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NAT(MAC Address Translation)的原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

http://wiki.deliberant.com/faq/wireless-bridge-routing-arpnat/

https://wiki.openwrt.org/doc/howto/clientmode

 

 

MAT的原理

 

MAT(MAC Address Translation)也叫做ARP-NAT,和IP网络中的NAT原理是差不多的。下面简称MAT。

NAT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内网的多台机器共享一个公网的IP地址。类似的,MAT可以让Ethernet中多台机器共享一个MAC地址。但是这个共享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

 

为什么要使用MAT

 

这是WiFi网络中仅有的现象。WiFi网络最常见的AP的设计就是为了透传Ethernet。它在Ethernet的(DA,SA)基础上加入了WiFi专用的MAC地址,也就是WiFi的MAC地址包裹在Ethernet地址之外。

 

对于AP来说,包裹了AP的MAC地址BSSID,也就是在无线网络中的AP收发的802.11包是(DA,SA,BSSID)的形式。

对于WDS来说,包裹了两个WDS设备的MAC地址(TA,RA),也就是形成了(DA,SA,TA,RA)的形式。

 

那么对于WiFi网络中STA的包,只是加入了BSSID而已,并没有加入它自身的WiFi设备地址,最终结果来看它并没有WiFi的MAC地址,而是将自己的Ethernet地址拿来使用做为WiFi的地址了。

 

所以为了透传Ethernet,在仅有链路层工作的情况下(不使用NAT),下面的组网方式就行不通了,而需要MAT的帮助。

 

 

MAT的原理

 

MAT的基本原理:

 

l  不影响IP层,也就是数据包的IP地址不会变化

l  MAT对于内部设备在MAC层上的通讯是透明的。也就是是否有MAT设备存在,内部设备所收发的数据包的地址没有什么不同。

l  MAT对于外部设备来说,屏蔽了所有内部设备,以它自身来替代。也就是内部设备发出的包的源MAC会被替代成MAT设备的MAC。随之而来的,就是MAT收到的数据包的目标MAC会被替换成对应内部设备的MAC。

 

 

MAT的主要问题:

 

l  ARP-NAT缓存可能超时,这样会导致网络连接立刻被中断

l  ARP-NAT缓存可能会溢出,这样会导致网络连接出现问题

l  其他未知问题

 

 

MAT的工作流程

 

如图设备A作为STA,连接到AP,电脑连接到设备A。设备A内部对STA接口Ethernet接口做驱动级别的处理转发。实际上如果设备A再放出一个WiFi AP,电脑的无线网卡连上它,原理也是一样的。 

 

 

DHCP流程

电脑发出DHCP discover,设备A更改SA,AP返回offer包之后,设备A更改DA返回给电脑。这里MAT可能要在DHCP包出去之前将broadcast flag给置上,不然AP可能会根据帧体的MAC地址直接单播数据包给电脑,这样会行不通,因为电脑没有和AP连接。所以这里AP回复的是广播的DHCP offer,MAT只要转发广播,没有必要修改DA。

因为DHCP流程中电脑还没有IP地址,所以在设备A端的MAT依据是DHCP包内部的MAC地址信息来转发。MAT不会修改DHCP包帧体里面的数据。

 

 

DHCP结束之后,MAT的驱动应该已经记住了IP-MAC的对应关系。

 

ARP流程

ARP的包体里面会携带IP地址和MAC地址,MAT除了在发送的时候改变SA,接收的时候改变DA之外,

它同时会在发送的时候改变ARP帧体的SA,接收的时候改变ARP帧体的DA。对于MAT设备来说,根据ARP帧体的IP地址来判断哪个设备就可以了。

 

另外抓包发现电脑还会广播“免费”ARP,告诉别人自己的MAC地址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MAT也毫不犹豫地将它的SA和帧体的SA替换成自己的MAC地址。

 

所以这最终的效果就是MAT设备拥有多个IP地址,虽然这不是真的。

 

 数据包流程

 

数据包的流程很简单,就是MAT设备修改电脑数据包包的SA发出去给AP,AP回来的发修改DA再转发给电脑。

 

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MAT将SA替换成SA1,将DA替换回DA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anhangbo/p/7811067.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