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段落内容_章2(上篇)恭喜进阶!连句成段—如何写好一个段落

5b3372b52ed40b87d8795c3b73ffe15a.png

基于经过之前的训练,我们学习了如何写好一个的句子,一共跨了4个台阶!这心章我们将学习如何写好一个段落;之后会学习如何把握好一个个的段落之间的关系,使得各个段落形成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质的飞跃就是这么一步步达成的!

279bfd3bfc18cc7a4eed3907067255c1.png

这个章节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个句子用最具逻辑性的方式衔接起来。你也将学习写好一篇好学术文章,意味作为作者的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以读者为中心。这意味着我们将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来展开我们接下来的学习:

1. 我如何能让读者轻易的明白我在说什么,并且清楚地懂得我所阐述的方法和我的发现呢?

2.我如何才能让读者花费最小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我所写的文章呢?

这两个问题可总结为——我们要拥有服务读者思维——必须以增加内容可读性、并且减少读者的阅读成本为我们的写作思维。交代完背景后,我们终于进入今天的学习了!

制造句与句间的衔接感(Flow)

光写好一个个单句是不够的,因为读者更希望阅读连贯、通顺的段落。我们来看一个例子,A和B,两个段落都是同意主题——lasers in medicine application。首先作为读者的你,你会更倾向哪一段?为什么?

e2c9360c146fcb976b2140a19e2e60ad.png

aa5a56038f8ddd526820ca33d94f3a09.png

我相信你们大部分会喜欢B段落,我也是!A段落中的每个句子语法上完全正确,但是读起来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不是么?B段落读起来连贯而自然,让人感觉舒服。现在我们来做个内容的诊断与分析,两相对比,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65fc9f08f4fce8dc847937f822d03101.png

蓝色方框框出的是句子核心内容,它们首先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左边,蓝色下划线也是核心内容,它们出现在一个句子的右边。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顺序(分号作为断开句子与句子的标志):Lasers; they, eye disease and the prevention of blindness; the eye, laser surgery, eye tissue, transparent; this transparency, the laser beam, the absorption of the tissue, the eye, the tissue, the laser and the incision; Lasers, blindness; laser light and eye tissue. 我们发现,每一个句子都是按照old information 向new information 展开,而这句尾提及的new information则作为接下来一个句子的old information,于是句子与句子之间通过内容,形成了旧-新(旧)-新(旧)-的流动感,英文中叫做Flow。这就是高级的Flow,而不是用僵硬的连接词/短语,如and, also, therefore, hence, in addition 等等,来连接句子。通常在雅思作文中,如果考生没有内容上的Flow,即使单句毫无语法错误、再完美,也难上7。因为这个cohesion是不足的、甚至是缺失的。

再来分析一下A段落,作为反例分析:

262fb92b59f8f14c4f2c6895d17382f2.png

红色箭头上加一划表示流动感被截断了:第3句,old information是the eye,句尾的new information是laser surgery,然后第4句开头并没有以laser surgery作为old information开头,而是又回到了eye tissue,即第3句句首的old information。第4句句尾的new information是transparent,说的是eye tissue的特征,而第5句句首却没有继续就着transparent来说事。因此整个段落9句话,从第3句到最后一句都没有Flow,是断开的。

虽然第1、2句话是有连接感的,但是俩个句子的主语都是Lasers,虽然核心词的重复可以带来连接感,但是完全一致的重复,会带来不必要的重复累赘感。段落B就是使用了代词They 来代替,Flow很好的被继承了,也避免了完全重复。同样的B段落第3句中提到了眼睛的一个特征transparent,第4句用名词形式transparency完成了flow的接力,也避免了重复。第5句和第6句使用了however来进行两个句子的连接,因为,第6句说的lasers与治疗眼疾的有效性的另一个方面——虽然有效,但是原理还没有被完全研究透。

因此, B段落拥有A段落所没有的东西就是这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感Flow。 而Flow对读者来说非常的重要,相信你肯定抱怨过‘这文章怎么看得堵得慌?’; ‘堵得慌’其实就是说明文章没有流动感,不通顺,一旦读者有了读不通的感觉,读者离兴趣索然也就不远了。

法1. Old information到New information

如何创造出Flow呢?主要通过我们上面展示的,从Old information到New information的转化来制造。这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如何写好一个段落”的重点。

这个模式合理之处在于它使用人类的大脑的工作模式。人们的大脑喜欢从已知到未知,如果读者一开始阅读文章,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新的、未知的东西,会有很强的负担感,因为未知/新的东西往往也意味着难度,大脑是危难的。而为读者先创造舒适区——熟悉的信息,并逐渐过渡到新的信息,提供一种有保障的探索感,读者就会愿意继续探索——读下去。

