的336篇影评中“命运”就出现了528次,“反抗”出现了417次,基于角色的传统神话意涵和电影的形象重塑,受众做出不同视域的分析。有观众认为“哪吒在传统社会中是反抗父权制的文化符号”,而本文则凸显了“亲情线和友情线”;也有观众阐释了哪吒对“魔丸”命运的反抗,解读了电影“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涵。

0173e27dcc2bcd20bb83ab8ea3a69b70.png 3ac0f8a7c2bd444d779d336666a2adf6.png

纵观近年上映的三部影片的票房数据,2012年《大闹天宫》3D版电影重映,总票房达到42.66亿元,其网票上座率17.75%。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总票房达到49.34亿,其网票上座率达到17.77%,单日上座率最高达到54.32%。2020年《姜子牙》上映,截至2020年10月21日其票房达到15.44亿元,其网票上座率达到40.6%,但场均人次随影片播出递减,从首映时的58人次到10月中下旬的2人次。

三部影片上映后场均人次呈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态势。对比电影上映后一个月内的场均人次,《大闹天宫》观影场均人次逐渐增加,整体呈上升态势;《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映后短期下降,而后呈稳定上升态势;《姜子牙》作为国庆档影片,首映伊始,其场均人次几乎是《哪吒》同期的三倍,但逐日减少,整体呈下降态势。 

fe124050a6ef571a82fe5e769b6d3bae.png

《姜子牙》电影团队在2017年即开通微博账号,2017-2018年鲜有宣传,但自2019年《哪吒》电影上映后,其宣传物料不断,善于结合哪吒的热点话题,希望哪吒成为“自己的英雄”之后,同样实现姜子牙的“一战封神”。然而影片上映不到一个月,豆瓣评分仅为6.9分,比之《哪吒》的8.4分还相差甚远。其中有些评分较低的受众认为“剧情逻辑错乱,人物单薄苍白”,直指其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的问题。亦有评分5星的受众认为“少年的功课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成年人的则是守住自己的‘道’。

abf5989edadc971cbdbc80cf26ce1178.png

从电影传递的深层涵义中解读现实境遇。相比之下,对于近两年两部国产动画电影,受众收获了一份惊喜,也输出了一份期待,既期待国产动画电影像《天书奇谭》与《大闹天宫》那样讲好中国神话故事,也期待影片触及神话之外的现实关照。

浅析:神话审美与文化认同

神话是古代先民对宇宙、人类、文化的起源等根本问题的解释。20世纪中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神话学者开始探索神话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利用方式。近年,学界开始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来审视神话的当代转化与认同问题。我们也逐渐认识到神话既非不容改变的不易之典,更非与时代脱节的枯木朽株。无论就视听的审美体验,还是受众的广泛程度而言,动画电影都可以称得上是最具影响力的神话载体之一。

接受神话故事的再度演绎,期待动画电影的大胆改编。“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视界融合’:文艺作品与受众的期待视野互相照应,才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天书奇谭》取材自神魔小说《平妖传》;《大闹天宫》取材自《西游记》,标志着新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次辉煌。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传统哪吒神话(见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却引领受众从对原著里哪吒“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自杀身亡”的印象中跳脱出来,辅以现实情感关照和思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教词语在电影上映后广为热议,把“心酸”而又“不甘”、“不服输、不认命”的现实境遇演绎出来。

1af7b219741db33e4a0bed26638b30f5.png

网络推文截图

作为我们探寻当代民族精神内核与行为模式的重要线索,在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中国神话不仅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推进而成为中外文明互鉴互荣的重要桥梁之一,而且有望为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发挥作用。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初选名单,基于神话故事演绎的国产动画电影再度提高了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b94738b74169c4cd1fcf154dca55c7ca.png

结语

神话虽是现实之不可及,却能通过动画电影触及更丰富的文化内核,延伸到对“人”的现实关照。

◎参考文献

1、刘捷,杨鸿瑞,邵俊,中国神话的传承与国产动画电影的消费语境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

2、周伟,吴慧珍,从“期待视野”视角看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红,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9.

3、郑玉明,王元骧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建构,天中学刊,2020年03期.

4、数据来源:豆瓣电影 https://movie.douban.com/

猫眼电影 http://piaofang.maoyan.com/dashboard.

5、何茂峰,就“国漫崛起”现象试析传统文艺的当代性转化——以《哪吒闹海》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人文天下》.

6、陈海燕,罗雨晗,王心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及其对“国漫崛起”的重大意义,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2卷第2期2020年6月.

◎撰稿 | 王润武  田佳玮

◎排版 | 王润武  田佳玮

d517d011fc8ec1e8d32f42e6675edf48.png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