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c 类三种继承方式下的访问

知识点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三种继承方式
三种继承方式的区别




public     关键字意味着在其后声明的所有成员及对象都可以访问。 
private    关键字意味着除了该类型的创建者和类的内部成员函数之外,对象及子类都不能访问。 
protected 关键字它与private基本相似,只有一点不同:它可以被子类访问,而private只有创建它的类可以访问。

   通过继承机制,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类型来定义新的数据类型。所定义的新的数据类型不仅拥有新定义的成员,而且还同时拥有旧的成员。我们称已存在的用来派生新类的类为基类,又称为父类。由已存在的类派生出的新类称为派生类,又称为子类。
  在C++语言中,一个派生类可以从一个基类派生,也可以从多个基类派生。从一个基类派生的继承称为单继承;从多个基类派生的继承称为多继承。
 
  单继承的定义格式如下:
  class <派生类名>:<继承方式><基类名>
  {
  <派生类新定义成员>
  };
  
   
  公有继承(public)、私有继承(private)、保护继承(protected)是常用的三种继承方式。
  1. 公有继承(public)
  公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作为派生类的成员时,它们都保持原有的状态,而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2. 私有继承(private)
  私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作为派生类的私有成员,并且不能被这个派生类的子类所访问。
  3. 保护继承(protected)
  保护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所有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成为派生类的保护成员,并且只能被它的派生类成员函数或友元访问,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下面列出三种不同的继承方式的基类特性和派生类特性。
                    基类              
派生类(能否访问)    public    private    protected
    派生类类    派生类对象    派生类类    派生类对象    派生类类    派生类对象
private  继承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能    不能
public   继承    能    能    不能    不能    能    不能
protected 继承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能    不能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hzym111/p/6183281.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什么是句柄? 句柄,是整个Windows编程的基础。一个句柄是指使用的一个唯一的整数值,即一个4字节(64位程序中为8字节)长的数值,来标识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对象和同对象中的不同的实例,诸如,一个窗口,按钮,图标,滚动条,输出设备,控件或者文件等。应用程序能够通过句柄访问相应的对象的信息,但是句柄不是一个指针,程序不能利用句柄来直接阅读文件中的信息。如果句柄不用在I/O文件中,它是毫无用处的。 句柄是Windows用来标志应用程序中建立的或是使用的唯一整数,Windows使用了大量的句柄来标志很多对象。 一、MFC AppWizard 1、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微软基础库)是微软为了简化程序员的开发工作所开发的一套C++ 的集合,是一套面向对象的函数库,以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2、MFC AppWizard是一个辅助我们生成源代码的向导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生成基于MFC框架的源代码 二、基于MFC的程序框架剖析 1、MFC程序的ClassView标签页(图) 2、继承关系 (1)CMainFrame继承于CFrameWnd (2)CTestApp继承于CWinApp (3)CTestDoc继承于CDocument (4)CTestView继承于CView 注:CFrameWnd和CView都继承于CWnd 3、CWndMFC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它封装了与窗口相关的操作 4、MFC的简化组织结构图(图) 5、MFC程序也有一个WinMain函数,程序是在编译时,由链接器将它链接到程序中 6、MFC程序具有一个CTestApp的全局对象theApp,在MFC程序运行时,程序执行的顺序为:theApp全局对象定义 处->CTestApp构造函数->WinMain函数 7、对于普通的VC++控制台程序,无论全局变量还是全局对象,程序运行时,在加载main函数之前,就已经为它们 分配了内存空间。对于一个全局对象来说,此时就会调用该对象的构造函数,构造该对象,并进行初始化操作 8、实例句柄与全局对象 (1)对于Win32 SDK程序,应用程序的实例是由实例句柄(WinMain函数的hInstance参数)来标识的 (2)对于MFC程序,应用程序的实例是由全局对象(每一个MFC程序有且仅有一个从应用程序CWinApp派生的, 如CTestApp,它实例化theApp全局对象)来标识的 9、基构造函数中this指针的指向问题 在构造子对象时,会自动调用父的构造函数,此时在父的构造函数中的this指针所指向的是子对象地址 10、AfxWinMain函数 MFC程序的WinMain函数是通过调用AfxWinMain函数来完成它的功能的 注:Afx前缀的函数代表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函数,它们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被调用 11、CTestApp::InitInstance函数 在AfxWinMain函数中,通过调用InitInstance函数来完成MFC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 12、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 MFC提供了一些默认的标准窗口,我们只需要选择所需的窗口就行。然后,调用AfxEndDeferRegisterClass 函数来注册窗口 13、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函数 MFC程序具有两个窗口(框架窗口和视窗口),在框架窗口产生之前会调用PreCreateWindow函数 14、CWnd::CreateEx函数 在MFC程序中,窗口的创建是由CreateEx函数实现的 15、CWnd::CreateWindowEx函数 主要作用是当修改了CreateEx函数的CREATESTRUCT参数时,CreateWindowEx函数会根据参数发生的相应变化来创 建一个符合我们要求的窗口 注:MFC中后缀名为Ex的函数都是扩展函数 16、CMainFrame::ShowWindow函数和CMainFrame::UpdateWindow函数 用于显示应用程序框架窗口和更新这个窗口 17、CWinThread::Run函数和CWinThread::PumpMessage函数 用于完成消息循环 18、DefWindowProc函数 默认的窗口过程,但MFC程序对消息的处理实际上是通过消息映射机制来完成的 19、MFC程序的运行过程 (1)首先利用全局应用程序对象theApp启动应用程序 (2)调用全局应用程序对象的构造函数,从而就会调用其基CWinApp的构造函数,以完成应用程序的一些初始化 (3)进入WinMain函数 (4)进入消息循环 20、MFC程序的主要过程 theApp-> CTestApp::CTestApp构造函数-> CWinApp::CWinApp构造函数-> _tWinMain(WinMain函数的宏)-> AfxWinMain函数-> CTestApp::InitInstance函数->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函数->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函数-> AfxDeferRegisterClass(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的宏)-> CFrameWnd::Create函数-> CWnd::CreateEx函数->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函数-> CWnd::CreateEx函数-> CMainFrame::ShowWindow函数-> CMainFrame::UpdateWindow函数-> CWinThread::Run函数-> CWinThread::PumpMessage函数 21、框架窗口(整个应用程序外框所包括的部分)是视窗口(框架窗口中空白的地方)的一个父窗口 22、MFC提供了一个文档/视的结构,文档是指CDocument,视是指CView。前者用于数据的存储和加载, 后者用于数据的显示和修改 23、框架对象、文档对象和视对象是通过一个单文档模板指针来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利用AddDocTemplate函数 把这个单文档模板添加到文档模板中,从而把这三个组织成为一个整体 24、MFC程序的CAboutDlg继承于CDialog,用于为用户提供一些与程序相关的帮助信息 三、窗口、窗口对象与窗口 1、以“::”开始的函数是一个全局函数,表示调用的是Platform SDK的函数 2、如果我们关闭了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就销毁了,那么该窗口对应的C++窗口对象销毁了吗? (1)当一个窗口销毁时,它会调用CWnd::DestroyWindow函数,该函数销毁窗口后,将CWnd::m_hWnd设为NULL (2)窗口的生命周期和C++窗口对象的声明周期不是一致的。当一个窗口销毁时,与C++窗口对象没有关系,它 们之间的纽带仅仅在于这个C++窗口内部的成员变量m_hWnd,该变量保存了与这个C++窗口对象相关的哪个窗口 的句柄 (3)但是,当C++窗口对象销毁时,与之相关的窗口也将销毁,因为它们之间的纽带m_hWnd已经断了 3、示例---在窗口中显示按钮 (1)CButton按钮继承于CWnd (2)对于一个CButton对象,在定义之后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如果要显示这个按钮的话,还需调用 CButton::Create函数,把按钮窗口与CButton对象关联起来 (3)MFC程序的窗口创建时都会产生WM_CREATE消息,该消息通过OnCreate函数来捕获。