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复制(同步)实现

I. 主从复制

A. 主服务器:~/work/mongodb-osx-x86_64-2.6.2/bin/mongod  --dbpath ./db/ --logpath ./log --logappend --fork --port 27017  --master --oplogSize=64  

B. 从服务器:./mongod --dbpath ../db/ --logpath ../log/s.log --fork --port 27018 --slave --slavedelay 5 --autoresync --source localhost:27017  

C. 启动选项

--master,指定主节点

--slave,指定从节点

--fastsync,以主节点的数据快照为基础启动从节点,用该选项启动比做完整同步快很多

--oplogSize arg,指定主节点oplog的大小(MB

--source arg <serverIp:port>,在主节点上指定从节点地址,在从节点上指定主节点地址

--only  arg,在从节点上指定复制特定的数据库,默认复制所有数据库

--slavedelay arg,设定从节点同步主节点数据的延迟时间

--autoresync,如果主从节点不同步了,则自动重新同步

D. 动态添加从服务器

在启动从节点时可以不用指定主节点地址而是在启动后在shell里通过命令动态的添加或删除主节点:

db.sources.insert({'host':'ip:port'});    

db.sources.remove({'host':'ip:port'});  

db.sources.find() 

E. 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主从不能使用同样的数据目录和端口。mongo也支持一主多从的模式,但从多了同样会对主造成性能影响。当然mongo也支持双master的模式,但双master模式一直存在数据同步延迟造成某一方数据被冲掉的情况,根据情况灵活使用。

II. 复制集(replica set

复制集(replica set)能自动的恢复,它能保证在集群中总有一个活跃节点(primary)可用和一个或多个备份节点(secondary)

A. 启动

1. ./mongod --dbpath /data/db1/ --logpath mo1.log --replSet shard1 --port 27017  

2. ./mongod --dbpath /data/db2/ --logpath mo2.log --replSet shard1 --port 27018  

--replSet指定了复制集名字,通过该选项可以将不同的实例放在同一个复制集中。上面添加了两个实例,当然可以添加多个实例。启动复制集但还不可用,需要进行初始化。

B. 初始化

shell中连接上面两个实例中的任意一个,敲入如下命令进行初始化:

1. cfg={_id:'shard1',members:[  

2. {_id:0,host:'127.0.0.1:27017'},  

3. {_id:1,host:'127.0.0.1:27018'}]  

4. }  

5. rs.initiate(cfg)  

cfg是配置信息,_id指定了复制集的名字,members指定了复制集中的实例。rs.initiate命令进行初始化,它返回初始化是否成功以及相 应信息。初始化成功之后,shell会显示你正在使用primary还是secondary,也可以使用rs.status()查看状态信息,复制集的配 置信息存储在local.system.replset集合中。

登录secondary节点,在正常查询前需要输入rs.slaveOK()

C. 添加节点

./mongod --dbpath /data/db3/ --logpath mo3.log --replSet shard1 --port 27019  

然后登录primary节点,执行如下命令:

1. rs.add('127.0.0.1:27019')  

2. rs.reconfig(rs.conf())   

D. 节点类型

standard,常规节点,存储完整的数据备份,参与选举投票,可能成为活跃节点;

passive,存储完整的数据备份,参与选举投票,不能成为活跃节点;

arbiter,只参与投票,不存储数据,不能成为活跃节点。

每个节点有一个priority属性,范围是0~1000,默认值是1,它的值决定了该节点是standard还是passive,如果是0则是passive,否则是standard

standard节点中也根据priority的值从大到小决定谁能成为新的活跃节点,如果多个节点的priority值一样,则看哪个节点的数据比较新。

在添加节点时,可以设置节点的属性arbiterOnly为true,则设置改节点为arbiter。

III. 复制的原理

主节点将操作计入oplog,从节点启动时复制主节点中的每一个文档,之后获取主节点的oplog并执行其中的操作以达到数据同步。oplog保存在 local.oplog集合中,主从节点都会维护一个syncedTo的属性,主节点通过db.slaves.find(),从节点通过 db.sources.find()查看,表示从节点上次同步时间,这样就知道下次该从哪个时间开始做同步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orlla/p/442485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