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温度带的分界线_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什么啊

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什么啊2020-06-01 09:19:44文/钟诗贺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纬度(66.5)度。地球五带中,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南北回归线),纬度是23.5度(南北纬23.5度);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南北极圈),纬度66.5度(南北纬66.5度)。

9e5b36015b5403a28394534fae253737.png

全球温度带的划分标准

1.以各个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

23°26′ N(北回归线)到23°26′ S(南回归线)为热带

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 北温带

北纬(南纬)66°34′ 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 北寒带。

2.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五大温度划分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德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普尔曼(Christian P. von Pulkowa)和亨利·亚历山大·凯奇林(Henry A. Buchan)等人的研究。其中,克里斯蒂安·普尔曼于1793年提出了“温带”(temperate zone)这一概念,将地球分为两个热带和两个温带。而亨利·亚历山大·凯奇林在1846年发表了《地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hysical Geography)一书,提出了“气候”(climatic zones)的概念,并将地球分为五个气候,包括两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一个极地。 这些划分标准和名称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例如,20世纪初,瑞典气象学家维克托·伊曼努埃尔·文森特·柯本(Vilhelm Bjerknes)将凯奇林的五大气候分为了北极、北寒带温带、南温带和南寒带,成为了现代常用的五大温度划分。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提出了其他的温度划分方法。 关于五大温度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参考以下文献: 1. Köppen, W. (1918). Klassification der Klimate nach Temperatur, Niederschlag und Jahreslauf. Petermanns Geographische Mitteilungen, 64, 193-203. 2. Trewartha, G. T. (1968). An introduction to climate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3. 李铁军. 气候学概论.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4. 4. 李学勇, 郑景云. 气候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