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Studio 2008 每日提示(十一)

#101、块缩进和智能缩进的差异

原文链接: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mart indenting and block indenting

操作步骤:
缩进的设置,菜单:工具+选项+文本编辑器+所有语言+制表符,在“缩进”选项下有三个选项:无、块缩进、智能缩进。或者在各个语言的制表符也可以设置缩进方式。

块缩进和智能缩进的区别:
块缩进是上一行和下一行对齐,比如输入 foo(),然后回车,只会在第一行产生缩进,下一个新行光标就转到行首。
智能缩进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决定了所使用的相应缩进样式,比如c#语言,输入if({},那么在花括号里包括的代码里就会自动缩进。

评论:一般都会选择只能缩进

#102、如何保留制表符或插入空格

原文链接:How to keep tabs or to insert spaces

操作步骤:
制表符的设置,菜单:工具+选项+文本编辑器+所有语言+制表符,在“制表符”选项下有二个选项:插入空格和保留制表符。也可以按不同的语言来设置。

KeepTabsOrInsertSpace_thumb.jpg

评论:我一般使用插入空格,这样即使换了编辑器也不至于格式会变乱

#103、用Ctrl+K, Ctrl+X 插入代码段

原文链接:Ctrl+K, Ctrl+X inserts a code snippet

操作步骤:
按快捷键Ctrl+K, Ctrl+X,根据需要选择插入需要的代码段。

CodeSnippetInsertionUICSharp_thumb.jpg

评论:使用好代码段,可你让你的编程速度加快很多

#104、修改代码段的变量和默认值

原文链接:How to change default values and variables in a code snippet

通常在使用代码段的时候,变量和默认值都是给定的,同时变量都是高亮显示的

ForLoopSnippetCSharp_thumb.jpg

此时你可以把第一“i”改成“j”,然后按Tab键,则所有的变量都变成了“j”。

避过如何光标移到代码段外面后,就无法这样批量来修改了。

评论:代码段都是有固定的模板生成的,用此方法你可以在编辑的时候批量来修改变量和默认值

#105、使用快捷键来插入代码段

原文链接:You can insert a code snippet via its shortcut keyword

操作步骤:
在输入一个单词的时候,出现智能提示,按两次Tab键后,会自动代码段,比如输入“for” 如下图所示

ForSnippetInStatementCompletion_thumb.jpg

评论:这又是一种插入代码段的方法,很方便

#106、浏览和新增代码段

原文链接:How to browse code snippets and add new ones

操作步骤:
1、打开代码段浏览窗口有两种方法
菜单:工具+代码段管理器
快捷键: Ctrl+K, Ctrl+B

2、在代码段浏览器窗口,可以添加或导入代码段。实际上代码段就是一个xml文件,手工来编写,然后增加。

CodeSnippetManager_thumb.jpg

评论: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定义自己的代码段,来方便编写代码。

  

 

#107、在你的团队共享代码段

原文链接:How to share code snippets with your team

操作步骤:
1、导出环境设置:工具+导入和导出设置向导+导出选定的环境设置,要选中“常规设置”中的“本地代码段”,会导出一个vssettings 文件。

CodeSnippetImportExport_thumb.jpg
2、(团队其他成员)导入环境设置::工具+导入和导出设置向导+导入选定的环境设置,选择导出的那个vssettings 文件即可。

评论:这样在团队里相同的环境设置(包括代码段),如果你有多台电脑,就不必每台来单独配置了。

  

 

#108、在代码块里插入代码段

原文链接:how to insert a code snippet around a block of code

操作步骤:
1、选中一段代码。
2、按Ctrl+K, Ctrl+S

如下图所示

CodeSnippetSurroundWith_thumb.jpg

CodeSnippetSurroundWith2_thumb.jpg

评论:这个功能你还不知道吧,小小代码段其实隐藏在背后的小技巧挺多

  

 

#109、用二进制编辑器打开文件

原文链接:how to open something in the binary editor

操作步骤:
菜单:文件+打开+文件,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打开方式”,

OpenWith_thumb.jpg

在“打开方式”对话框,选择“二进制编辑器

OpenWith2_thumb.jpg

评论:虽然操作有些复杂,不过就可以用vs来做做二进制编辑器了

 

#110、Visual Studio 支持MDI模式

原文链接:Visual Studio supports a MDI mode?

操作步骤:
菜单:工具+选项+环境+常规,在“窗口布局”中选中“多个文档”。

MDImodeOption_thumb.jpg

在这种模式下,你可以对窗体进行水平或垂直平铺。

MDImodeWindowMenu_thumb.jpg

这篇可以参考Visual Studio 2008 每日提示(四)中的tip37。

评论:我已经习惯了选项卡式的文档,mdi方式恐怕不是很适合编程。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xjb/archive/2008/12/19/visual-studio-2008-tip-day-11.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lyzone/archive/2011/03/10/1979975.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