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 第1章 经济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经济问题域经济学

  • 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其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 由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
  •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

1.自由资源与经济资源
  • 自由资源(Free):人类不必花费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的可以自由取用的资源
  • 经济资源(Not Free):人类必须花费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得的,以及人类不可以无限取用的自然资源
  • 除了时间与信息这两种重要的资源外,经济资源基本分为三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资源
  • 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

    2.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 人们的欲望(Desire)或者需要(Needs):包括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的各种物品、服务、生活与工作环境
  •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将需要(Needs)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稀缺性与选择
  • 选择是稀缺的结果(人们必须做出选择,以决定将稀缺的经济资源配置于哪一类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满足人们哪一方面的欲望或需要)
  • 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 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个人、企业和国家做出的选择都存在机会成本)

(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经济学研究什么?
  • 需要的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即 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个人、企业、国家乃至一个社会的无限多样化的需要问题
  •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
    • 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 生产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是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的问题?比如国民收入决定、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等问题(宏观经济学所考察的基本问题)
  • 经济学家通常把社会经济体制划分为自给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型。
  • 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实现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各不相同。
    • 自给经济:习惯
    • 市场经济:市场机制
    • 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
    • 混合经济:市场和计划相结合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
    • 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规律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各项数值如何决定。
    • 微观经济学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量经济学、大经济学
    • 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
    • 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二、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的含义

  • 管理:管理者在动态环境下通过对组织内部资源及整合的组织外部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和艺术过程。
    • 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
    •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 管理过程由一些列相关联的基本职能完成
    • 管理的对象既包括组织内部资源也包括组织外部资源
    • 管理环境具有动态变化性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 计划职能:管理者对组织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具体安排的活动过程。
  • 组织职能:管理者根据计划制定的目标,对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配置过程。
  • 领导职能: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 控制职能:管理者运用实现确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过程。

(四)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 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一般由拥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从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人或者人群组成。
    • 基层管理者:管理一线工人,人车间工头、生产组长
    • 中级管理者:区域经理、项目经理、策划经理、生产主管
    • 高层管理者:总裁、总经理、业务总裁
  • 管理者角色: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
  • 三大类角色:
    •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人
    •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 决策角色: 企业家,局面控制者,资源配置者和谈判者
  • 管理者技能:
    • 概念技能:管理者对复杂情况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
    • 人际能力:交流、说服、管理冲突、激励、指导、谈判和领导的技能,帮助管理者指挥协调他人工作。
    •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或熟知与特定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这些技能可以有效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
  • 管理者工作内容:
    • 传统管理:计划、决策和控制
    • 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案头工作
    •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奖惩、处理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
    • 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以及其他与外界的交往。

第二节 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二、现代经济学说的启蒙与发展

  • 依据时间顺序,经济学说发展阶段:启蒙阶段——>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时代
(一)启蒙阶段
  • 威廉.配第:早起古典政治经济学。
    • 1662年出版代表作《赋税论》
      • 土地为财富之母,老杜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 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
      • 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 威廉.配第奠定了基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 《政治算术》
    • 广泛运用经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实践,使经济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 重商主义 十七、十八世纪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兴旺起来。英国人把政府中英集权化与独立的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结合起来,奉行重商主义。英属东印度公司,18世纪末之前一直是印度次大陆地区剥削开拓的实际统治者。
  • 重农主义。十七、十八世纪发过的主导经济思想:
    • 认为产生地租的土地是产品的唯一源泉。
    • 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阶级。
  • 弗兰斯瓦•魁奈:重农主义学派的领袖和宗师
  •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制造业日趋重要,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了经济学的又一轮革新
(二)古典经济学
  • 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和法国大革命(1789),使资本主义开始觉醒。
  • 亚当 • 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 自由竞争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不二信条,是对封建旧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
  • 1、古典经济学的奠定者: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
  • 亚当.斯密的贡献《国富论》、第一次对经济运行规律进行总体研究,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包括:
    • 劳动和分工、价值与价格、”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国际自由贸易
    • 对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 科学抽象法和经验归纳法系统运用于其著作中
  • 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构建其全部理论体系,剔除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成本学说。
    • 价值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分配理论:地租是首要的;利润是支付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 对外贸易学说:主张贸易完全自由,出口价值较低的产品而进口价值高的产品
  • 约翰·穆勒: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观点综合,对各种理论进行了中肯的批评
(三)新古典经济学
  • 1820s,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体系矛盾导致劳动价值理论的破产。
    • 新旧葡萄酒问题。
    • 解释这一现象,导致了边际主义革命:
      • 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 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是实现了这种重点转移。
  •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
    • 经济体系的变动和发展是渐进、和谐的,对经济刺激的反应是灵活的。边际分析是重要的分析工具。
    • 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完全竞争并趋于均衡状态的经济,它将导致均衡价值。
    • 市场供求力量能使一国实现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在分配中所得到的份额取决于它的边际产量。
  •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
    • 马歇尔的贡献是建立一种包括需求和供给的、以局部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综合分析的理论体系。
      • 利用连续原理、边际方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讨论了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二者作用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在均衡基础上,讨论了分配理论,指出存在四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对生产有贡献,并说明了这四种要素的价格决定。
      • 重视数学方法,大量使用几何图示表述经济学原理,注重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充分运用局部均衡的原理,这些研究方法至今仍然被经济学沿用。
(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剔除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资本累计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和消亡规律
  • 列宁发展了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最后建立了完全计划的公有制经济,然后再中国和东欧推广。
  • 再次引入市场经济,中国采用温和改革: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到完全市场经济。
(五)凯恩斯主义
  • 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马歇尔经济理论不能解释危机、也不能指导如何解决危机。自由竞争、自动调节和自由放任三个经济原则受到严重挑战。
  • 凯尔斯:宏观经济学之父
  • 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以求减少失业,称为“凯尔斯革命”
  • 凯尔斯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 以宏观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 提出有效需求原理,以有效需求不足论替代了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
    • 以国家干预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宏观政策管理体系
    • 结束传统经济学在货币理论与价值论的“二分法”,开辟了货币理论分析的新时代。
(六)后凯尔斯学派
  • 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保罗•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英国琼 •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
  • 新古典综合派:是指他们接受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主义对于市场和一般均衡的分析,但同时应当“综合”凯恩斯主义。这种综合体现在:
    • 将凯恩斯理论本身综合成宏观一般均衡理论,但理论本身却和新古典理论有相似之处;
    • 凯恩斯的宏观理论体系和新古典的微观理论体系相结合,注重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
    • 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 新建桥学派又称为凯恩斯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 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 以此为根据,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分配制度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

第三节 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

二、科学管理时代

(一)科学管理的先驱
  •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主要产业之一,出现了三大潮流:新发明的兴起、工厂制度的建立和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泰勒与科学管理运动
  • 一生中推行科学管理而不遗余力,人称“科学管理之父”
  • 管理人员应分担原来由工人承担的计划、分配、审核等工作,管理应该专业化。
  •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包括:
    • 工作定额原理
    • 挑选和培养工人
    • 标准化原理
    • 差别计件工资制
    • 计划和执行职能必须分开
    • 实行职能工长制
    • 例外原则
(三)管理过程与管理组织理论
  • 管理过程 法国人亨利.法约尔提出在管理过程中,共性地存在着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人称“管理过程之父”
  • 德国人马克斯.韦伯剔除了广泛接受的官僚制度:由官职或职位进行管理,而不是由个人或世袭身份来管理,即权利是制度化的,而非人格化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pfbuaa/p/705000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