说完了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感为一个段落制造的Flow,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段落的整体性——A sense of the whole。因为啊,虽然我们的句子是一个接着一个hang together,好比是扑克接龙,虽然看起来是衔接了,但是整个接龙并没有制造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体感则是将一个个句子以核心主题为中心,像拼图形成了整体故事。

前面我们提到高级的Flow不是用僵硬的连接词/短语,如and, also, moreover, therefore, hence, in addition 等等,来连接句子,而是用内容/观点。如果一个段落使用较多and, also, therefore, hence, in addition等连接词/短语,我们大致可以判断这个段落的整体性是不到位的,可以称之为‘虚假整体性’。

我们来用看一个例子:

3606dc3d44ad7b19cf136e5ae402420f.png

这段落没有内容上的连接感,首先第1句话的popularity与第2句话objectively之间没有逻辑连接,因此therefore是不成立的。读完这个段落我们大致能明白段落大意:个体,不管是记者还是总统,作为人,他们都会犯错、有偏好,个体在公众面前的表现与私人场合的表现不一样,因此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该仅从媒体报道中总结,该从TA的生活、工作环境、成长经历和教育来全面考察……获得这个理解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比较令读者读着也挣扎。

该段落没有old information到达new information的Flow。虽然,我们需要but, however,来表示转折、对比,也需要therefore,consequently来总结,但是一个段落使用过多连词/连词性短语,正表示了内容不连贯、段落缺少整体性。当你的句子是连接的,内容是连贯的,你的读者是不需要这些连接词来辅助理解的。 对于这段话的修改,我们将在(下篇)中讲述。

法2. 使用代词和总结性短语

说到这里,也许你的心里会犯嘀咕:一般写作的建议是Vary how you begin your sentences,避免表达模式化,让读者看起来无趣,特别是很多被雅思虐过好几遍的烤鸭尤其对句式变换的谨记在心、入木三分,实际上这在学术写作中是个大忌,特别是当你变换你的中心词,比如你要研究subjective wellbeing,你为了变换,使用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health 等,心里想着美滋滋的,我变换了,其实这3个概念是由差别的,它们有不同的测量方式,读你paper的人可能看你不停变换也在嘀咕不已,你到底是要说哪个概念啊?你可能觉得自己的表述单板,比如总是用moral climate,而你的读者不太可能注意到,因为他们关注的中心是你的ideas。

5d4fe92ac9aee47c1eac99e0d1bf327a.png

当然,学术论文中,也不是不能变,而是有条件的变,你可以这样:“Moral climate” is created… . This climate results…. In this light, morality acts…. A moral climate encourages….”因此,中间两个主题词,我们分别用了代词THIS,还有使用了moral的名词,morality。

写出一个好开头句

从头到尾的读一篇文章,对很多读者来说是不必要的!

我们也经常是读者,这个读者思维我们一定是很熟悉!有时读者读一篇文章, 只想抓取TA最想要知道的内容,因此读者可能会从一篇文章的任何一个段落开始阅读,比如Introduction,Discussion,Results,Conclusion。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考虑开头句该怎么写,才能让读者随时读得懂。

如何做到呢?我们需要在每一个段落的开头都写1~2句总结性的句子来说明这个段落的主要大意/发现。除了开头有非常简短的小结,有些作者也会对这个段落的发展稍作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段落都该有一个总结的、引导的、承上启下的句子,来服务读者,这个和我们中文写作是一样的——开头要有中心句,结尾要有承接句

举个例子:下面这段话截图自一篇研究the migration of adult children 是如何影响the health of left-behind elders的,开头第一句话就对本研究的目的进行了陈述,是一个中心句,最后结尾段说‘通过两种渠道来确定migration的作用。

38ba29270d5a5445ce0115deeb091884.png

都说万事开头难,写好一篇文章最难的是开头段,而开头段最难是第一句,那如何写好我们的开头句呢?共有有三种方法来帮助解决这个开头段之开头句难的问题。

第1种是评论法。

通过对某一个现象进行比较宽泛的评论,以展开叙述。我们平时阅读的很多Paper就是这么做的,包括我自己。例子:

1. 一篇论文的开头段的开头句。大意是:随着全球化,许多国家的青年人们移民他国,为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greener pastures’直译为‘更绿的草甸’,可引申为找工作)

c1758c641216de90967a93dc5e356ac7.png

2. 另一篇论文也是: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使中国经历世界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迁徙。

e66dcf9b2c6721935f919120e49d9d33.png

第2种是数字法

这个使用方式被很多媒体杂志所使用的,因为数字通过数量/比率/比例大小展示、对比形成的反差,使人感到震惊/惊讶,可以很快的刺激读者的兴趣。这也是心理学研究得到的结论,大脑就是对数字很敏感、很信服!大家好好利用啊!举几个例子:

1. 这个Introduction使用了10.5%和7%的60岁及65岁以上的老人比例来说明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这个Introduction的其他句子也继续使用了这个数字法。

c75a960ee53267bab088a524b41aa765.png

第3种是定义法。

我们可以通过叙述一个事件/现象的定义来开头。例子如下:

774cde7f0211f299190f67f4d53753d0.png

这三种方法,评论法和数字法在学术论文中是最常见的。第三种定义法,用于介绍读者所不熟悉的概念,比较常用于教材中,也多用于论文的Introduction中,因为abstract是高度凝练的,它的假设也是读者有相关的背景,不需要过多的解释。Introduction与abstract 的区别,我们会在这个训练的最后一个板块——步步为赢、完成一篇paper中具体讲到。

写出一个好结尾

说完了一个段落的开头句、中间段,那接下来自然是一个段落的结尾句了。结尾句其实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如果开头句,作为中心句,言简意赅、开门见山、中间句子紧扣主题、逻辑连贯,读者自然而然地会得出这个段落地中心大意。总-分-总的中文写作模式同样适用于这里,有时总-分模式也是够用的。我们来看个例子:

12ec8d79d3a0b509befea3f818ded1b5.png

这是一篇文章的背景介绍的第一段,开头句使用了“评论法”,大致说了移民改变了社会结构、干扰了家庭——为中心句。中间段3句话解释了中心句:移民使得家庭在时空上割裂。这种割裂同时影响着外迁的家庭成员和留下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代际间的)照料和资源交换变得复杂。因此总结句是:传统的家庭支持结构发生了改变,家庭也不再被视为可依靠的安全网。结尾句最需要避免的是重复累赘,要么不写,要写的化就需要深化一下,承上启下。

另起一个段落

说完了结尾句的承上启下功能,现在自然到了该说‘启下’——另起一个段落了。那么如何要起另一段呢?是当我们要说一个新的观点,这个新的观点和原来旧的观点不是一个,所以我们要另起一段。比如这段我就新起了一段,因为我现在不再是说开头段了。而在我们的学术写作当中呢,用新的段落来阐述一个新的观点,可以是一个新的、其他人的观点,这里说的新,指的是这个文章前面没有说过的。核心要义就是:新段落实一个新信息的介入。新起一段为读者制造了一种里程碑式的感觉——“嗨,读者们请注意了!我们现在进入下一个阶段!”

如果还不知道另起一段,也许下面这个表中囊括的‘标识性短语’可以帮助你自我识别“也许是时候另起一段了”:

3cba989708867a817da1521bbc608a6f.png

再以前面说明结尾句的例子来说明:

71f9abf08015328f5ca9604fb81c1429.png

第一段的结尾句的大意是:‘传统的家庭支持结构发生了改变,家庭也不再被视为可依靠的安全网。’我们在阅读第二段前来猜测一下第二段将要讲的是什么。我猜,大概是说明这个改变是什么,为什么家庭不再被视为可靠的安全网了。我们来看一下:

a07116d1435a833f1748102ec651e0fc.png

第二段开始介绍家庭经历了移民后,转变为transnational care的传统的家庭支持和照料在X方面出现了变化。因此第二段是说明一个新的现象,我们需要分段。

分段的‘标识性短语’好像没有碰上用场?我们来看看第三个段落,开头用了AS,第四个段落用了WITH,

90b164722b13d04d6e3a3c900b90e851.png

a43c189ee3dd80f2098163b2e4117c68.png

我们的“如何写好一个段落”(上篇)到这里就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4a552284334e3fbfda3326643708f57f.png

任务:大家拿出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的范文,去挨个看看大牛是如何‘制造句与句间的衔接感(Flow)’的,大牛是如何‘写出一个好开头’、‘写出一个好结尾’以及‘另起一个段落’的,哪些是可以学习的,哪些是欠缺不足的?要知道就算是学术大牛,写作也不一定是权威的哦。再拿出自己的文章,挨个分析一下、总结一下,运用到下一次自己的写作中。

下篇预告:写好一个段落(下篇),我们来聊一聊一个段落骨骼和品格。哼哼,谁说只有绅士有品格?

Bibliography:

  1. Swales, J.M. and Feak, C.B., 2004.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Vol. 1).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 Williams, J.M. and Bizup, J., 2014.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 Pearson.
  3. Wallwork, A., 2016.English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Springer.

07068d38ead52bcfdd92ec0057615c66.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