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树原理详解

本文部分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iwts_24/article/details/81484561

区间求和问题-医院卖药

        假设有一家医院,医院有卖药的地方,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数量。每次开药、进药都要在计算机里面记录数量变化,这样方便医院的管理。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样的程序?当然,药品数量的储存用数组是比较合适的(真实的项目当然要用数据库)

int a[8] = {1,2,3,4,5,6,7,8};


现在,给出指令,第1号到第7号,这7个药品的数量全部加8,那么代码实现就是标准的for循环了:

for(int i = 0;i < 7;i++){
  a[i] += 8;
}


同样,如果进药,仍然循环即可。所以对于区间数量的变化,时间复杂度为O(n)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算所有药品的数量,最简单的方法仍然是for循环:

1 int sum = 0;
2 for(int i = 0;i < 8;i++){
3     sum += a[i];
4 }

 


这样,就算我们提高要求,求出区间[a,b]之间的和,仍然遍历即可,算法复杂度为O(b-a)

        看起来,我们对于区间的操作,无论是求和还是数据修改,都能在线性的时间段内完成。但是这样的时间复杂度其实并不好。一般来说,比赛中数据量1000000就差不多了,但是我们的操作数量可是非常多的。这样的数据范围:有m个数据0<m<=1000000,有n次操作0<n<10000。那么这样,就算是线性的时间复杂度仍然有超时的可能。

        所以,我们就需要用线段树这样的数据结构来储存数据,从而降低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什么是线段树

        线段树的主要思想是二分,也就是通过二分的方法来查找节点。首先看一下线段树的图的表示(这里用了百度百科的图)


        实际上,这是数据为8的线段树。蓝色的标记是二叉树的节点编号,最下面的红色的框体框住的8个叶子就是实际上数据存放的位置。而节点内部写的区间,就是指数据存放区间的和。例如2号节点,里面区间是[1,4]也就是1号到4号之间的数据的和。

线段树的操作-建树

        基本的线段树就如上图所示,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基于一段数据进行建树操作。可以看出,线段树是非常耗费空间的。所以我们不管是用结构体还是数组,在表示线段树的时候都要在数据量n的情况下多开更大的空间。一般都是开四倍。所以基本的声明与初始化如下:

1 #define MAX 2333
2  
3 int tree[4*MAX];
4  
5 void init()
6 {
7     memset(tree,0,sizeof(tree));
8     memset(lz, 0, sizeof(lz));
9 }

   

然后就是建树了,我们需要将数组变成一个树。代码如下:

 1 void build(int node, int l, int r)
 2 {
 3     if(l == r)    // 到达叶子节点,赋值
 4     {
 5         scanf("%d", &tree[node]);
 6         return;
 7     } 
 8     
 9     int mid = (l+r)/2;
10     build(node*2, l, mid);
11     build(node*2+1, mid+1, r);
12     
13     tree[node] = tree[node*2] + tree[node*2+1];
14 }

 

 

        这样的建树,是一个递归的过程。l与r分别表示区间,结合上面的图,当l==r的时候说明递归已经遍历到叶子节点了,而这个节点node也是二叉树的节点编号。对应了数组的下标。所以进行赋值。然后直接return进行回溯。那么在正常递归的时候,我们需要利用二叉树的性质,即对于node编号的节点而言,左子树编号为2*node,右子树为2*node+1。同样,由于二分的性质,利用mid = (l+r)/2,就可以获取下一个子树的区间范围。

        在回溯的时候,是从树的最下层开始向最上层回溯,那么同样利用二叉树的性质,我们可以轻松将子树的数据加到父节点上。这样,当函数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数组来构建了一个线段树。

线段树的操作-单点修改

        线段树并不必须要进行区间的操作,如果是对单点进行操作,完全可以用更快的方法来实现。而对于单点修改而言,其实相比区间修改的代码要简单很多(因为lazy数组的存在),所以能用针对单点的修改最好不要用区间修改。单点更新非常类似二分查找,通过递归找到更新点的位置,在回溯的时候更新所有节点的值。代码:

 

 1 // 单点更新,node为1(从根节点开始),lr为根节点的区间,index为更新点,n为更新值
 2 void update(int node,int l,int r,int index,int n)
 3 {
 4     if(l == r) 
 5     {
 6         tree[node] += n; // 更新方式,可以自由改动
 7         return;
 8     }
 9     int mid = (l+r) / 2;
10     // push_down(node,mid-l+1,r-mid); 若既有点更新又有区间更新,需要这句话
11     if(index <= mid)
12         update(n,index,l,mid,node*2);
13     else
14         update(n,index,mid+1,r,node*2+1);
15     tree[node] = tree[node*2] + tree[node*2 + 1]; // 回溯过程,需要将线段树上层数据更新
16 }

