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团队

这一篇,来聊聊产品设计以及和产品有关的各个团队。。。

 

一、大产品,大设计,大团队

1、产品之大

产品之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说。时间指的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空间呢,则是做产品必须考虑的三大方面:商业、产品、技术,缺一不可。

时间之大:产品生命周期

记得今年五月份时候,当时为了整理一份微服务框架的培训文档,看了很多资料,当时有看到这样一句话:要做有生命力的产品。

前面的博客也讲到了,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迭代不断维护更新,而项目,则是一次性的一个任务,完成即结束。

空间之大:商业、产品、技术

商业:在公司中主要由市场、营销、企划等部门来考虑,决定产品的销售渠道、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服务模式等。

产品:比较狭义,在互联网企业,往往指的是“产品部门”,在传统企业(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司,零售企业),往往是商品设计、实现、运营部门,他们负责功能范围、运营手段等。

技术:主要由开发、测试、运维等部门考虑,他们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性能、甚至用户体验等方面。

一个产品最终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这三方面,在不同企业又有强项和弱项,这一点,主要由企业本身产品的特点有关,比如:

Google就是出名的技术主导团队,Apple则是无可争议的产品主导型公司,而早期的阿里,则是商业主导型。

PS:业内有句戏言: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

 

2、设计之大

产品的设计之大,体现在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上,下面是业务很著名的一张图:

战略层: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找准方向,重点是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找到平衡点。

范围层:明确“做多少”,对于软件类产品,是确定功能范围,对于网站类产品,则是确定内容范围;这个阶段需要做好需求采集、分析、筛选、管理、开发等工作。

结构层:考虑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怎么做”。

框架层:这里的内容,出现了用户真正看到的东西,对网站类产品则是导航设计,对软件类产品则是界面设计。

表现层:包含视觉设计和内容优化,这里的表现决定了产品最终的气质。

总结: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从整体看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又有一点从商业到产品到技术的感觉;各层之间界限模糊,彼此交叉,而且需要反复迭代。

产品设计三原则:

反馈:动作前的可预测、动作中的积极响应、动作后的可评估。

容错:一些貌似多余的强制性设计,不可逆操作可以后悔;即:再次确认机制。

          关于错误:用户永远没有错,所有的错都是设计的错!

简化:充分利用用户已有的知识,利用心智模型,利用标准化,利用一切,做到让用户少思考,甚至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操作。

产品设计三境界:

本能水平:设计是基础,产品要有用,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

行为水平:设计是保证,产品要能用,好用,顺利解决用户的问题。

反思水平:设计是升华,是传说中的“用的爽”。

 

3、团队之大

团队,顾名思义,为了做某件事而团结起来的队伍。人类在古代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个体自身的力量比较弱小,为了生存,团结成一个个部落,后来慢慢发展成现在的社会模式。

这里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团队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产品而团结在一起的队伍,其中可以有很多的团队,比如商业运营团队,产品团队,技术团队等等。

一般小公司而言,可能一个团队就是几个人,而随着企业规模、产品的不断成长变大,团队的规模也会随着不断壮大,分工明确化,行事流程化,团队成员多样化等等。

团队的成员,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协调分配好各种人与各种事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和不同团队之间的接口(沟通人)。

具体对所谓的团队理解,各人可参考各自所在的公司、团队的构成,相信能明白一些其中的关系。

 

二、游走于商业和技术之间

这里以产品为中心,描述下与其紧密相关的各种团队以及其特点,性质。

1、心思缜密的规划师

即狭义上的PD,具体上可以分为不同职能的PD,比如前期的市场定位、需求调研,中期的需求功能设计、需求文档、各种图的产出,以及后期的偏于技术实现等PD。

PD的优势和劣势:现在很多开发转PD、测试转PD、运营市场等转PD,以及本身一开始就做PD的童鞋,其实他的优势就是他的劣势,个中意味,大家慢慢体会。

2、激情四射的设计师

即我们常说的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部门,这个概念比较宽泛,下面举几个例子:

用户研究员:即做用户研究,他要利用各种方法研究用户,并对产品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不过这个岗位一般都是由PD兼任,主要是用户调查和需求采集方面。

交互设计师:即负责业务流程制定,页面导航、信息设计等工作的人员。

视觉设计师:这个,就是业内俗称的UI,美工。。。

前端工程师:现在来说前端工程师一般都归属于技术部门,但从其本身的只能来讲,又可以算作PD部门;想起一个笑话:据说做后台开发的一般都看不起前端。。。

这里留一个思考点:交互设计和敏捷开发,如何更好相处???

最后聊聊细节,关于文案设计:字不如表,表不如图

3、花样频出的运营师

即PO(Product Operation),这个标题,是我个人起的名字,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感觉到,运营部门的同事,总是能把同一个产品,玩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花样。

至于具体的运营,到底该做什么,如何做,感兴趣的童鞋不妨搜一下相关的书籍或者信息,自己了解。

 

三、产品&商业

1、好的产品需要市场化

真正的好产品必须市场化,不然就变成了实验室里的样品,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赚钱才能可持续发展。

关于营销,这里推荐市场营销大师科特勒的《水平营销》,其中提出:纵向营销是进化(渐变),横向营销是革命(突变)这两点很鲜明的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2、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基于产品市场化、商业化,我们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比如:服务策略、目标导向、营销方式等等。

 

四、技术团队,坚强后盾

这里不会详细介绍关于技术部门的一些东西,就稍微提几点日常工作中比较容易忽视和误解的地方:

1、架构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职能岗位;

2、测试不是QA,可以从英文名称区分:测试工程师(Testing Engineer),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人员;

3、DBA:即我们的数据库管理员,其实更多是属于运维团队;

4、SCM:配置管理员(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一般负责代码管理、软件版本迭代变更、每日构建等;

 

五、容易被遗忘的。。。

1、最好的资源:老板

某些问题的决策,项目经费,人员调动等等很多事情,其实最终都需要BOSS出马,所以,别忘了你的老板。

2、默默奉献的团队

法务:某个产品违反了某些规定,支付方式、用户协议与某些政策法规不符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法务同事去搞定;业内有句话:任何一项新业务(产品),在法务眼里都是“违法犯罪”。

行政:办公资源的提供与协调、办公环境、出差各种酒店机票预订、会议室投影仪、白板、马克笔、下午茶准备等等很多不在意的地方,都需要行政的童鞋默默准备奉献。

财务: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财务,则负责大到几百几千万的支出,小到几十块的报销,各种发票、预付款、收款等怎么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嗯,对的。

 

写在最后:其实还有一些团队建设的内容,不过考虑到主要是以产品为主,且团队建设这些内容比较难以用言语表述,所以这里就不提及了,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阅读纸质书。。。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p/7181422.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