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开端 未来

前言

​ 仔细想来自己也很久没有专门的停下脚步来进行一次对自己的完整的梳理和反思了,首先感谢软件质量与测试课程能让我有机会创建一个我一年前就一直想创建的博客,之前一直想着怎样用一个自己的服务器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博客系统,然后想着自己在上面去记录自己之前在大学第三年在印度的游学经历,然而事与愿违,直到现在才写上第一个博客也是很惭愧,好在有了第一次后面也不会太过艰难了。

About Question 1 The Past


博客A[1]:“很快,瞎忙的结果就白纸黑字地送到我的面前,我的“高等数学”期中考试只考了不到80分。一纸惊醒梦中人,我突然意识到,我曾经梦想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也不是那么无拘无束,至少还有分数这样的硬指标在衡量着我的前进或退步,提醒我不要迷失方向。在初高中,我从老师、父母那里听到了太多次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努力学习吧,过了高考,一切就都解脱了,大学将是你自由发展的天堂。现在看来,事实要让很多将这“传说”当作最后一根稻草的高中生失望了。”对此我有个问题一直在心里纠结不休:“什么样的生活才叫大学?”
首先关于选专业这个问题,自己也是一直从高考毕业嘀咕到了现在,可能是因为当时父母的高瞻远瞩,说计算机这一行以后出来以后能够更快的出人头地、生活过的更加舒适之类的话,作为一个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原来喜好生物化学的理科生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踏上了学习计算机的道路,大学的生活必然就包括了学业的生活,它也一定要占到大学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

然而,从小被大人们灌输了大学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活动的我也免不了俗。所以自己看到了这段的时候就仿佛看到了从大一到大二都忙碌与学生工作的我,虽然说这些活动的确给我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行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一的我因为加入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的原因就提前接触到了创业的相关知识、大二的我加入的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让自己对专业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权衡有了更好的理解)。

当然,就如同我一直相信任何事有得必有失一样,在投入这些过多后,本来就对微积分等专业基础课程吃力的我,也陷入了一次危机,那也是我第一次被惊醒,只差2分就不及格。让我从沉迷在社团生活和天天打电脑游戏的生活中醒了过来。我开始想通过加入一些技术团队来提升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是如同瞎撞一般,在大一下学期,我尝试发展自己在嵌入式系统方面的兴趣,试着联系到了位于启明学院的电工基地,通过对应的技能和知识考核开始了一个学期的培训,中途因为实训所占用的时间太多,于是辞掉了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心的工作转而申请了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一方面觉得和自己专业的匹配度可能更高一些,然后也借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院的大牛。

因为这些看似比较丰富的活动以及社团工作,以及自己的很多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游戏上面,导致自己在大一的两个学期的加权不是很理想。这也是我在了解到了出国的一些相关准备工作和软硬件条件后才发现加权才是第一要务。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具体方向,虽然说口头上说着要出国,可是却有些缥缈,于是自己在各种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中加入各种学生组织、参加各种技术团队、同时开始收集各种各样出国的信息。随着信息的积累,我开始逐渐意识到,选择这条路可能比自己想的要难的多,不仅仅需要在学习上面投入,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其他方面上例如个性化发展、对世界观眼界的发展、对于自身兴趣的发展以及在个人领导力方面。于是自己就开始单方面的开始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阅历,努力将自己的状态从原来的高中状态过度到中规中矩的大学生生活。

如果说具体谈到自己学过的东西确实很多很零碎:可能是因为高中计算机课老师专门要我们对着代码打对应的算法内容,我对c语言没有其他人那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当初的课设贪吃蛇也算这样勉强的通过吧,周围也有一堆同学开始接触其他的编程语言诸如python之类的语言,可能是当时的编程工具环境不太友好或者是因为自己不求甚解的原因,每次学习都有点浅尝辄止。自己大二的时候,小米手机上面也看了《我是IT小小鸟》这本书的若干程序员的杰出故事,当时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因而一时的热情压过了理智,自己买了一堆编程的书,有很多到现在都还在蒙尘。

​ 后面认为自己既然软件方面没有太多的兴趣,为何不去试试硬件,于是自己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又开始了对51单片机的尝试,事与愿违,随着课余时间一减少,自己的热情也随之而消散。也因为这一系列的失利,导致自己在大二的时候甚至一堆怀疑是不是自己选错了专业,从而陷入了不停地责备和悲伤中。后面的一次比赛华为云计算大赛让我的学习状态有了转机,也是因为那段时间的专心投入学习看视频,练习代码,让我发现自己并不是在这个领域一无是处。现在想来那次的启蒙可能比自己的第一个helloworld来的更为激动。后面我也开始接触其他的R语言、Matlab、html&CSS、Go语言等相关的技术,感觉把很多方面都试了个遍,却从来没有一刻静下来认真的对待一个编程语言。

​ 现在反而觉得编程语言这种东西,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逢人必问,甚至有种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我现在深深觉得灵活应用好一个就够了,其他的无非就是举一反三的问题。反而那些大多数人不愿意花功夫的底层技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才是不会变的经典。