 

        l与r就是指当前节点的区间范围,刚开始肯定是填1,8了,因为线段树的最上边节点代表的范围(参照上图的白色区间字体)就是1,8。那么,如果l==r,就说明到达了叶子节点,当然就是需要更新的节点了。如何进入递归?就跟二分一样,index与mid进行判断,看是走左子树还是右子树。最后一定不要忘记回溯,因为叶子节点更新后,上层节点的值也需要更新,这样才算维护了线段树。

        里面有一行注释的代码,这里需要把后面的懒惰标记、区间操作学完才能理解。现在就当不存在吧。

懒惰标记

        在进行区间操作之前,要首先理解线段树的懒惰标记,试想,我们在操作的时候有可能有这样的操作。首先进行区间修改,修改了800次,然后再进行一次查询。这样,如果我们每次都将整个线段树的数据进行更新,实际上是非常慢的,如果我们能用一段空间,来记录修改数据,只有在使用的时候,一次性更新,就非常的方便。

        所以这也是懒惰标记的作用。可以先对修改的数据进行储存,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更新线段树。那么,理论上我们应该建一个跟线段树同样大小的数组,称为懒惰数组,表示了每个节点的懒惰标记。有这样的操作:

1.修改数据的时候,每次递归到某节点,修改数据以后将数据的变化添加到数组中。

2.当使用到这个节点的时候,发现对应的懒惰标记存在,那么就应该更新该节点,以及以下的所有节点的数据,方便使用。

总之,就是不使用的时候就一直在积累,在使用的时候再统一更新。

        那么懒惰数组的更新非常简单,对线段树更新的时候就可以添加到懒惰标记,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一个函数来完成懒惰标记的下传操作,也就是更新积累的值。代码:

 1 void push_down(int node, int l, int r)
 2 {
 3     if(lz[node])
 4     {
 5         int mid = (l+r)/2;
 6         lz[node*2] += lz[node];
 7         lz[node*2+1] += lz[node];
 8         tree[node*2] += (mid-l+1)*lz[node];
 9         tree[node*2+1] += (r-mid)*lz[node];
10         lz[node] = 0;
11     }
12 }


        lz数组,即lazy,就是懒惰标记数组。可以看出,当lz[node]存在值的时候,就说明现在我在使用这个节点,而这个节点以及其下的节点需要更新了,所以就利用二叉树的性质向下传递更新数据,同时更新线段树中的数据。最终,要将该节点的懒惰标记清零。

        注意,下推的时候不是一直更新到叶子节点,而是只更新当前节点以及2个子树,因为实际操作的时候,只要碰到对某节点的操作就要调用push_down()函数,所以每次只用下推一层即可。

        push_down()函数的使用需要在下面的区间操作中添加。

线段树的操作-区间更新

        单点更新类似二分查找,更新的时候对经过的路径进行操作就可以了。但是区间更新需要考虑整个区间。线段树除了叶子节点,都表示了一段区间的值,那么就要配合懒惰标记在整个区间上进行操作。先看代码:

 1 // 区间更新,lr为更新范围,LR为线段树范围,add为更新值
 2 void update_range(int node, int l, int r, int L, int R, int add)
 3 {
 4     if(l <= L && r >= R)
 5     {
 6         lz[node] += add;
 7         tree[node] += (R-L+1)*add;    // 更新方式 
 8         return;
 9     }
10     
11     push_down(node, L, R);
12     int mid = (L+R)/2;
13     if(mid >= l)    // 进入左子树 
14         update_range(node*2, l, r, L, mid, add);
15     if(r > mid)        // 进入右子树 
16         update_range(node*2+1, l, r, mid+1, R, add);
17         
18     tree[node] = tree[node*2] + tree[node*2 + 1]; 
19 }


        仍然以[1,8]区间的线段树为例,修改[1,6]的区间,使区间内的数据全部加1。那么我们可以在线段树图的基础上手动走一遍这个代码,来理解线段树的区间操作以及与懒惰标记的配合。

 

 

 

 

这个是一个线段树,现在我们需要对[1,6]范围内进行加一,那么就应该这样:

update_range(1,1,6,1,8,1); // 从结点1,即最上边开始
        我们手动走一遍上述代码,首先,if判断不成立。这个if判断主要判定的是区间,我们每次递归进入函数,操作区间与当前结点表示区间总共有2种可能:

1.操作区间完全与结点表示区间重合。此时,说明我们已经可以对该结点进行操作了。

2.操作区间在结点表示区间内。此时,说明现在的结点表示空间太大了,需要向下寻找更合适的区间。

3.操作区间比结点表示区间大,只有向下推的时候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跟第一种可能的结果一样,对结点进行操作就行了。

4.操作区间与结点表去区间只有一部分重合。只有向下推的时候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跟第二种可能的结果一样,下推。