对于框架窗口来说,MFC直 接把OnCreate函数提供到了CMainFrame中;而在视窗口中没有提供该函数,如需使用,要用户自行添加 (4)通常对MFC程序的操作,都是在CTestView视窗口中进行的 (5)在窗口创建之后,要显示该窗口可以通过调用ShowWindow函数或指定窗口风格为WS_VISIBLE来实现 (6)实现过程 A:在CTestView中,添加CButton型的私有成员m_btn B:在CTestView中,添加WM_CREATE消息的OnCreate处理函数 C:在CTestView中,通过GetParent函数可以获得CMainFrame框架窗口对象的指针 D:实现一(在视窗口中通过ShowWindow函数显示按钮) int CTestView::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 m_btn.Create("按钮",WS_CHILD|BS_DEFPUSHBUTTON,CRect(0,0,100,100),this,123); m_btn.ShowWindow(SW_SHOWNORMAL); return 0: } E:实现二(在视窗口中通过WS_VISIBLE风格显示窗口) int CTestView::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 m_btn.Create("按钮",WS_CHILD|WS_VISIBLE|BS_DEFPUSHBUTTON,CRect(0,0,100,100),this,123); return 0: } F:实现三(在框架窗口中显示按钮) int CTestView::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 m_btn.Create("按钮",WS_CHILD|WS_VISIBLE|BS_DEFPUSHBUTTON,CRect(0,0,100,100),GetParent(),123); return 0: } 即便是基于MFC的应用程序,建立窗口也是会遵循如下的过程: 设计窗口->注册窗口->生成窗口->显示窗口->更新窗口->消息循环->消息路由到窗口过程函数处理。下面就剖析一下在MFC中是如何完成上述过程的。 (1)每个应用程序都有且仅有一个应用的全局变量theApp,全局变量先于WinMain函数进行处理。 (2)WinMain函数体在APPMODUL.CPP文件中,定义如下: extern "C" int WINAPI _t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T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 { // call shared/exported WinMain return AfxWinMain(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CmdLine, nCmdShow); } 其中#define _tWinMain WinMain (3)AfxWinMain函数体在WINMAIN.CPP文件中,里面有如下两句话: CWinThread* pThread = AfxGetThread(); CWinApp* pApp = AfxGetApp(); 其实这里得到的这两个指针都是指向全局的对象theApp的; 接下来有函数调用pThread->InitInstance(),根据多态性,会调用CXXXApp中的InitInstance()函数。该函数很重要,在对该函数的调用中就会完成:设计窗口->注册窗口->生成窗口->显示窗口->更新窗口。 接下来,该函数中会继续调用pThread->Run(),这就完成了:消息循环->消息路由到窗口过程函数处理。 (4)进入CXXXApp::InitInstance()函数体中,对于单文档应用程序,调用ProcessShellCommand(cmdInfo),通过调用该函数就会完成:设计窗口->注册窗口->生成窗口。 再接下来就会调用m_pMainWnd->ShowWindow(SW_SHOW);m_pMainWnd->UpdateWindow();这就完成了:显示窗口->更新窗口。 (5)在函数CWinApp::ProcessShellCommand(CCommandLineInfo& rCmdInfo)中会进入到如下的case分支:case CCommandLineInfo::FileNew: if (!AfxGetApp()->OnCmdMsg(ID_FILE_NEW, 0, NULL, NULL)) (6)进入函数CCmdTarget::OnCmdMsg(UINT nID, int nCode, void* pExtra, AFX_CMDHANDLERINFO* pHandlerInfo),调用_AfxDispatchCmdMsg(this, nID, nCode, lpEntry->pfn, pExtra, lpEntry->nSig, pHandlerInfo); (7)进入函数AFXAPI _AfxDispatchCmdMsg(CCmdTarget* pTarget, UINT nID, int nCode, AFX_PMSG pfn, void* pExtra, UINT nSig, AFX_CMDHANDLERINFO* pHandlerInfo),调用 case AfxSig_vv: // normal command or control notification ASSERT(CN_COMMAND == 0); // CN_COMMAND same as BN_CLICKED ASSERT(pExtra == NULL); (pTarget->*mmf.pfn_COMMAND)(); (8)进入CWinApp::OnFileNew(),调用m_pDocManager->OnFileNew();这个函数很特殊,它本身是个消息响应函数,当我们点击ID为ID_FILE_NEW的菜单时,会产生一个命令消息,由于命令消息可以被CCmdTarget及其派生来捕获,而CWinApp是从CCmdTarget派生出来的,因此可以捕获这个消息。当应用程序创建完成并成功显示后,当我们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菜单项时,就会首先进入这个函数,然后再依次执行下去,最后就会执行到pDocument->OnNewDocument()中,往往我们会对这个函数不解,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响应ID_FILE_NEW的命令消息,至此真相大白了。顺便说一句,为什么程序在刚启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点击菜单项,为什么会自动的产生这个消息呢?这是因为在CXXXXApp::InitInstance()函数中有“CCommandLineInfo cmdInfo;”这个的构造函数是这样的:CCommandLineInfo::CCommandLineInfo() { m_bShowSplash = TRUE; m_bRunEmbedded = FALSE; m_bRunAutomated = FALSE; m_nShellCommand = FileNew; },因此就会在第(5)步骤的时候进入到“case CCommandLineInfo::FileNew:”这个分支中,就相当于产生了这样一个FileNew的消息。同理对于ID为ID_FILE_OPEN(在CWinApp::OnFileOpen()中响应)、ID_FILE_SAVE(在CDocument::OnFileSave()中响应)等等在MFC向导为我们生成的单文档中找不到消息响应的入口时,其实都是在基CWinApp或者CDocument中进行了响应。对于CXXXXDoc::Serialize(CArchive& ar)函数也是通过ID_FILE_SAVE和ID_FILE_OPEN产生命令消息后就行响应从而才调用该函数的。 (9)进入CDocManager::OnFileNew(),CDocManager有一个成员变量是CPtrList m_templateList;该变量保存了一个文档模版链表指针,在CDocManager::OnFileNew()函数体中会调用CDocTemplate* pTemplate = (CDocTemplate*)m_templateList.GetHead();得到链表中的头,也就是第一个文档模版,后面就会用得到的这个指针去调用pTemplate->OpenDocumentFile(NULL);紧接着就会有一个判断,用来确定该链表中是否只有一项,如果链表中保存了多个文档模版,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来让我们选择到底是使用哪一套文档模版来构建应用程序,相信大家也都见到过这种情况吧。对了,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pTemplate是一个CDocTemplate的指针,但接下来程序为什么会进入到CSingleDocTemplate::OpenDocumentFile的函数体内呢,这是因为CDocTemplate中的OpenDocumentFile函数被定义为纯虚函数,而CSingleDocTemplate又是从CDocTemplate派生出来的,并且实现了该函数,因此就会进入到子的函数体中了。 (10)进入CDocument* CSingleDocTemplate::OpenDocumentFile(LPCTSTR lpszPathName, BOOL bMakeVisible),先调用CreateNewDocument()创建文档,再调用pFrame = CreateNewFrame(pDocument, NULL);创建框架和视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MFC体系结构中文档、框架、视图“三位一体”的模式,在这一个函数中同时创建三个;再会调用pDocument->OnNewDocument();因此就会进入到子的文档中的pDocument->OnNewDocument()中了。 (11)进入CFrameWnd* CDocTemplate::CreateNewFrame(CDocument* pDoc, CFrameWnd* pOther),调用if (!pFrame->LoadFrame(m_nIDResource, WS_OVERLAPPEDWINDOW | FWS_ADDTOTITLE, // default frame styles NULL, &context)) (12)进入BOOL CFrameWnd::LoadFrame(UINT nIDResource, DWORD dwDefaultStyle, CWnd* pParentWnd,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VERIFY(AfxDeferRegisterClass(AFX_WNDFRAMEORVIEW_REG)); (13)进入BOOL AFXAPI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LONG fToRegister),该函数内部就完成了:设计窗口->注册窗口MFC通过给我们提供好一些已经订制好的窗口,我们不需要自己再设计窗口,只需要到那些订制好的窗口“仓库”中寻找一种适合我们需要的窗口就可以了,然后通过AfxRegisterClass函数注册窗口。