​ 前前后后这几年下来发觉自己的代码量也并不多甚至都觉得自己算不上科班出身的那部分人员,最复杂的项目应该算是自己当时在印度上的编译原理课的实验吧,每个周都有一个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的难度级别都可以相当于华科这边的课设级别,加上没有正常的中文沟通,导致自己当时的进度特别缓慢,甚至自己都想要放弃,求助过当时一样上编译原理的班上同学,却没有一个能够handle那样的项目。所幸终于在后来课程结束后自己挣扎的完成了。可以说那次的项目训练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对编译原理的理解,同时我的JAVA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About Question 2 The Future


博客B[2]中提到“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打击。每个人独立地拥有时间,也许我很笨,也许我很穷,所以我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宝贵时间,仅此而已,我要的是——享受过程。”对于究竟毕业的时候该成为什么样的合格大学生的问题。

​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我走过的大学历程和很多大学生都有些不太一样,把最宝贵的大三一年都花在了去印度交换学习的这件事情上面,每每自己忍受夜晚极热难耐的高温和潮湿的时候,总会有种想放弃当时的坚持,立马奔回国内过回安逸的大三上学期的生活。但是那段时间也是自己大学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氛围甚至还有一种隐隐的兴奋感,虽然是循规蹈矩甚至有时候觉得比华科还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听着教授们对课程的讲述以及他们花尽心思去为学生们解释一个个专业知识,觉得学习有时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或许正是因为当初的那种坚持,才有了现在的我,就如同问题1中所陈述的那样,我从不为我大学做的每一件事情而后悔或者自责,大一带给我的创业启蒙和人际交往能力、认识更多不同专业的同学,大二的时候追寻梦想参加了一年的交响乐团训练,成功出演了4次,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也非常欣慰。大三出国交换带给自己眼界和心境的提升,与不同国籍的人交流的能力,对祖国母亲的强烈热爱。

​ 希望在剩下的半年时间里,自己能够收敛好自己浮躁的心性,等待美国申请offer的过程中,好好投入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走好自己的大学最后一段路。


About Question 3 Now


​ 关于是否喜欢本专业这个问题,我已经能很冷静的去回答。我习惯了,我要试着去适应,试着以自己的节奏去融入它,哪怕很慢,哪怕自己的每一步都迈的很艰难。希望自己能够在后面的一段时间内沉淀一些东西,至少在研究生时期,自己不至于那么被动和无措。

​ 每次都多希望自己所学的是一门理论性的专业,枯燥无味的实践又是必不可少的,希望能够不仅是思想上的行动者,更能够在行动上多花思想。后面自己也会花大力气投入到项目的实践过程中。


About Question 4 The course


​ 要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程莫过于大三上在印度理工学院上的Compiler Design.那门课的老师还是我当时在印度的导师,所以我跟他的交流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下。开始让我肃然起敬的是他是UCLA哲学和计算机的双博士学位,然后就是他对于课程的讲述,那是一门自己一开始硬撑着使自己能够听懂他的口音、到后面珍惜每次他上的课,完全颠覆了原来对一门课的讲述模式,每个人上课从都到尾都是不停地记笔记,而且上课的途中会愿意放弃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专门为一个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来为大家作细细的讲解。那也是我在那上的一门最难的课,每周都得专门去图书馆翻阅对应的课本部分去对他讲的内容进行消化。没有国内教授课程的那样一成不变,时不时就会有surprise quiz。对当时英文记忆,中文理解的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于出题方面,基本上自己遇到的都是开放性题目,全部都要求自己叙述一个例子然后去证明。不仅仅是编译原理的知识,他时而手写大量的代码来说明一些关键知识,同时串联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其他专业课上的知识,使我第一次意识到计算机课程的整体性。

​ 科班和培训班的区别可能也就在于我叙述的上面的一些细节,培训班可能只是流水线,它能锻炼你能力,却不能训练你去思考那每次操作背后的若干问题。


About Question 5 Teacher & Students


​ 就如同邹欣老师博客[3]中说的那样,正确的师生关系就应该如健身教练和健身学员一样,有一句行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觉得这句话在大学教育再贴切不过,大学更多的锻炼的是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而老师们教授的知识终究只是开胃菜,在对于后期知识的获取途径可以有很多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专业,学习的渠道特别广泛,不再限于原来的书本知识。 而对于不同的老师他们的区别在于领进门的过程顺畅与否。真正的路都是要靠自己去一步一步的去探索和实现的。


随笔

​ 另外强烈推荐使用Markdown的相关编辑器,例如我使用的就是mac下面的Typora完成的后期编辑排版工作,能够同时加载好写出来的样子,网站上的编辑器太坑了,自己这边就会出现很多蜜汁错误,不知道其他人的使用体验。


[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把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分成ABCD四类:A-紧迫且重要;B-重要不紧迫;C-紧迫不重要;D-不重要不紧迫。你是否有类似的习惯?)
[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你是否也觉得自己是科班,但没学懂计算机?)
[3]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ota666/p/8531697.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