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改进版


冒泡排序的改进

普通的冒泡排序的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通过对一些特殊情况的研究,我们得出了这个改进版的冒泡排序,

所以它的时间复杂度是~,没错,还是O(n^2)!否则就叫不叫冒泡排序早就改名了偷笑


冒泡排序的时间消费主要是在比较以及交换的次数上,每一趟冒泡都会将当前序列最大的数“冒”到序列的最后,然后序列缩小一个规模。不断往复。


改进1

如果在中间的某一次发现序列已经有序,则跳出循环,不再进行下一趟比较。

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bubbleSort(int lo,int hi,T *elem){
	while(!bubble(lo,hi,elem)));
}
template <typename T>
int bubble(int lo,int hi,T *elem){
	bool sorted = true;
	while(++lo < hi){
		if(elem[lo-1] > elem[lo]){
			sorted = false;
			swap(elem[lo-1],elem[lo]);
		}
	}
	return sorted;
}
改进2

如果发现序列后半段的元素已然有序,则将规模减去后半段形成新的规模。

这里可以直接把上述代码的sorted 改为记录需要排序区间的右边界。

template <typename T>
int bubble(int lo,int hi,T *elem){
	int last = lo;
	while(++lo < hi){
		if(elem[lo-1] > elem[lo]){
			last = lo;
			swap(elem[lo-1],elem[lo]);
		}
	}
	return last;
}
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bubbleSort(int lo,int hi,T *elem){
	while(lo<(hi = bubble(lo,hi,elem)));
}
int main(){
	int elem[10]={1,5,2,6,7,2,7,4};
	bubbleSort(0,8,elem);
	for(int i=0;i<8;i++)
		printf("%d ",elem[i]);
	cout<<endl;
	return 0 ;
}


虽然改进之后最坏情况仍然是O(n^2) 最好情况也仍然是O(n),但对于一般情况已经有了不小的改进。。好好体会算法设计的精妙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aiwenjun000/p/5321139.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