还需要说明的是,再后续的跟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还会进入到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中进行设计和注册窗口,这主要是因为单文档应用程序比较特殊,它提前通过这样的一种途径进行了窗口的设计和注册步骤,其实是应该在BOOL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函数的调用中完成窗口的设计和注册的,这一点我们要清楚,也就是说设计和注册窗口的正宗发源地应该是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此外,我们还会注意到在该函数体的前部分有一语句为“wndcls.lpfnWndProc = DefWindowProc;”因此所有窗口的窗口过程函数都是DefWindowProc,这一点在后面的跟踪中可以看到,每次生成窗口之后都会调用几次DefWindowProc函数。也就是说MFC都是让我们采用默认的窗口过程函数,这并不是说我们因此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窗口过程函数实现个性化的消息处理了,MFC采用了一种基于消息映射的机制完成了消息个性化处理。 (14)回到BOOL CFrameWnd::LoadFrame(UINT nIDResource, DWORD dwDefaultStyle, CWnd* pParentWnd, CCreateContext* pContext)中,调用LPCTSTR lpszClass = GetIconWndClass(dwDefaultStyle, nIDResource); (15)进入LPCTSTR CFrameWnd::GetIconWndClass(DWORD dwDefaultStyle, UINT nIDResource),调用PreCreateWindow(cs); (16)进入BOOL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调用CFrameWnd::PreCreateWindow(cs) (17)进入BOOL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调用VERIFY(AfxDeferRegisterClass(AFX_WNDFRAMEORVIEW_REG));又一次设计和注册窗口 (18)回到BOOL CFrameWnd::LoadFrame(UINT nIDResource, DWORD dwDefaultStyle, CWnd* pParentWnd, CCreateContext* pContext)中,调用if (!Create(lpszClass, lpszTitle, dwDefaultStyle, rectDefault, pParentWnd, MAKEINTRESOURCE(nIDResource), 0L, pContext)) (19)进入BOOL CFrameWnd::Create(LPCTSTR lpszClassName, LPCTSTR lpszWindowName, DWORD dwStyle, const RECT& rect, CWnd* pParentWnd, LPCTSTR lpszMenuName, DWORD dwExStyle,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if (!CreateEx(dwExStyle, lpszClassName, lpszWindowName, dwStyle, rect.left, rect.top, rect.right - rect.left, rect.bottom - rect.top, pParentWnd->GetSafeHwnd(), hMenu, (LPVOID)pContext)) (20)BOOL CWnd::CreateEx(DWORD dwExStyle, LPCTSTR lpszClassName, LPCTSTR lpszWindowName, DWORD dwStyle, int x, int y, int nWidth, int nHeight, HWND hWndParent, HMENU nIDorHMenu, LPVOID lpParam),调用if (!PreCreateWindow(cs)) ,接下来调用HWND hWnd = ::CreateWindowEx(cs.dwExStyle, cs.lpszClass, cs.lpszName, cs.style, cs.x, cs.y, cs.cx, cs.cy, cs.hwndParent, cs.hMenu, cs.hInstance, cs.lpCreateParams);好了,终于让我们找到生成窗口的地方了——函数::CreateWindowEx! (21)进入int CMainFrame::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调用if (CFrame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 -1) (22)进入int CFrame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s),调用return OnCreateHelper(lpcs, pContext); (23)进入int CFrameWnd::OnCreateHelper(LPCREATESTRUCT lpcs,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if (CWnd::OnCreate(lpcs) == -1) (24)进入_AFXWIN_INLINE int C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调用return (int)Default(); (25)进入LRESULT CWnd::Default(),调用return DefWindowProc(pThreadState->m_lastSentMsg.message, pThreadState->m_lastSentMsg.wParam, pThreadState->m_lastSentMsg.lParam); (26)进入LRESULT CWnd::DefWindowProc(UINT n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调用return ::CallWindowProc(m_pfnSuper, m_hWnd, nMsg, wParam, lParam); (27)回到int CFrameWnd::OnCreateHelper(LPCREATESTRUCT lpcs,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if (!OnCreateClient(lpcs, pContext)) (28)进入BOOL CFrameWnd::OnCreateClient(LPCREATESTRUCT,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if (CreateView(pContext, AFX_IDW_PANE_FIRST) == NULL) (29)进入CWnd* CFrameWnd::CreateView(CCreateContext* pContext, UINT nID),调用if (!pView->Create(NULL, NULL, AFX_WS_DEFAULT_VIEW, CRect(0,0,0,0), this, nID, pContext)) (30)进入BOOL CWnd::Create(LPCTSTR lpszClassName, LPCTSTR lpszWindowName, DWORD dwStyle, const RECT& rect, CWnd* pParentWnd, UINT nID, CCreateContext* pContext),调用return CreateEx(0, lpszClassName, lpszWindowName, dwStyle | WS_CHILD, rect.left, rect.top, rect.right - rect.left, rect.bottom - rect.top, pParentWnd->GetSafeHwnd(), (HMENU)nID, (LPVOID)pContext); (31)进入BOOL CWnd::CreateEx(DWORD dwExStyle, LPCTSTR lpszClassName, LPCTSTR lpszWindowName, DWORD dwStyle, int x, int y, int nWidth, int nHeight, HWND hWndParent, HMENU nIDorHMenu, LPVOID lpParam),重复生成框架CMainFrame的过程来生成CXXXView,因为它也是一个窗口,因此也需要进行那一系列过程才能最终显示更新出来。 调用的顺序是这个样子的:PreCreateWindow(cs)->BOOL CXXXView::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CView::PreCreateWindow(cs)->VERIFY(AfxDeferRegisterClass(AFX_WNDFRAMEORVIEW_REG));->::CreateWindowEx(...)->CWnd::DefWindowProc->::CallWindowProc(...)->...->CXXXView::OnCreate->CView::OnCreate->CWnd::OnCreate->... 写到这里,基本上就清楚了,中间的省略号表示的部分大多数都是在与窗口过程函数有关的,因为在生成窗口的时候需要响应一些消息,因此需要调用一些窗口过程函数,每次在调用::CreateWindowEx(...)函数后都会调用一些窗口过程函数,然后再去调用该窗口对应的OnCreate函数,其实在调用OnCreate函数之前调用CreateWindowEx只是生成了一个窗口,至于这个窗口里面要放置些什么东西,以及该如何装饰该窗口,则就需要由OnCreate来完成了,往往我们都会在OnCreate函数的后面(这样做是为了不影响窗口本身应该布置的格局)添加一些代码,创建我们自己的东西,比如我们通常会在CMainFrame的OnCreate函数后面放置一些Create代码,来创建我们自己的可停靠的工具栏或者按钮之的东西,当然我们也可以在CXXXView的OnCreate函数的后面添加一些代码,来创建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按钮之的东西。在完成了从设计、注册到生成窗口的过程之后,往往还需要显示更新,有些时候,我们不必要每次都显示的调用CWnd的ShowWindow和UpdateWindow两个函数,我们可以在创建的时候,给窗口风格中添加WS_VISIBLE即可,因此有些时候会跟踪不到ShowWindow和UpdateWindow两个函数这两个函数,因为窗口在创建的时候就可见了。 