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孟浩然
“犹悲堕泪碣,尚思卧龙图。”---陈子昂《岘山怀古》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李白《襄阳歌》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感戴。”---范仲淹《羊祜庙》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苏洵《襄阳怀古》
“铜雀台中歌舞伎,那能挥泪到如今。”---袁宏道《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
历代文人游岘山,寻找的一处名胜就是为纪念羊祜而立的碑。在寻找这块著名的碑之前,已经查到这块碑随意丢弃在路旁,周围堆了不少垃圾和粪便。于是真正见到这块碑时,就不意外了。
碑立在原址,公路,铁路相会处.由于修路,岘山古迹在当年都被废弃。原来的残碑据说进了博物馆,也有说早已不存.而已经修复的古迹昭明台将作为襄樊博物馆,正在重新修整.到底有没有残碑,只能等以后进博物馆查看了.现在的碑是82年所立。
旁边的杜甫衣冠冢和晋太医王叔和的墓,在修路时也被废了。在网上看到下面的话:“杜甫衣冠冢原来还在国道旁边,非常显眼,不知何故现在被移到一条小路之中,没有熟人带领,根本无法找到。在杜甫墓的不远处,是晋太医令王叔和之墓。八十年代曾见过孟浩然的墓也在国道旁边,但现在没有找到。”这三个墓这次都没有寻访到,有点遗憾,为什么不在公路边立牌子指引呢?花不了几个钱吧。可能也许maybe以后不会去寻了.
羊祜 杜预
羊祜镇守襄阳,甚得军民之心。南州百姓闻羊祜死,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亦皆哭泣。襄阳人思祜常游于岘山,遂建庙立碑,四时祭之。往来人见其碑文者,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羊祜死前,举荐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守襄阳,杜预成灭东吴重要功臣。在经济上,杜预也有突出的建树,使民获利,民感其德,号曰:“杜父”。杜预好身后名,刻二石碑,记其勋绩,一沉万山下,一沉岘山下。但此两碑至今尚未发现,成了千古之谜。杜预13世孙杜甫游岘山,未找到其碑,写下:“吾家碑不昧”。
堕泪碑


下面左边照片是1993年,老舍夫人,著名画家胡絜青老人在襄樊寻访老舍足迹时,在堕泪碑前所拍.右边照片是现在状况.


杜预及历代文人游玩的岘首山。哈佛大学的斯蒂芬·欧文这样说:“羊祜的名字已与岘山密不可分,以至岘山
本身已成为一座铭刻着羊祜之名的巨大碑石。”但是这块巨大碑石现在却是这么荒凉。


沿铁路行一个小时左右,可达襄阳火车站.补张春天的岘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