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btech-语言-汉语-官话-中原官话-兖菏片-菏泽方言:菏泽方言 |
菏泽市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包括牡丹区、巨野、郓城、鄄城、单县、曹县、成武、定陶区、东明等9个县区, 属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其方言属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兖菏片(郑曹片)。
1.返回顶部 |
1、
2、
2.返回顶部 |
1、
基本介绍
但由于地处四省交界以及两方言区交界的轻微影响,菏泽二区(牡丹区、定陶区)七县的方言都不太一样,甚至因为菏泽方言与河南话越来越接近,同地区的老人和年轻人所说方言就有所不同。虽然菏泽方言词汇较多,发音声调也与普通话有很多不同,但是这些仅仅是大语言区域里的小变化,总的来说菏泽地区语音都大同小异,几乎没有交流障碍的问题。
与山东其它县市的方言均属于
官话大区,即
北方方言。根据李荣关于北方方言的分区,同时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圣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胶辽官话。而菏泽方言就属于官话小区分区中的
中原官话范围。
就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来说,根据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的分区》的意见,将山东地区方言分为东西两区,包括东莱片、东潍片、西齐片、西鲁片,将菏泽方言归于西鲁片。
菏泽方言是汉语在菏泽地区的变体和分支,因其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因此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不像南方诸多方言那样明显。其中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声调等方面。同时菏泽内部各县区以及农村地区的方言也各有差别,单县、郓城东北和巨野与河南口音近似,
菏泽城西、西南和东明的口音又有变化,菏泽城区老年人和年轻人也有差异。
具体差异
菏泽方言读词语,
如最后一个字大多会读成“子”音。
菏泽方言读句子,
如里面有“的”,大多会读成“lēi”或“lāi”如
“美丽的(lēi)牡丹”。有“得”同样,
但有时一句中的“得”会有两种读音,如:
你得(dei)把它弄得(lei)好一点。
当读感叹句时,菏泽方言的感叹词有恁、哎等。如:
你炒的菜真好吃!菏泽方言中读作
:“恁(nēi)你炒类(lēi)菜咋能(nèng)好吃哎!”你家的花真好看!菏泽方言中读作:
“恁家类(lēi)花的咋能(nèng)好看哎!”
菏泽方言中的
“呢”常会读成“类”(一声或轻声)。例如:问:
你干什么呢?(你干啥类?)答:
我们家蒸馒头呢。(俺家蒸馍类。)
就如普通话中,有些词汇是一个意思,但却都存在一样,菏泽方言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普通话中的骄傲的人,菏泽话中就有两个表示的词汇:
能豆子、二能子(两词中的“子”都发“的”音)。
菏泽方言中的
“不拉叽”常用在形容词后,
让词具有贬义色彩。如:
普通话:黑 脏 酸
菏泽话:
黑不拉叽 脏不拉叽 酸不拉叽
菏泽方言中,
“类慌(慌变为hang音)”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如
饿类慌、撑类慌、热类慌、憋类慌。
下面做详细列举:(普通话-菏泽方言)
表示动物的词语:
蛇-长虫
麻雀-小小虫
蝉-肚捞(lāo)子
跳蚤-疙蚤
蝌蚪-蛤蟆ketizi子
苍蝇-蝇子
表示植物的词语:
山楂-山拉红
树-fu
马齿苋-马蜂菜
自然界事物
下雨-滴点
闪电-打闪
树荫-树凉凉
发霉-长bu子
土块-土坷垃
时间词:
拂晓-清起来
下午- 恒恒(hèng)
傍晚-傍黑
昨天-夜门
黑下-夜晚
前天-cāi mēi
大前天-大cāi mēi 以前-早先、早先生
杂词:
眼屎-知马虎 残疾人-才坏
人身体称谓:
额头-脑木瓜子
膝盖-各拉拜子
脖子-脖拉更
脚踝-脚脖
拳头-皮锤
后脑勺-后脑门(子)
菏泽话中
凡韵母为iao,都读为ue。如
脚(juē)。
但药(yao)也读yuē。
口语列举
菏泽方言词汇的形成
有其自身特定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社会历史的渊源,
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下面的几句话可以很好的体现出这些特点:
夜门后晌(yē天honghang),
俺上到街行(hāng),
一个熊孩的,骑喽个破洋车的,
一家伙奏怼(duī)俺身行啦,
非(摔)类(的)俺胳拉拜(膝盖)的疼,
汗褂的也撂啦!
意为:昨天傍晚,我来到街上,一个孩子,骑着辆自行车,撞着我了,摔得我膝盖疼得不得了,上衣都磨烂啦!
一括(kuo)副行蹲俩马嘎的。
公嘞给母嘞佛:你往那边咕叽咕叽,
我快挤死啦!
母嘞佛:我再往那边咕叽咕叽就掉下去个龟孙啦!
意为:一棵树上蹲着两只麻雀。公的给母的说:你往那边挤挤,挤死我了。母的说:我再往那边蹲就从树上掉下去了!