总的来说,先初始化应用,然后注册生成框架,然后再注册生成视图,然后注册生成视图OnCreate函数后面用户添加的、用Create来准备创建的窗口,然后再注册生成框架的OnCreate函数后面需要生成的m_wndToolBar、m_wndStatusBar以及我们自己添加的要创建的窗口,最后在回到应用的初始化的函数体中,调用框架的显示和更新函数,然后再进入由框架定义的窗口的消息循环中。 消息循环的过程是这个样子的: (1)调用int AFXAPI Afx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T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函数中的pThread->Run() (2)进入int CWinApp::Run(),调用return CWinThread::Run(); (3)进入int CWinThread::Run(),调用if (!PumpMessage()) (4)进入BOOL CWinThread::PumpMessage(),调用if (!::GetMessage(&m_msgCur, NULL, NULL, NULL)) (5)回到BOOL CWinThread::PumpMessage(),调用::TranslateMessage(&m_msgCur);::DispatchMessage(&m_msgCur); (6)回到int CWinThread::Run(),调用while (::PeekMessage(&m_msgCur, NULL, NULL, NULL, PM_NOREMOVE)); (7)再重复(4)-(6)的步骤 下面给出int CWinThread::Run()中消息循环的部分代码: do { // pump message, but quit on WM_QUIT if (!PumpMessage()) return ExitInstance(); // reset "no idle" state after pumping "normal" message if (IsIdleMessage(&m_msgCur)) { bIdle = TRUE; lIdleCount = 0; } } while (::PeekMessage(&m_msgCur, NULL, NULL, NULL, PM_NOREMOVE)); 这段代码其实本质上与我们基于Win32 SDK手写的代码: //消息循环 MSG msg; while(GetMessage(&msg,NULL,0,0)) { //简单的说,函数TranslateMessage就是把WM_KEYDOWN和WM_KEYUP翻译成WM_CHAR消息,没有该函数就不能产生WM_CHAR消息。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 是一致的。 1,寻找WinMain人口: 在安装目录下找到MFC文件夹下的SRC文件夹,SRC下是MFC源代码。 路径:MFC|SRC|APPMODUL.CPP: _t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T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 { // call shared/exported WinMain return AfxWinMain(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CmdLine, nCmdShow); } 注意:(#define _tWinMain WinMain) 2,对于全局对象或全局变量来说,在程序运行即WINMAIN函数加载的时候,已经为全局对象或全局变量分配了内存和赋初值。 所以:CTEApp theApp;->CTEApp ::CTEApp(){}->_tWinMain(){} 说明:每一个MFC程序,有且只有一个从WinApp派生的(应用程序),也只有一个从应用程序所事例化的对象,表示应用程序本身。在WIN32程序当中,表示应用程序是通过WINMAIN入口函数来表示的(通过一个应用程序的一个事例号这一个标识来表示的)。在基于MFC应用程序中,是通过产生一个应用程序对象,用它来唯一的表示了应用程序。 3,通过构造应用程序对象过程中调用基CWinApp的构造函数,在CWinApp的构造函数中对程序包括运行时一些初始化工作完成了。 CWinApp构造函数:MFC|SRC|APPCORE.CPP CWinApp::CWinApp(LPCTSTR lpszAppName){...}//带参数,而CTEApp构造函数没有显式向父传参,难道CWinApp()有默认参数?见下: (在CWinApp定义中, CWinApp(LPCTSTR lpszAppName = NULL); ) 注意:CWinApp()函数中: pThreadState->m_pCurrentWinThread = this; pModuleState->m_pCurrentWinApp = this (this指向的是派生CTEApp对象,即theApp) 调试:CWinApp::CWinApp();->CTEApp theApp;(->CTEApp ::CTEApp())->CWinApp::CWinApp()->CTEApp ::CTEApp()->_tWinMain(){} 4,_tWinMain函数中通过调用AfxWinMain()函数来完成它要完成的功能。(Afx*前缀代表这是应用程序框架函数,是一些全局函数,应用程序框架是一套辅助生成应用程序的框架模型,把一些做一些有机的集成,我们可根据这些函数来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 AfxWinMain()函数路径:MFC|SRC|WINMAIN.CPP: 在AfxWinMain()函数中: CWinApp* pApp = AfxGetApp(); 说明:pApp存储的是指向WinApp派生对象(theApp)的指针。 //_AFXWIN_INLINE CWinApp* AFXAPI AfxGetApp() // { return afxCurrentWinApp; } 调用pThread->InitInstance() 说明:pThread也指向theApp,由于基中virtual BOOL InitApplication()定义为虚函数,所以调用pThread->InitInstance()时候,调用的是派生CTEApp的InitInstance()函数。 nReturnCode = pThread->Run(); 说明:pThread->Run()完成了消息循环。 5,注册窗口:AfxEndDeferRegisterClass();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所在文件:MFC|SRC|APPCORE.CPP BOOL AFXAPI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LONG fToRegister){...} 说明:设计窗口:在MFC中事先设计好了几种缺省的窗口,根据不同的应用程序的选择,调用AfxEndDeferRegisterClass()函数注册所选择的窗口。 调试:CWinApp::CWinApp();->CTEApp theApp;(->CTEApp ::CTEApp())->CWinApp::CWinApp()->CTEApp ::CTEApp()->_tWinMain(){}//进入程序 ->AfxWinMain();->pApp->InitApplication();->pThread->InitInstance()//父InitInstance虚函数;->CTEApp::InitInstance()//子实现函数;->AfxEndDeferRegisterClass(LONG fToRegister)//注册所选择的窗口(出于文档管理,注册提前,正常的应在PreCreateWindow中进行注册)//之后进入创建窗口阶段(以下再不做调试) 6,PreCreateWindow()://主要是注册窗口 BOOL CMainFrame::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 { if(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cs)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说明: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函数所在文件:MFC|SRC|WINFRM.CPP BOOL CFrameWnd::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 { if (cs.lpszClass == NULL) { VERIFY(AfxDeferRegisterClass(AFX_WNDFRAMEORVIEW_REG)); //判断AFX_WNDFRAMEORVIEW_REG型号窗口是否注册,如果没有注册则注册 cs.lpszClass = _afxWndFrameOrView; // COLOR_WINDOW background //把注册后的窗口名赋给cs.lpszClass } if ((cs.style & FWS_ADDTOTITLE) && afxData.bWin4) cs.style |= FWS_PREFIXTITLE; if (afxData.bWin4) cs.dwExStyle |= WS_EX_CLIENTEDGE; return TRUE; } 其中: virtual BOOL 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PreCreateWindow()是个虚函数,如果子有则调用子的。 #define VERIFY(f) ASSERT(f) #define AfxDeferRegisterClass(fClass) AfxEndDeferRegisterClass(fClass) define AFX_WNDFRAMEORVIEW_REG 0x00008 const TCHAR _afxWndFrameOrView[] = AFX_WNDFRAMEORVIEW;//WINCORE.CPP文件中,定义为全局数组。 //#define AFX_WNDFRAMEORVIEW AFX_WNDCLASS("FrameOrView") 7,创建窗口: Create()函数路径:MFC|SRC|WINFRM.CPP: CFrameWnd::Create(...){ ... CreateEx(...);//从父继承来的,调用CWnd::CreateEx(). ... } CWnd::CreateEx()函数路径:MFC|SRC|WINCORE.CPP BOOL CWnd::CreateEx(...){ ... if (!PreCreateWindow(cs))//虚函数,如果子有调用子的。 { PostNcDestroy(); return FALSE; } ... HWND hWnd = ::CreateWindowEx(cs.dwExStyle, cs.lpszClass, cs.lpszName, cs.style, cs.x, cs.y, cs.cx, cs.cy, cs.hwndParent, cs.hMenu, cs.hInstance, cs.lpCreateParams); ... } 说明:CreateWindowEx()函数与CREATESTRUCT结构体参数的对应关系,使我们在创建窗口之前通过可PreCreateWindow(cs)修改cs结构体成员来修改所要的窗口外观。