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设计符合压铸工艺的零件,不再犯简单错误,不必再为反复修改模具而烦恼。
1.基础阅读:
①进阶篇:1)DFMA方法的运用;
②需要一台FDM3d打印机:请查看
基础篇:8)结构设计装备必备;
2.压铸的概念
2.1 压铸定义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铸造的一种,压铸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金属或半液态金属以极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腔内,并在压力下成形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压铸工艺的显著特点是高压、高速和高温。它常用的压射压力从几十到几百兆帕。充填速度约为10~50m/s,有时甚至可达100m/s以上,充填时间很短,一般在0.01~0.2s。压铸熔化金属的温度很高,锌合金的压铸温度为400℃,铜合金的压铸温度可达1000℃。理解压铸工艺的特点有助于设计压铸件来满足压铸工艺的要求。
//就作者看来,压铸和塑胶注射工艺很像,不同点在于注射液从塑胶换成了金属,因此设备的要求也需要变更。但压铸件设计和工艺上很多可以参考注塑件。
2.2 压铸的优点
1)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一般冷室压铸机平均每小时压铸50~90次,而热室压铸机平均每小时压铸400~900次,生产效率高。
2)压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压铸件的一般公差等级为GB 1800-2009中的IT13~IT15,较高的精度能达到IT10~IT11,表面粗糙度Ra为3.2~1.6μm,局部可达0.8μm。正因为压铸件的高尺寸精度和高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压铸件可以直接使用,避免机械加工或者少采用机械加工,提高了合金的利用。
率,节省了大量的机械加工成本。
3)压铸件的力学性能较高。金属熔体在压铸型内冷却速度快,又在压力下结晶,因此在压铸件靠近表面的一层晶粒较细、组织致密,强度和硬度都较高。
4)可压铸复杂薄壁零件。压铸件可以具有复杂的零件形状,同时零件的壁厚可以较小,铝合金压铸件的最小壁厚为0.5mm,锌合金压铸件可以达到0.3mm。
5)压铸件中可嵌铸其他材料的零件。这样可以节省贵重材料和加工成本,并可以获得形状复杂的零件和提高零件性能,减少装配工作量。
2.3 压铸缺点
1)压铸件中容易产生气孔。由于压铸时金属熔体以非常高的速度充填模具型腔,而且模具材料又没有透气性,一般的压铸方法生产的压铸件容易产生气孔。由于气孔的存在使得压铸件不能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提高强度以及在高温下使用;同时零件的加工余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去掉压铸件表面的硬化层,使得表层附近的气孔露出压铸件表面。
//气孔是压铸的固有缺点,几乎无法避免,设计之初就要考虑。
2)不适宜小批量生产。压铸型复杂、成本大,所以一般仅适合于较大批量的生产。
3)压铸高熔点合金时模具寿命较低。有的金属(如铜合金)熔点很高,对压铸型材料的抗热变形和热疲劳强度的要求很高,模具使用的寿命比较低。目前压铸件的材料主要是铝合金、锌合金和镁合金等,黑色金属很少使用压铸的方法加工。
2.4 压铸独特优势
与其他制造方法加工的零件相比,压铸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与钣金件相比,压铸件的零件形状可以更加复杂,零件的壁厚可以变化个压铸件可以代替几个钣金件,从而简化产品结构。
2)与塑胶件相比,压铸件在强度、导电性、热传导性和防电磁辐射等方面均有优势。
3)与机械加工零件相比,压铸件重量轻、加工成本低。
4)与其他铸造方法相比,压铸件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正因为上述压铸件的优点和独特的优势,使得压铸件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照相机、汽车、摩托车等很多产品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这些产品中,压铸件作为时尚、环保、人性化和创新的卖点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消费者也非常认可这样的产品。随着压铸技术的发展,压铸件一定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5 压铸(Die Casting)工艺


3.压铸件设计指南
本章将详细介绍压铸件设计指南,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应合理设计压铸件,简化压铸型结构,降低压铸成本,减少压铸件缺陷和提高压铸件零件质量。由于注射加工工艺来源于铸造工艺,因此压铸件设计指南在某些方面和塑胶件设计指南非常相似。
3.1 零件壁厚
3.1.1 合适的零件壁厚
压铸件壁厚是压铸件设计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压铸件壁厚与熔化金属的流动性、压铸件的质量、力学性能以及成本都有很大的关系。
压铸件壁厚太薄,压铸时充填困难,容易出现充填不良。压铸件壁厚太厚,容易出现内部晶粒粗大,产生缩孔、气孔等缺陷,同时外表面产生凹陷,使得压铸件力学性能下降。
薄壁铸件致密性好,相对提高了铸件强度及耐压性。另外,壁厚太厚增加零件重量和浪费过多金属,造成成本增加。一般来说,压铸件的零件壁厚不应该超过5mm。
合适的零件壁厚是指零件壁厚不能太薄,同时零件壁厚不能太厚。这里的零件壁厚是指在零件上任一区域的壁厚。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所能达到的最小壁厚和合适壁厚推荐值见表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