当然,菏泽方言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如今部分地区的菏泽方言已经于普通话越来越接近,差别也越来越小(如“昨天”在菏泽方言中既说“验门”,但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说“昨天”)。随着菏泽方言逐渐向着普通话的方向发展,部分老年人使用的词许多年轻人已不再使用。
具体方言
(说明:上文已说过的词汇,不再录入该部分)
与大多数中原地区一样,菏泽部分方言在读音上受到中原官话音韵影响。另外,菏泽作为戏曲之乡(民间流行
山东梆子、
大平调、
两夹弦、
四平调、
大弦子戏、
枣梆、
柳子戏、
河南梆子、
坠子书等等),在方言白话口音中至今仍保留有
中州韵“尖团字”和“上口字”等,普通话中j、q、x的出现是语音史上比较近晚的事情,分别是z、c、s和g、k、h分化过来的读音(g、k、h的分化遗迹在菏泽已难寻遗迹,如“街”、“腔”、“鞋”等),下面的例子中多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随着时代发展,人文的交流进步,如今的发音方式已渐与官方普通话趋同,但声调依然没有变化。
尖团字代表字,注意单音节的发音区别(例:“鸡zi”与“字zi”):
精zing1、清cing1、心sin1、邪sie2,
见zian4、溪si1、群cun2、疑zi2,
上口字代表字,注意区别:
“药”与“要”分别读yuo1与yao4
“脚”与“交”分别读juo1与jiao1
“月”与“岳”分别读yuo1与yue4
科、课、棵等字读作“kuo”而克、客、刻、渴等字“ke”
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
非、飞、费、废、肥、肺等字,读作“fi”
另外,普通话发音以“shu..”开头的,菏泽大部分地区多以“f”音代替,例如:
费-睡,佛-说;匪-水;府-叔;非-摔;发-刷;伏相-属相;老呋-老鼠;一方-一双;支夫-支书;等。而多数近代民间流传词语活书面语与普通话发音相同,例如:税、数学(部分地区读“shuo4”,多音字,例如:多的没数fo4,从一数fo3到十)、一帆风顺(出现在口语里一般读作奋fen4,如:不奋当-不顺当,奋着大道往前走-顺着大道往前走,等)。
扔-音leng1,扔掉,抛弃。
耳-发音特殊,可表示为“l3”,似“了”的前半部分,重读,同样的还有“儿”二声、“二”四声等。
缺-音quo1,普通话发音为“..ue”的,多发“..uo”音,例:约、略、确
梭-音suo1,雪。例:下~了。
脚-音juo1,类似的还有:角。
意义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例如:
瞎-xia1与“坏”同,可用于形容食物和人等。例:①馍筐呢类馍都~了,他也不舍类唥。②听佛他歇~包,恁都别罗罗他(歇:“很”的意思;瞎包:形容人很坏)。
其他:
谁-sei2
殇-shang1,去世、逝世的委婉说法
笈-ji1,用藤条编制的器具,单肩背扛,如:粪笈的。
筲-shao1,挑水用的水桶。
筲桶。
瀺-chan3,形容潮气较重、潮湿。例:天气瀺热;盖体(被子)有点瀺。
蜀黍-fu2fu2,
高粱,另一种读音来源:黍稪
撙-zun3,与普通话同,裁剪削弱压制。例:这点钱还是从生活费里撙出来的;把袋子口撙一撙。
一发-yi1fa2,一起。例:他俩一发去的。类似的还有“一坨”。
下猜-xia4cai1,形容人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例:见点好吃类咋恁下猜。
猴马-hou2ma2,攀爬并骑上。
刺恼-ci4nao3,与“扎歪”同义,形容痒痛难耐。
咉咉-yang1yang1,听不清的多人说话。
吱声-ji2sheng1,(普通话为zi1sheng1)说话、答应、吭声。例:跟你说话你咋不吱声。
般般多-ban1ban1duo1,一样多。例:见一面分一半,这样咱们俩类就般般多。
干啥、干啥嘞=
干什么
凉凉-阴凉处;
年下-春节期间;
横横-傍晚;
隅首-十字交叉路口;
寨壕-护村河;城墙海子-护城河;牙狗-公狗;接(羯)子-
剡(shan)过的公羊;
拉把-抚养,拉扯;拾叨-拾掇;
整治-指将不好或乱的局面治理好;知马虎-眼屎;耳永(耳影)-耳屎;各蚤-跳蚤;
泥nì虫子-蚜虫;
多会-刚才;长虫-蛇;马嘎子-麻雀;多拉龟、肚老(lāo)子、
爬查-蝉;草鱼-鲫鱼;棒子-玉米
棒子秸-玉米杆或秫fú秸
伏伏-高粱;
志志-测量某物的重量;抓类-抓什么呢;长醭-发霉;茅的-厕所;些-很;
精-聪明;
魔道-指精神不正常的人;
老灭-最后一名;
灭虎佬-最后、末了。
何劳-搅拌;
咕唧-蹲;喉咙眼的-嗓子眼;
雪皮-头屑;
jiān(一说“欺”)-吝啬的人;
麻麻(读三声)-姑姑;
盖体-被子;
铺体-褥子。
廖-破、缝,“了”;滴点-下雨;
不滴啦-雨停;
不嘚劲儿-不舒服;叙乎-有印象;
恁-你(尊称);格拉拜的-膝盖;山拉红的-山楂。
石牛--雌性的牛;牦牛--雄性的牛;厥子--公羊;骚虎、红羊·--种公羊;舌头列列--蜥蜴;
秀溜--麻利;
罗生--花生;地身--地的长度。
大尽--闰月(农历);
小尽--平月(农历);草驴—雌性驴;叫驴—雄性驴;夜猫子—猫头鹰;刀螂--螳螂;棒子--玉米;蝎虎子--壁虎。
吃头—食物;
零嘴—零食;窝窝—窝头;
果子—糕点;
土包子--未见过世面的人;
真二、憨种、pin种--真傻;
不着调--办事不牢靠。
参见
菏泽境内方言
菏泽附近地区的方言
2、
3.返回顶部 |
4.返回顶部 |
5.返回顶部 |
1、
2、
6.返回顶部 |
![]() | 作者:ylbtech 出处:http://ylbtech.cnblogs.com/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