PreCreateWindow(cs))//是虚函数,如果子有调用子的。 HWND CreateWindowEx( DWORD dwExStyle, LPCTSTR lpClassName, LPCTSTR lpWindowName, DWORD dwStyle, int x, int y, int nWidth, int nHeight, HWND hWndParent, HMENU hMenu, HINSTANCE hInstance, LPVOID lpParam ); typedef struct tagCREATESTRUCT { // cs LPVOID lpCreateParams; HINSTANCE hInstance; HMENU hMenu; HWND hwndParent; int cy; int cx; int y; int x; LONG style; LPCTSTR lpszName; LPCTSTR lpszClass; DWORD dwExStyle; } CREATESTRUCT; 8,显示和更新窗口: CTEApp,TEApp.cpp中 m_pMainWnd->ShowWindow(SW_SHOW);//显示窗口,m_pMainWnd指向框架窗口 m_pMainWnd->UpdateWindow();//更新窗口 说明: class CTEApp : public CWinApp{...} class CWinApp : public CWinThread{...} class CWinThread : public CCmdTarget { ... public: CWnd* m_pMainWnd; ... ... } 9,消息循环: int AFXAPI AfxWinMain() { ... // Perform specific initializations if (!pThread->InitInstance()){...} //完成窗口初始化工作,完成窗口的注册,完成窗口的创建,显示和更新。 nReturnCode = pThread->Run(); //继承Run()方法,调用CWinThread::Run()来完成消息循环 ... } //////////////////////////////////////////////////////////////// CWinThread::Run()方法路径:MFC|SRC|THRDCORE.CPP int CWinThread::Run() { ... // phase2: pump messages while available do//消息循环 { // pump message, but quit on WM_QUIT if (!PumpMessage())//取消息并处理 return ExitInstance(); ... } while (::PeekMessage(&m_msgCur, NULL, NULL, NULL, PM_NOREMOVE)); ... } 说明: BOOL PeekMessage(,,,,)函数说明 The PeekMessage function checks a thread message queue for a message and places the message (if any) in the specified structure. If a message is available, the return value is nonzero. If no messages are available, the return value is zero. ///////////////////////////////////////////////////////////// BOOL CWinThread::PumpMessage() { ... if (!::GetMessage(&m_msgCur, NULL, NULL, NULL))//取消息 {...} ... // process this message if (m_msgCur.message != WM_KICKIDLE && !PreTranslateMessage(&m_msgCur)) { ::TranslateMessage(&m_msgCur);//进行消息(如键盘消息)转换 ::DispatchMessage(&m_msgCur);//分派消息到窗口的回调函数处理(实际上分派的消息经过消息映射,交由消息响应函数进行处理。) } return TRUE; } 9,文档与视结构: 可以认为View窗口是CMainFram窗口的子窗口。 DOCument是文档。 DOC-VIEW结构将数据本身与它的显示分离开。 文档:数据的存储,加载 视:数据的显示,修改 10,文档,视,框架的有机结合: 在CTEAppCTEApp::InitInstance()函数中通过文档模板将文档,视,框架的有机组织一起。 ... CSingleDocTemplate* pDocTemplate; pDocTemplate = new CSingleDocTemplate( IDR_MAINFRAME, RUNTIME_CLASS(CTEDoc), RUNTIME_CLASS(CMainFrame), // main SDI frame window RUNTIME_CLASS(CTEView)); AddDocTemplate(pDocTemplate);//增加到模板
目 录 1. 概述 3 1.1 实训项目简介 3 1.2 实训功能说明 3 1.2.1 基本功能 3 1.2.2 附加功能 3 2. 相关技术 4 2.1 Windows定时器技术 4 2.2 透明贴图实现技术 4 2.3 CObList链表 5 2.4获取矩形区域 6 2.5使用AfxMessageBox显示游戏过程中的提示信息 6 2.6内存释放 6 2.7 CImageList处理爆炸效果 6 2.8对话框的应用 6 3. 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7 3.1 系统模块划分 7 3.2 主要功能模块 8 3.2.1 系统对象图 8 3.2.2 系统主程序活动图 9 3.2.3 系统部分流程图 9 4. 编码实现 12 4.1 绘制游戏背景位图程序 12 4.2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的绘制程序 13 4.3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战机位置的动态控制 15 4.4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之间的碰撞实现 17 4.5 游戏界面输出当前信息 19 5. 项目程序测试 20 5.1战机移动及子弹发射模块测试 20 5.2 敌机及炸弹模块测试 20 5.3 爆炸模块测试 20 6. 实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7. 实训体会 21 1. 概述 1.1 实训项目简介   本次实训项目是做一个飞机大战的游戏,应用MFC编程,完成一个界面简洁流畅、游戏方式简单,玩起来易于上手的桌面游戏。该飞机大战项目运用的主要技术即是MFC编程中的一些函数、链表思想以及贴图技术。 1.2 实训功能说明 1.2.1 基本功能   (1)设置一个战机具有一定的速度,通过键盘,方向键可控制战机的位置,空格键发射子弹。   (2)界面中敌机出现的位置,以及敌机炸弹的发射均为随机的,敌机与敌机炸弹均具有一定的速度,且随着关卡难度的增大,数量和速度均增加。   (3)对于随机产生的敌机和敌机炸弹,若超过矩形区域,则释放该对象。   (4)添加爆炸效果,包括战机子弹打中敌机爆炸、敌机炸弹打中战机爆炸、战机与敌机相撞爆炸以及战机子弹与敌机炸弹相撞爆炸四种爆炸效果。且爆炸发生后敌机、子弹、炸弹均消失,战机生命值减一。 1.2.2 附加功能   (1) 为游戏界面添加了背景图片,并在战机发射子弹、战机击中敌机、敌机击中战机、以及战机敌机相撞时均添加了背景音效。   (2)为游戏设置了不同的关卡,每个关卡难度不同,敌机与敌机炸弹的速度随着关卡增大而加快,进入第二关以后敌机从上下方均会随机出现,且随机发射炸弹。   (3)第一关卡敌机从上方飞出,速度一定,战机每打掉一直敌机则增加一分,每积十分,则为战机增加一个生命值,当战机得分超过50分则可进入下一关;进入第二、三关时敌机速度加快,分别从上下两方飞出,此时战机每得分20、30分,才会增加一个生命值,得分超过100、150分则进入下一关、通关。   (4) 在游戏界面输出当前游戏进行信息,包括当前得分、当前关卡以及击中敌机数量。   (5)增加了鼠标控制战机位置这一效果,战绩的位置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并且点击鼠标左键可使得战机发射子弹。   (6)实现了暂停游戏的功能,玩家可通过键盘上的‘Z’键,对游戏进行暂停。   (7)通过对话框的弹出可提示玩家是否查看游戏说明、是否进入下一关、是否重新开始等消息,使得玩家可自己选择。 2. 相关技术 2.1 Windows定时器技术   Windows定时器是一种输入设备,它周期性地在每经过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后就通知应用程序一次。程序将时间间隔告诉Windows,然后Windows给您的程序发送周期性发生的WM_TIMER消息以表示时间到了。本程序中使用多个定时器,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在MFC的API函数中使用SetTimer()函数设置定时器,设置系统间隔时间,在OnTimer()函数中实现响应定时器的程序。 2.2 透明贴图实现技术   绘制透明位图的关键就是创建一个“掩码”位图(mask bitmap),这个“掩码”位图是一个单色位图,它是位图中图像的一个单色剪影。   在详细介绍实现过程之前先介绍下所使用的画图函数以及函数参数所代表的功能;整个绘制过程需要使用到BitBlt()函数。整个功能的实现过程如下:    (1) 创建一张大小与需要绘制图像相同的位图作为“掩码”位图;    (2) 将新创建的“掩码”位图存储至掩码位图的设备描述表中;    (3) 把位图设备描述表的背景设置成“透明色”,不需要显示的颜色;    (4) 复制粘贴位图到“掩码”位图的设备描述表中,这个时候“掩码”位图设备描述表中存放的位图与位图设备描述表中的位图一样;    (5) 把需要透明绘制的位图与对话框绘图相应区域的背景进行逻辑异或操作绘制到对话框上;    (6) 把“掩码”位图与这个时候对话框相应区域的背景进行逻辑与的操作;    (7) 重复步骤5的操作,把需要透明绘制的位图与对话框绘图相应区域的背景进行逻辑异或操作绘制到对话框上;    (8) 最后把系统的画笔还给系统,删除使用过的GDIObject,释放非空的指针,最后把新建的设备描述表也删除。 2.3 CObList链表 MFC库中提供了丰富的CObList的成员函数,此程序主要用到的成员函数如下:(1) 构造函数,为CObject指针构造一个空的列表。 (2) GetHead(),访问链表首部,返回列表中的首元素(列表不能为空)。(3) AddTail(),在列表尾增加一个元素或另一个列表的所有元素。   (4) RemoveAll(),删除列表中所有的元素。   (5) GetNext(),返回列表中尾元素的位置。   (6) GetHeadPosition(),返回列表中首元素的位置。   (7) RemoveAt(),从列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8) GetCount(),返回列表中的元素数。 在CPlaneGameView.h文件中声明各游戏对象与游戏对象链表:   (1)//创建各游戏对象 CMyPlane *myplane; CEnemy *enemy; CBomb *bomb; CBall *ball; CExplosion *explosion; (2)//创建存储游戏对象的对象链表 CObList ListEnemy; CObList ListMe; CObList ListBomb; CObList ListBall; CObList ListExplosion; 2.4获取矩形区域   首先,使用CRect定义一个对象,然后使用GetClientRect(&对象名)函数,获取界面的矩形区域rect.Width() 为矩形区域的宽度,rect.Height()为矩形区域的高度。   使用IntersectRect(&,&))函数来判断两个源矩形是否有重合的部分。如果有不为空,则返回非零值;否则,返回0。 2.5使用AfxMessageBox显示游戏过程中的提示信息   AfxMessageBox()是模态对话框,你不进行确认时程序是否往下运行时,它会阻塞你当前的线程,除非你程序是多线程的程序,否则只有等待模态对话框被确认。   在MFC中,afxmessagebox是全局的对话框最安全,也最方便。 2.6内存释放   在VC/MFC用CDC绘图时,频繁的刷新,屏幕会出现闪烁的现象,CPU时间占用率相当高,绘图效率极低,很容易出现程序崩溃。及时的释放程序所占用的内存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在程序中使用到的链表、刷子等占用内存资源的对象都要及时的删除。Delete Brush, List.removeall()等。 2.7 CImageList处理爆炸效果   爆炸效果是连续的显示一系列的图片。如果把每一张图片都显示出来的话,占用的时间是非常多的,必然后导致程序的可行性下降。CImageList是一个“图象列表”是相同大小图象的集合,每个图象都可由其基于零的索引来参考。可以用来存放爆炸效果的一张图片,使用Draw()函数来绘制在某拖拉操作中正被拖动的图象,即可连续绘制出多张图片做成的爆炸效果。 2.8对话框的应用    在设置游戏难度、炸弹的速度等,使用对话框进行设置非常方便,又体现出界面的友好。    对话框的应用过程如下:    (1). 资源视图下,添加Dialog对话框。然后添加使用到的控件,并修改控件的ID以便于后面的使用。    (2). 为对话框添加,在对话框模式下,点击项目,添加。    (3). 在视图中,为对话框添加成员变量(控件变量)。设置变量的名称、型、最值等信息。    (4). 在资源视图菜单中,选择相应的菜单项,右击添加时间监听程序,设置函数处理程序名称。    (5). 在处理程序函数中添加相应的信息。 3. 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3.1 系统模块划分   该飞机大战游戏程序分为游戏背景位图绘制模块、各游戏对象绘制模块、游戏对象之间的碰撞模块、爆炸效果产生模块、游戏界面输出玩家得分关卡信息模块。   其中在游戏对象绘制模块中,战机是唯一对象,在游戏开始时产生该对象,赋予其固定的生命值,当其与敌机对象、敌机炸弹碰撞时使其生命值减一,直至生命值为零,便删除战机对象。敌机对象与敌机炸弹对象的绘制中采用定时器技术,定时产生。爆炸对象初始化为空,当游戏过程中即时发生碰撞时,在碰撞位置产生爆炸对象,添加到爆炸链表中。 3.2 主要功能模块 3.2.1 系统对象图            CGameObject是各个游戏对象的抽象父继承自CObject,其他的:战机、敌机、爆炸、子弹、炸弹、文字继承了此。   每个游戏对象中既继承了来自父CGameObject的属性,又有自己的特有属性和方法。 3.2.2 系统主程序活动图    3.2.3 系统部分流程图 (1) 该飞机大战游戏执行流程图: (2) 利用定时器定时产生敌机并绘制敌机流程图 4. 编码实现 4.1 绘制游戏背景位图程序   CDC *pDC=GetDC();   //获得矩形区域对象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设备环境对象----CDC。   CDC cdc;   //内存中承载临时图像的位图   CBitmap bitmap1;   //该函数创建一个与指定设备兼容的内存设备上下文环境(DC)   cdc.CreateCompatibleDC(pDC);   //该函数创建与指定的设备环境相关的设备兼容的位图。   bitmap1.CreateCompatibleBitmap(pDC,rect.Width(),rect.Height());   //该函数选择一对象到指定的设备上下文环境中,该新对象替换先前的相同型的对象。   CBitmap *pOldBit=cdc.SelectObject(&bitmap1;);   //用固定的固体色填充文本矩形框   cdc.FillSolidRect(rect,RGB(51,255,255)); //添加背景图片   CBitmap bitmap_BackGround;   bitmap_BackGround.LoadBitmap(IDB_BACKGROUND);   BITMAP bimap2;//位图图像   bitmap_BackGround.GetBitmap(&bimap2;);   CDC cdc_BackGround;//定义一个兼容的DC   cdc_BackGround.CreateCompatibleDC(&cdc;);//创建DC   CBitmap*Old=cdc_BackGround.SelectObject(&bitmap;_BackGround);   cdc.StretchBlt(0,0,rect.Width(),rect.Height(),&cdc;_BackGround,0,0,bimap2.bmWidth,bimap2.bmHeight,SRCCOPY); 4.2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的绘制程序 //画战机对象(唯一) if(myplane!= NULL) { myplane->Draw(&cdc;,TRUE); } //设置定时器,随机添加敌机,敌机随机发射炸弹,此时敌机速度与数量和关卡有关 SetTimer(2,300,NULL);//敌机产生的定时器 SetTimer(3,500,NULL);//敌机炸弹产生的定时器   if(myplane!=NULL&& is_Pause == 0) { switch(nIDEvent) { case 2://设置定时器产生敌机 { if(pass_Num == 1)//第一关 { int motion =1;//设置敌机的方向,从上方飞出 CEnemy *enemy=new CEnemy(motion); ListEnemy.AddTail(enemy);//随机产生敌机 }//if else if(pass_Num >= 2)//第一关以后的关卡 { int motion1 = 1; //设置敌机的方向,从上方飞出 CEnemy *enemy1=new CEnemy(motion1); enemy1->SetSpeed_en((rand()%5 +1)* pass_Num); ListEnemy.AddTail(enemy1);//随机产生敌机 int motion2 = -1;//设置敌机的方向,从下方飞出 CEnemy *enemy2=new CEnemy(motion2); enemy2->SetSpeed_en((rand()%5 +1)* pass_Num); ListEnemy.AddTail(enemy2);//随机产生敌机 }//else if }//case break; }//switch //判断产生的敌机是否出界,若已经出界,则删除该敌机 POSITION posEn=NULL,posEn_t=NULL; posEn=ListEnemy.GetHeadPosition(); int motion = 1; while(posEn!=NULL) { posEn_t=posEn; CEnemy *enemy= (CEnemy *)ListEnemy.GetNext(posEn); //判断敌机是否出界 if(enemy->GetPoint().xGetPoint().x>rect.right ||enemy->GetPoint().yGetPoint().y>rect.bottom) { ListEnemy.RemoveAt(posEn_t); delete enemy; }//if else { enemy->Draw(&cdc;,TRUE); switch(nIDEvent) { case 3://设置定时器产生敌机炸弹 {   CBall*ball=newCBall(enemy->GetPoint().x+17,   enemy->GetPoint().y+30,enemy->GetMotion()); ListBall.AddTail(ball); }//case break; }//switch }//else }//while //判断产生的敌机炸弹是否出界,若已经出界,则删除该敌机炸弹 POSITION posball=NULL,posball_t=NULL; posball= ListBall.GetHeadPosition(); while(posball!=NULL) { posball_t=posball; ball= (CBall *) ListBall.GetNext(posball); if( ball->GetPoint().xGetPoint().x>rect.right || ball->GetPoint().yGetPoint().y>rect.bottom) { ListBall.RemoveAt(posball_t); delete ball; }//if else { ball->Draw(&cdc;,1); }//else }//while }//if 4.3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战机位置的动态控制 if(myplane!