5.操作区间与结点表示区间完全不重合。无操作,等待程序自己结束。

其他可能是不存在的,例如操作区间大于结点表示区间。因为操作区间最大不可能超过线段树的区间,所以越分越小的情况下,最少就是跟结点表示区间一致。

        所以,这个if,就是判断操作区间与结点表示区间满足什么条件。接着上例,[1,6]与[1,8]相比,明显是第二种情况,所以需要向下推移。此时,由于开始接触下面的结点了,所以需要调用push_down,进行懒惰标记向下推移,保证接触的是数据已经修改过的结点。然后当然是区分左子树右子树了,2种可能,进入左子树或右子树。

        首先是进入左子树的情况,此时操作区间仍然是[1,6],而结点表示区间是[1,4]出现了情况3。此时,说明[1,4]区间的所有数据都要变化。这也进入了if判断之中。不要担心[5,6]区间,这一部分已经递归进入右子树了。此时,在该结点处更新懒惰标记与数据信息。注意这句代码:

tree[node] += 1LL*(R - L + 1)*add;
[1,4]结点存放的是1-4的数据,所以每个数据+1,这个结点就要+4。同时,我们已经标记懒惰标记了,所以直接return。下面的结点全部不更新,等到需要的时候在下推就行了。至此,左子树的递归就完成了。return后回溯,此时进入右子树的递归。

        进入右子树,此时操作区间仍然是[1,6],而结点表示区间则变成了[5,8],是情况4,所以仍然下推。这时候,左子树变成[5,6],右子树变成[7,8]。左子树变成情况1了,那么就进行更新。右子树已经完全脱离区间,所以不用管,等他自己递归完成后没有任何操作地结束吧。

        注意,程序的最后还有回溯这个过程。确实,我们的操作因为懒惰数组是不再向下传递了。但是已经更新的结点需要在回溯的时候向上更新。由于刚开始,我们就是从结点1开始的,所以回溯一定能将更新结点之前的结点全部更新。

        最后得到的图如下:

 

 

 

 

红字就是更新的结点,而旁边标记的红色的1就是懒惰标记。下次调用有懒惰标记的结点就会导致更新与向下传递懒惰标记。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区间更新的操作。

        所以,这里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由于懒惰标记,所以很多数据是没有变化的。如果在一次区间更新后就需要调用真实数据,那么应该先向下更新全部数据后再调用。否则得到的数据是未更新的错误数据。这样,我们也能理解单点操作的那一行注释的代码了,其实就是下推懒惰标记。因为只要使用了区间操作,就有可能有懒惰标记产生。所以需要使用push_down()来下推。

线段树的操作-区间查找

        区间查找的原理跟区间更新基本一样,也是看结点表示的数据范围有不同的操作。同样,在到某个结点的时候一定要调用push_down()。不同点在于跟数据操作无关,但是需要一个sum来储存收集到的区间数据,同时最后return。这样在递归完成以后最后返回的就是区间和了。理解区间更新后,区间查找的代码就非常容易了:

 1 // 区间查找 
 2 int query_range(int node, int l, int r, int L, int R)
 3 {
 4     if(l <= L && r >= R)
 5         return tree[node];
 6     push_down(node, L, R);
 7     int mid = (L+R)/2;
 8     int sum = 0;
 9     if(mid >= l)
10         sum += query_range(node*2, l, r, L, mid);
11     if(mid < r)
12         sum += query_range(node*2+1, l, r, mid+1, R);
13     
14     return sum;
15 }


脱离lazy数组

        lazy数组的使用在很大程度将降低了解决问题所耗费的时间,但是也增加了对模板的修改难度。诚然,lazy很实用,但是在一些问题的构造上并不容易修改。我们平常的区间修改,整个区间的数值变化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在数学上提前好多个结点先算出来更改情况。但是有很多问题并不是这样的。

        例如:hdu4027。11年上海网络赛,要求区间内对每个节点的数值取其二次根。那么再考虑lazy数组就是徒生烦恼。如果我们抛弃lazy数组,直接每次都更新到叶子结点,同时考虑剪枝,速度也并不慢(500ms)。所以,在区间操作不平衡,同时可以剪枝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抛弃lazy数组,从而修改为:

 1 boolean cleck(int node,int l,int r){
 2     // 剪枝条件
 3 }
 4  
 5 void update_range(int node, int l, int r, int L, int R) {
 6     if (L == R) {
 7         tree[node] = 1; // 更新方式
 8         return;
 9     }
10     int mid = (L + R) / 2;
11     if (mid >= l && cleck(node*2,L,mid)) update_range(node * 2, l, r, L, mid);
12     if (mid < r && cleck(node*2+1,mid+1,R)) update_range(node * 2 + 1, l, r, mid + 1, R);
13     tree[node] = tree[node * 2] + tree[node * 2 + 1];
14 }


抛弃lazy数组,l与r是区间范围,每次递归修改的是L与R,表示的是实际区间范围。当L == R的时候就到达叶子节点了。每次递归的时候添加剪枝条件,满足了才能继续递归。所有非叶子结点的更新全部在回溯的过程中进行。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FengZeng666/p/11445634.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