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8年(上)-《走出软件作坊》是怎样炼成的

我的2008年,几乎是以《走出软件作坊》这本书串起所有的记忆。

2008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英雄会。阔别IT界多年的我,想起自己这么多年为了公司生存远离朋友远离主流IT,扑在客户行业业务学习与研究、客户行业会议参与、客户方案制作、项目会议、项目组织、人员协调、资源申请、利益集团博弈,都是工作中很反复但又不得不去摆平的事情。看着眼前这么济济一堂的IT英雄,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各种技术有根有据决不妥协,散发着程序员独特的严谨、幽默与智慧,身处其中,其乐融融,久违的纯情技术岁月感觉让人心头很暖。但是我又远离大家,5年多了,熟悉的人也变的生分了,新生代的程序员更不知“阿朱”是何人,心中不免失落。

突然,有一位很漂亮很有气质的MM主动上前居然和我搭话。冤枉啊,我可是已婚男士,难道今天撞到桃花运了?晕糊糊自美中~~。

小姑娘介绍自己是博文视点的。博文?不太了解。交换了名片,一看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哦,搞出版的。但是我既不买书,也不会写书,找我搭讪干吗?我说我叫“阿朱”,小姑娘看看我的名片,懵,因为我既不姓阿(偶不是少数民族,大汉爷们),也不姓朱,继续晕。我说我是做行业信息化的,小姑娘继续晕(小姑娘问我做什么技术的,以为我不是C++就是PHP或者就是.net和JAVA),行业信息化,超出的小姑娘的预计答案,搭茬进行不下去了,晕。唉,自己好不容易有点艳福,还被自己木头脑袋撞走。

就这样一晃而过。

我的艳福停止,我的blog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三五个人十来条枪》的系列迅速串红于CSDN,篇篇上首页推荐(这里要感谢一下CSDN网站编辑李哲与付江,亲自给我做了两期专访,让我的blog更是火箭上天)。篇篇如飞刀,跟贴无数(主要以别人的广告为主,哈哈),顶字无数,鸡蛋石灰俱下(我不是九品芝麻官周星星啊),有的帖子居然网友们有问有答有正有辩自成一套圈子,连我都插不上话。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不,让人主动盯上了。力邀我出版。??。我这个东西也能出版?现在出版社都在网上寻人了?(现在《走出软件作坊》已经成功出版,成为事实,看来大家都有出书的潜质。不用怕自己没结构没思路,只要瞄准自己最熟悉的一个领域,坚持写,两天发一篇,坚持发,而且就这一个主题,而且要连续剧,1、2、3、4、5这样,成功不久矣。如果你想主动成功,可以在把你自己的这个系列写上15篇以后主动给博文编辑发邮件BVtougao@gmail.com,好货自然找上门。经证明,那个邮箱是有人收的,不是摆设玩意)

我对这种突然的热情有点懵(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闪光灯?不习惯啊。习惯了背后策划、推动、运作,给员工提供舞台的我,还真不适应这种突袭而来的咔嚓咔嚓)。干出书这事,咱不专业啊(黑皮)。

遂求教朋友爱民(《Delphi源代码分析》、《大道至简》的作者),我知道他出版过书。爱民哈哈大笑,朱弟弟不必如此惊慌,看俺拿来!挑日子不如撞日子,今天就是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宋祖英滴滴答)。来吧,有人请吃饭,咱哥俩蹭饭去(who怕who)。

落定地点,江湖英雄一阵寒暄敬仰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海关大牛王翔(主持《程序员》杂志每月数据库播报的那位哥们),钱宏武(大家伙用的搜狐论坛就是此哥们开发),还有黄冬(前新浪系统平台总监,如今哥们挥一挥衣袖创业了)。

进来一位MM。当当当当,桃花运再次降临。仍然是英雄会上被话题噎住的那位MM,两人惊呼“是你”?

爱民这回懵了,你们认识?