= NULL) { myplane->Draw(&cdc;,TRUE); } //获得键盘消息,战机位置响应,战机速度speed为30 if((GetKeyState(VK_UP) <0 || GetKeyState('W') GetPoint().ySetPoint( myplane->GetPoint().x,rect.bottom); else myplane->SetPoint(myplane->GetPoint().x,( myplane->GetPoint().y - speed) ); }//if if((GetKeyState(VK_DOWN) <0|| GetKeyState('S') < 0)&& is_Pause== 0)//下方向键{}//if if((GetKeyState(VK_LEFT) <0|| GetKeyState('A') < 0)&& is_Pause== 0)//左方向键{}//if if((GetKeyState(VK_RIGHT) <0|| GetKeyState('D') < 0)&& is_Pause== 0)//右方向键{}//if if((GetKeyState(VK_SPACE)GetPoint().x, myplane->GetPoint().y,1); ListBomb.AddTail(BombOne); CBomb*BombTwo=newCBomb(myplane->GetPoint().x+35, myplane->GetPoint().y,1); ListBomb.AddTail(BombTwo); PlaySound((LPCTSTR)IDR_WAVE2,AfxGetInstanceHandle(),SND_RESOURCE |SND_ASYNC); }//if if(GetKeyState('Z')SetPoint(point.x,point.y); } //鼠标控制战机,发射战机子弹 void CPlaneGameView::OnLButtonDown(UINT nFlags, CPoint point) { // TODO: 在此添加消息处理程序代码和/或调用默认值 CView::OnLButtonDown(nFlags, point); if( is_Pause == 0) { CBomb *BombOne=new CBomb( myplane->GetPoint().x, myplane->GetPoint().y,1); PlaySound((LPCTSTR)IDR_WAVE2, AfxGetInstanceHandle(), SND_RESOURCE |SND_ASYNC); ListBomb.AddTail(BombOne); CBomb *BombTwo=new CBomb( myplane->GetPoint().x+35, myplane->GetPoint().y,1); ListBomb.AddTail(BombTwo); } } 4.4 飞机大战游戏对象之间的碰撞实现 本飞机大战游戏中的碰撞考虑了飞机子弹打中敌机、敌机炸弹打中战机、战机与敌机相撞、敌机炸弹与战机子弹相撞四种情况,根据游戏对象的矩形区域是否有交叉,而确认两者是否相撞,而产生爆炸对象,添加到爆炸链表中。以战机与敌机相撞为例: if(myplane != NULL&& is_Pause== 0) { POSITION enemyPos,enemyTemp; for(enemyPos= ListEnemy.GetHeadPosition();(enemyTemp=enemyPos)!=NULL;) { enemy =(CEnemy *) ListEnemy.GetNext(enemyPos); //获得敌机的矩形区域 CRect enemyRect = enemy->GetRect(); //获得战机的矩形区域 CRect myPlaneRect = myplane->GetRect(); //判断两个矩形区域是否有交接 CRect tempRect; if(tempRect.IntersectRect(&enemyRect;,myPlaneRect)) { CExplosion *explosion = new CExplosion( enemy->GetPoint().x+18 , enemy->GetPoint().y + 18); PlaySound((LPCTSTR)IDR_WAVE,AfxGetInstanceHandle(), SND_RESOURCE |SND_ASYNC); ListExplosion.AddTail(explosion); //战机生命值减一 lifeNum_Me--; //删除敌机 ListEnemy.RemoveAt(enemyTemp); delete enemy; if(lifeNum_Me == 0) { //删除战机对象 delete myplane; myplane=NULL; }//if break; }//if }//for }//if 战机子弹打中敌机、敌机炸弹打中战机以及战机子弹与敌机炸弹对象的碰撞实现同上。 4.5 游戏界面输出当前信息   if(myplane != NULL&& is_Pause== 0)    {    HFONT font;    font=CreateFont(20,10,0,0,0,0,0,0,0,0,0,100,10,0);    cdc.SelectObject(font);    CString str;    cdc.SetTextColor(RGB(255,0,0));    str.Format(_T("当前关卡:%d"),pass_Num);    cdc.TextOutW(10,20,str);    str.Format(_T("当前得分:%d"),score_Me);    cdc.TextOutW(10,40,str);    str.Format(_T("剩余生命:%d"),lifeNum_Me);    cdc.TextOutW(10,60,str);    }//if    if(myplane !=NULL && lifeNum_Me >0)    {    if(score_Me > 10*count_Life*pass_Num)    {    lifeNum_Me++;//生命值加1    count_Life++;//已增加生命值加1    }    } 游戏进入下一关,以及结束游戏界面设计代码与上似。 5. 项目程序测试 5.1战机移动及子弹发射模块测试 用例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问题描述 修改方案 点击A键或鼠标左移 战机向左移动 战机向左移动 点击D键或鼠标右移 战机向右移动 战机向右移动 点击W键或鼠标上移 战机向上移动 战机向上移动 点击S键或鼠标上移 战机向下移动 战机向下移动 5.2敌机及炸弹模块测试 用例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问题描述 修改方案 玩家得分50(通过第一关后) 敌机从上下两方向均可飞出,且速度不断增加 敌机从上下两方向均可飞出,且速度不断增加 5.3爆炸模块测试 用例 预期结果 实际结果 问题描述 修改方案 战机子弹打中敌机 敌机位置处爆炸,敌机消失,战机生命-1 敌机位置处爆炸,敌机消失,战机生命-1 敌机炸弹打中战机 战机位置处爆炸,战机生命-1 战机位置处爆炸,战机生命-1 敌机战机相撞 敌机位置处爆炸,敌机消失,战机生命-1 敌机位置处爆炸,敌机消失,战机生命-1 战机子弹与敌机炸弹相撞 敌机炸弹处爆炸,子弹与炸弹均消失消失 敌机炸弹处爆炸,子弹与炸弹均消失消失 战机生命值==0 战机消失,GameOver或者过关 战机消失,GameOver或者过关 6. 实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由于对C++的面向对象的思想和逻辑思路不熟悉,不明白其中的封装之的以及多态的思想,致使开始真正的进入实训接触到项目时没有开发思路,通过逐步查询书籍整理C++面向对象编程思路,才逐步理清项目的开发步骤。   (2)本飞机大战的游戏要求使用链表实现各游戏对象的存储和释放,由于链表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使用起来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给整个游戏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通过不断的调试修改,最终使程序正确运行。   (3)在绘制各种游戏对象—敌机和敌机炸弹时,开始使用随机函数,画出敌机时而很少,总是打不到预定的效果,后来经过修改使用定时器产生敌机和敌机炸弹,使整个游戏更加人性化。 7. 实训体会 (1)在本次飞机大战游戏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大部分是因为对MFC编程的不熟悉以及链表掌握不牢固所导致的。 (2)MFC编程中有很多可以直接调用的函数,由于之前缺乏对这方面编程的经验,以至于本次项目开发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 (3)通过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解决了开发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提升了自己调试错误的能力。 (4)通过本次实训,使我熟悉了MFC编程技术、巩固了链表的使用方法并加深了对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理解,对以后程序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MFC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中的各种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用程序框架,它的目的就是让程序员在此基础上来建立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这是一种相对SDK来说更为简单的方法。因为总体上,MFC框架定义了应用程序的轮廓,并提供了用户接口的标准实现方法,程序员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预定义的接口把具体应用程序特有的东西填入这个轮廓。Microsoft Visual C++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AppWizard可以用来生成初步的框架文件(代码和资源等);资源编辑器用于帮助直观地设计用户接口;ClassWizard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最后,编译,则通过库实现了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 封装 构成MFC框架的是MFC库。MFC库是C++库。这些或者封装了Win32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者封装了应用程序的概念,或者封装了OLE特性,或者封装了ODBC和DAO数据访问的功能,等等,分述如下。 (1)对Win32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封装 用一个C++ Object来包装一个Windows Object。例如:class CWnd是一个C++ window object,它把Windows window(HWND)和Windows window有关的API函数封装在C++ window object的成员函数内,后者的成员变量m_hWnd就是前者的窗口句柄。 (2)对应用程序概念的封装 使用SDK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时,总要定义窗口过程,登记Windows Class,创建窗口,等等。MFC把许多似的处理封装起来,替程序员完成这些工作。另外,MFC提出了以文档-视图为中心的编程模式,MFC库封装了对它的支持。文档是用户操作的数据对象,视图是数据操作的窗口,用户通过它处理、查看数据。 (3)对COM/OLE特性的封装 OLE建立在COM模型之上,由于支持OLE的应用程序必须实现一系列的接口(Interface),因而相当繁琐。MFC的OLE封装了OLE API大量的复杂工作,这些提供了实现OLE的更高级接口。 (4)对ODBC功能的封装 以少量的能提供与ODBC之间更高级接口的C++,封装了ODBC API的大量的复杂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编程模式。 继承 首先,MFC抽象出众多的共同特性,设计出一些基作为实现其他的基础。这些中,最重要的是CObject和CCmdTarget。CObject是MFC的根,绝大多数MFC是其派生的,包括CCmdTarget。CObject 实现了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动态信息、动态创建、对象序列化、对程序调试的支持,等等。所有从CObject派生的都将具备或者可以具备CObject所拥有的特性。CCmdTarget通过封装一些属性和方法,提供了消息处理的架构。MFC中,任何可以处理消息的都从CCmdTarget派生。
