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Redis的哨兵模式和集群模式

哨兵模式

哨兵模式是redis高可用的实现方式之一
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哨兵(Sentinel)实例组成的系统,对redis节点进行监控,在主节点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将从节点中的一个升级为主节点,进行故障转义,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哨兵们是怎么感知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主节点/从节点/哨兵节点)的
  1. 首先主节点的信息是配置在哨兵(Sentinel)的配置文件中
  2. 哨兵节点会和配置的主节点建立起两条连接命令连接订阅连接
  3. 哨兵会通过命令连接每10s发送一次INFO命令,通过INFO命令,主节点会返回自己的run_id和自己的从节点信息
  4. 哨兵会对这些从节点也建立两条连接命令连接订阅连接
  5. 哨兵通过命令连接向从节点发送INFO命令,获取到他的一些信息
    a. run_id
    b. role
    c. 从服务器的复制偏移量 offset
    d. 等
  6. 因为哨兵对与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主从节点)当前都有两条连接,命令连接订阅连接
    a. 通过命令连接向服务器的_sentinel:hello频道发送一条消息,内容包括自己的ip端口、run_id、配置纪元(后续投票的时候会用到)等
    b. 通过订阅连接对服务器的_sentinel:hello频道做了监听,所以所有的向该频道发送的哨兵的消息都能被接受到
    c. 解析监听到的消息,进行分析提取,就可以知道还有那些别的哨兵服务节点也在监听这些主从节点了,更新结构体将这些哨兵节点记录下来
    d. 向观察到的其他的哨兵节点建立命令连接----没有订阅连接
哨兵模式下的故障迁移
主观下线

哨兵(Sentinel)节点会每秒一次的频率向建立了命令连接的实例发送PING命令,如果在down-after-milliseconds毫秒内没有做出有效响应包括(PONG/LOADING/MASTERDOWN)以外的响应,哨兵就会将该实例在本结构体中的状态标记为SRI_S_DOWN主观下线

客观下线

当一个哨兵节点发现主节点处于主观下线状态是,会向其他的哨兵节点发出询问,该节点是不是已经主观下线了。如果超过配置参数quorum个节点认为是主观下线时,该哨兵节点就会将自己维护的结构体中该主节点标记为SRI_O_DOWN客观下线
询问命令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ip> <port> <current_epoch> <run_id>

参数意义
ip/port当前认为下线的主节点的ip和端口
current_epoch配置纪元
run_id*标识仅用于询问是否下线
有值标识该哨兵节点希望对方将自己设置为leader
询问时用*,选举时用run_id
leader选举

在认为主节点客观下线的情况下,哨兵节点节点间会发起一次选举,命令还是上面的命令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ip> <port> <current_epoch> <run_id>,只是run_id这次会将自己的run_id带进去,希望接受者将自己设置为主节点。如果超过半数以上的节点返回将该节点标记为leader的情况下,会有该leader对故障进行迁移

故障迁移
  1. 在从节点中挑选出新的主节点
    a. 通讯正常
    b. 优先级排序
    c. 优先级相同是选择offset最大的
  2. 将该节点设置成新的主节点 SLAVEOF no one,并确保在后续的INGO命令时,该节点返回状态为master
  3. 将其他的从节点设置成从新的主节点复制, SLAVEOF命令
  4. 将旧的主节点变成新的主节点的从节点
优缺点
  • 优点
    高可用,在主节点故障时能实现故障的转移
  • 缺点:好像没办法做到水平拓展,如果内容很大的情况下

集群模式

官方提供的分布式方案(槽指派/重新分片/故障转移)
集群内的节点,都会有个数据结构存储整个集群内的节点信息

//整体
struct clusterState{ clusterNode *mySelf; .... dict *nodes; //集群内的所有节点 } // 单个节点 struct clusterNode { char name[]; char ip[]; int port; clusterLink *link; //保存节点间,连接的信息 int flags; //状态标记 } //节点间连接的信息 struct clusterLink{ mstime_t ctime; //创建时间 int fd; //tcp套接字描述符 sds sndbuf; // 输出缓存区 sds rcvbuf; //输入缓存区 struct clusterNode *node; } 

 

槽指派

redis集群可以被分为16384个槽,只有这些槽全被指派了处理的节点的情况下,集群的状态才能是上线状态(ok)
操作redis集群的时候,将key作为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处理槽上,所以存储等操作都应该在该槽对应的节点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美的实现集群存储的水平拓展。

def slot_number(key): return CRC16(key) & 16383 //得到的结果就是槽的序号 

槽指派的信息是怎么存储的

struct clusterState{
  clusterNode *slots[16384] } struct clusterNode{ unsigned char slots[16384/8] } 

通过上面两个结构体中的定义可以看出,槽指派的信息是分了两种方式,保存在结构体里面。

 



 

 

分两种存储的好处
1. 如果需要判断某一个节点负责的槽,只需要获取方式二中的数组做判断就可以
2.如果找某个槽是哪个节点负责,只需要获取方式一的列表,一查就知道

重新分片

将已经指派给节点的槽,重新执行新的节点。

 


 
 
故障转移
发现故障节点
  1. 集群内的节点会向其他节点发送PING命令,检查是否在线
  2. 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PONG响应,则会把对应的节点标记为疑似下线
  3. 集群中一半以上负责处理槽的主节点都将主节点X标记为疑似下线的话,那么这个主节点X就会被认为是已下线
  4. 向集群广播主节点X已下线,大家收到消息后都会把自己维护的结构体里的主节点X标记为已下线
从节点选举
  1. 当从节点发现自己复制的主节点已下线了,会向集群里面广播一条消息,要求所有有投票权的节点给自己投票(所有负责处理槽的主节点都有投票权)
  2. 主节点会向第一个给他发选举消息的从节点回复支持
  3. 当支持数量超过N/2+1的情况下,该从节点当选新的主节点
故障的迁移
  1. 新当选的从节点执行 SLAVEOF no one,修改成主节点
  2. 新的主节点会撤销所有已下线的老的主节点的槽指派,指派给自己
  3. 新的主节点向集群发送命令,通知其他节点自己已经变成主节点了,负责哪些槽指派
  4. 新的主节点开始处理自己负责的槽的命令
集群模式和哨兵模式的区别
  1. 哨兵模式监控权交给了哨兵系统,集群模式中是工作节点自己做监控
  2. 哨兵模式发起选举是选举一个leader哨兵节点来处理故障转移,集群模式是在从节点中选举一个新的主节点,来处理故障的转移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d6d2325a5ec7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tplay/p/1109899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