然也,一面之缘而已。呵呵,这位美女就是博文视点的编辑-陈琼。后来编辑手记中有记录这段趣事。陈琼写到“当周爱民老师介绍这是江湖大名鼎鼎的阿朱老师的时候,偶才暗惊要不是周爱民老师的极力引荐,差点就放走一条big fish”。(big fish?大鱼儿?我第一个感觉想起来的就是当年delphi界的一个知名ID大鱼儿,偶不是大鱼儿呀,误会啊)。在这里再透露一个秘密:《走出软件作坊》一书的编辑并不是陈MM,而是博文的另一位美女编辑梁晶(有需要她的联系方式的请找俺,呵呵,偷笑中),感叹周老师怎么藏了这么多美女?(想当图书编辑的,想和美女成同事的赶快报名啊)

重量级人物当然得最后出场。周筠,周老师。思路敏捷,眼光敏锐,看人独到,做事严谨细心周全。啪啪啪,我被拿下,书稿意向合同归顺周老师。当天吃饭吃得连服务员都看不下眼了,小心翼翼的问“我们要打烊了,诸位能不能...?”。才算罢休。

还没开车到家,就听见短信声音,开车期间,没敢分心。回到家,一看是周老师的短信。周老师并不认识我,只是爱民引荐。我也没有写书计划,写书的框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市场,我全无概念。所以周老师一回到宾馆就看我的blog,因为我已经写了五篇《三五个人十来条枪》,刚看了一篇就惊呼不得了,这本书已经要出,千万不能让阿朱跑到别的出版社,遂眼疾手快短信就至。我和我爱人正在起劲的说当晚英雄聚会,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快晚上两点多了。正要睡觉,一条短信又至,还是周老师,一看短信内容:“你的所有blog我都快速看了一遍,兴奋的夜不能寐,短信多有打扰,急盼能明天上午和阿朱再次见面详谈”。

啊?我也曾经干过把别人的blog一夜全部翻完的事迹,但就是支付宝冯大辉和amteam秋叶的blog,仅此二人,若非极力欣赏,绝不引发此行为。

想不到自己如此被看重,遂几次短信来回,把明日见面地点确定(但其实那时候,我只写了五篇《三五个人十来条枪》系列,而且都似乎信手涂鸦,根本无法成书)。

第二天见面,周老师和我聊聊很多,双方都表示了极大的诚意,合作铁板钉钉,周老师悬了一夜的心才算放下。于是,我也把出版这本书真正当成一件事情来抓。

于是,一篇篇的blog就每隔两天就发出,甚至有时候一天一篇。有几天,我去出差了,就收到N条消息:大哥啊,你这不是太监帖吧,挖了这么一个大坑,兄弟们天天上午下午都来看您blog一眼,这几天怎么没了,惹的众兄弟坐卧不安,打乱了生活工作规律。大哥啊,做人不应该是这么做的吧。

吼吼,赶快补上。

有人又留言了:神仙,你不会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出名吧,咋这么快的发呢,你是不是专心当作家了?

唉,其实自己这个书稿,是自己10年的工作笔记积累。我非常喜欢记点东西,看书就在书上记(所以我建议这次出版《走出软件作坊》就给空一些空白,这样方便那些真正爱读书爱思考的朋友们。不过此书确实需要多次阅读多次思考多次总结,你如果希望看一遍就OK,那不会得到什么,这本书不是畅销小说)。我平时上网看新闻,也都随时记到电脑里。即使坐到地铁里,也记到手机里(就是这个原因当时换手机时一定要换一个能记录很多文字的手机)。过去我记录过两大本工作思考与总结的笔记,我跳槽的时候整理东西,有人居然要我这两个笔记本。

前天有朋友问我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我说10年积累,两个月成书。回味一下,真是体会到了:不是每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本书的写作真是奇特。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请看下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avait03/archive/2008/12/31/240364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