说明:本书稿为张孝祥、袁龙友两位老师在2000 年依据张孝祥的vc 讲课记录整理,由于时间关系,仅仅是写成了草稿,欢迎大家使用! 第1 章 掌握C 1.1 的定义与应用 1.1.1 结构的定义 1.1.2 的定义 1.1.2.1 与结构 1.1.2.2 的使用 (例子代码EX01-00) 1.2 函数的重载 1.2.1 重载参数个数不同的函数 (例子代码EX01-01) 1.2.2 重载参数数据型不同的函数 (例子代码EX01-02) 1.3 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1.3.1 构造函数 1.3.2 析构函数 (图1,没有)(图2,没有) 1.4 this 指针的引用 1.5 继承protected 访问修饰符 1.5.1 单一继承 (例子代码EX01-03) (图x,没有) 1.5.2 多重继承 1.6 虚函数与多态性 1.7 的书写规范 1.8 小结 第2 章 Windows 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2.1 Windows 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1.1 关于API (图1,没有) 2.1.2 关于消息及消息队列 (图1、图2 没有) 2.2 什么是句柄 2.3 谈谈WinMain 函数 (例子代码EX02-00) 2.3.1 WinMain 函数的定义及功能 2.3.2 窗口及其生成 2.3.2.1 如何设计一个窗口——步骤1 2.3.2.2 注册设计好的窗口——步骤2 2.3.2.3 创建窗口——步骤3 2.3.2.4 显示创建的窗口——步骤4 2.3.3 消息循环 2.3.4 完成回调函数 2.4 程序编写操作步骤与实验 2.5 小结 第3 章 VC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3.1 Visual C 开发环境 3.1.1 工作区窗格 3.1.2 输出窗格 3.1.3 编辑区 3.1.4 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 3.2 系统菜单功能介绍 3.2.1 File 菜单 3.2.2 Edit 菜单 3.2.3 View 菜单 3.2.4 Insert 菜单 3.2.5 Project 菜单 3.2.6 Build 菜单 3.2.6 Tools 菜单 3.2.7 Window 菜单 3.2.8 Help 菜单 3.3 Visual C 重要工具介绍 3.3.1 C/C 编译器 3.3.2 资源编辑器 3.3.3 资源编译器 3.3.4 链接器和调试器 3.3.5 AppWizard 和ClassWizard 3.3.6 资源浏览器 3.3.7 Microsoft 活动模板库、仓库 3.4 小结 第4 章 MFC 应用程序框架剖析 4.1 什么是MFC 以及MFC 的特点 (例子代码EX04-00) 4.2 MFC 应用程序框架 (例子代码EX04-01) 4.3 应用程序框架说明 4.4 文档-视图体系结构 4.4.1 文档-视图相互作用的函数 4.4.2 单文档-视图应用程序结构 4.4.2 多文档-视图应用程序结构 4.5 MFC 消息映射机制 4.5.1 消息的种 4.5.2 应用程序的Run 函数 4.5.3 消息映射表 4.5.4 如何添加消息映射 4.6 ClssWizard 的使用 4.6.1 ClssWizard 概貌 4.6.2 如何添加消息处理函数 4.6.3 如何添加成员变量 4.6.4 如何添加一个新 第5 章 图形与文本 5.1 理解图形设备接口 5.2 设备描述表 5.2.1 什么是设备描述表 5.2.2 MFC 中的设备描述表 5.2.3 获取设备描述表 5.3 Windows 的GDI 对象 5.4 GDI 对象的创建 5.4.1 自定义画刷(CBrush) 5.4.2 自定义画笔(CPen) 5.4.3 自定义字体(CFont) 5.5 GDI 对象的使用及示例 5.5.1 画笔的使用 5.5.1.1 在MFC 程序中画线 5.5.1.2 在Windows Application 程序中画线 5.5.1.3 实现橡皮筋功能 5.5.2 画刷的使用 5.5.2.1 带颜色的画刷的使用 5.5.2.2 带位图的画刷的使用 5.5.3 字体的使用 5.5.3.1 一个简单的文字处理程序 5.5.3.2 模拟卡拉OK 程序 5.5.3.3 剪切区和路径层 第六章 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 6.1 菜单 6.1.1 菜单介绍 6.1.2 创建一个菜单 6.1.2.1 添加一个菜单资源 6.1.2.2 利用菜单编辑器编辑菜单资源 6.1.2.3 将菜单加入到应用程序中 6.1.2.4 给菜单项添加COMMAND 消息处理 6.1.2.5 给菜单项添加UPDATE_COMMAND_UI 消息处理 6.1.2.6 一个简单的绘图程序 6.1.3 在应用程序中控制菜单 6.1.3.1 在应用程序中取得菜单 6.1.3.2 在应用程序中修改菜单的状态 6.1.3.3 在应用程序中添加、删除、插入菜单或菜单项 6.1.3.4 一个简易的电话本程序 6.1.4 创建快捷方式菜单 6.2 工具栏 6.2.1 工具栏介绍 6.2.1.1 熟悉CToolBar 6.2.1.2 AppWizard 是如何创建工具栏 6.2.1.3 利用工具栏编辑器设计工具栏按钮 6.2.2 新建一个工具栏 6.2.3 显示/隐藏工具栏 6.3 状态栏 6.3.1 状态栏介绍 6.3.1.1 熟悉CStatusBar 6.3.1.2 AppWizard 是如何创建状态栏 6.3.2 修改状态栏 6.3.2.1 指示器数组 6.3.2.2 修改状态栏窗格 6.3.3 在状态栏上显示鼠标坐标、时钟和进度条 6.3.3.1 在状态栏上显示鼠标坐标 6.3.3.2 在状态栏上显示时钟 6.3.3.3 在状态栏上显示进度条 第七章 对话框和控件 7.1 对话框及控件的介绍 7.1.1 常用控件介绍 7.1.2 对话框介绍 7.1.2.1 对话框的组成 7.1.2.2 对话框的种 7.1.2.3 使用对话框编辑器设计对话框 7.1.3 创建一个对话框 7.1.3.2 创建非模态对话框 7.1.3.3 对话框的数据交换机制 7.1.3.4 创建模态对话框 7.1.4 模态对话框和非模态对话框的区别 7.1.5 按钮逃跑小程序 7.2 属性页和向导对话框 7.2.1 创建属性页对话框 7.2.1 创建向导对话框 7.3 公用对话框 7.3.1 增加设置对话框来完善绘图程序 7.3.2 颜色对话框的使用 7.3.3 字体对话框的使用 7.3.4 控制控件颜色做漂亮界面 第8 章 文档序列化 8.1 序列化 8.1.1 CArchive 和Serialize 函数 8.1.2 使自己的支持序列化 8.1.3 实例:保存和显示图形 8.2 CFile 8.2.1 CFile 的构造函数 8.2.2 打开文件 8.2.3 读写数据 8.2.4 关闭文件 8.3 文件I/O 处理 8.3.1 利用MFC 来实现 8.3.2 利用C 函数来实现 8.3.3 利用C 函数来实现 8.3.4 利用API 函数来实现 8.3.5 创建保存、打开对话框 8.4 注册表操作 8.4.1 什么是注册表 8.4.2 注册表结构 8.4.3 修改注册表 第9 章 修改框架程序的显示效果 9.1 修改Windows 应用程序外观样式 9.1.1 在框架中修改程序外观 9.1.2 在视图中修改程序外观 9.2 制作动画图标 9.3 将图片作为窗口显示的背景 第10 章 网络编程 10.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0.1.1 计算机网络的分 10.1.2 网络拓扑结构 10.2 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 10.2.1 ISO/OSI 参考模型 10.2.2 TCP/IP 参考模型 10.2.3 TCP/IP 协议 10.2.3.1 协议概述 10.2.3.2 TCP/IP 协议层次结构及各种协议介绍 10.2.3.3 IP 地址 10.2.3.4 端口号 10.2.4 专业术语解释 10.3 Socket 套接字 10.3.1 Socket 介绍 10.3.2 关于协议族和地址族 10.3.3 使用Socket 10.3.3.1 创建Socket 10.3.3.2 指定本地地址及端口号 10.3.3.3 建立连接 10.3.3.4 监听连接 10.3.3.5 发送数据 10.3.3.6 接收数据 10.3.3.7 关闭套接字 10.3.4 套接字一般调用过程 10.4 WinSock 编程机制 10.4.1 认识Windows Socket 10.4.2 Windows Sockets 库函数介绍 10.4.2.1 Berkeley socket 函数 10.4.2.2 数据库函数 10.4.2.3 Windows 专有扩展函数 10.5 WinSock 编程实例 10.5.1 实例一:面向连接服务的socket 调用 10.5.2 实例二:面向非连接服务的socket 调用 10.5.3 实例三:基于字符界面的聊天程序 第11 章 线程间的同步 11.1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11.2 Win32 的线程 11.2.1 线程的创建 11.2.2 线程的终止 11.2.3 实例:通过创建多线程来编写网络聊天程序 11.3 MFC 的线程处理 11.3.1 创建工作者线程 11.3.2 创建用户界面线程 11.4 线程同步 11.4.1 为什么要同步 11.4.2 等待函数 11.4.3 同步对象 11.4.3.1 关键代码段 11.4.3.2 互斥对象 11.4.3.3 信标对象 11.4.3.4 事件对象 11.4.4 如何选择同步对象 第12 章 进程间的通讯 12.1 进程控制 12.1.1 进程的创建 12.1.2 进程的终止 12.2 进程间通讯 12.2.1 剪贴板通讯方式 12.2.2 邮槽通讯方式 12.2.3 管道通讯方式 12.2.3.1 命名管道通讯 12.2.3.2 匿名管道通讯 第14 章 ActiveX 技术 14.1 ActiveX 简介 14.2 ActiveX 控件和普通Windows 控件 14.2.1 ActiveX 控件和普通Windows 控件的相同点 14.2.2 ActiveX 控件和普通Windows 控件的相同点 14.3 ActiveX 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14.3.1 ActiveX 控件的属性 14.3.2 ActiveX 控件的方法 14.3.3 ActiveX 控件的事件 14.4 创建ActiveX 控件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