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国林业牧业渔业发展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我国林业牧业渔业发展

1、人类对林业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人类对林业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类对林业的认识是直观的。看到的只是它的直接作用和直接效益,这就是树干可作木材,树果和树叶可作食品。
第二阶段,在林业科学产生以后,人类开始注意到森林对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多种防护作用和效益。例如用它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卫国防等。这些作用要比木材的直接作用大得多。
第三阶段,在生态学理论产生以后,人类更加重视森林的作用。如保护动物尤其是珍贵稀有动物,维持大自然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等。因此,人们把森林说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和幸福的源泉。
2、森林可分为哪些类型?
森林可分为五大类:
A、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B、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C、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D、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E、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旅游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3、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哪些保护措施?
主要措施是:
A、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B、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和长期贷款。
C、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D、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和造纸等用材林。
E、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4、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A、成熟的用材林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B、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旅游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C、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此外,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5、森林对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何重要作用?
A、森林能够保护国土资源。如保护水源、草地、农田、河堤、海堤等。对于发展农业、牧业、渔业等生产及国防建设,有重大意义。
B、森林能够供应人类部分食物。如林木的果实、花、叶等可用作食品,对于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起重要作用。
C、森林能够供应人类部分能源。薪炭林可以供给人们作燃料。
D、森林能够美化环境。如用于家庭院落、城乡街道、园林绿化等建设,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E、森林能够为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提供木材。目前,为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提供木材,是森林最突出的作用。将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替代木材的钢材、塑材等逐渐增加,森林作为木材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而其它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6、我国目前关于植树造林有哪些规定?
主要规定有:
A、各级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植树造林规划,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切实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B、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全民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经济组织造林。谁造谁有,谁造谁收益。
C、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由该单位负责造林。
D、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造林。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
E、农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
F、新造幼林地和其他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
7、发展林业绿化祖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绿化祖国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第一位工作,是关系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重大战略问题,是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造福的百年大计。
我国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森林覆盖率很小,许多森林和草场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种情况,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切,很多地区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的工作还不够得力,对绿化祖国发展林草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缺乏信心、缺乏措施。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必然给我们的林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障碍,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后患。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把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根本出路在于大力种草种树,增加覆盖国土的绿色植被。这是一项长远建设,必须及早动手,不要错过时机。
绿化祖国是全国人民的光荣任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一个干部都要起带头作用,要人人动手,年年植树、种花种草,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8、怎样因地制宜地搞好绿化祖国的工作?
绿化祖国,就是在全国一切可能的地方,都要因地制宜地种树种草种花,扩大覆盖国土的绿色植被。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绿化单纯地理解为种树,而种树又只是种乔木,而不注重乔、灌、草结合;在治山治水问题上,只偏重搞改土治水,开荒造田等工程,而忽视种草种树;尤其错误的是,不区别不同的自然环境,强行搞“一刀切”,给我们的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绿化祖国,必须扩大视野,因地制宜。要乔、灌、草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干旱半干旱和水土严重流失、植被严重破坏的地区,应当草灌先行。在植树造林中,不仅要发展用材林,而且要大力发展各种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树种也要多样,合理配置,与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协调起来。
对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在广大农村,要尽快地把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即“四旁”绿化起来,把荒山荒滩绿化起来;平原地区要努力实现农田林网化;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可以采取封山造林、封沙育林等方式,加快绿化;在现有林区,要坚决纠正重采轻造的错误作法,做到采育结合、及时更新;在城镇,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发动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种树、种草、种花、美化市容,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9、发展林业生产应当放宽哪些经济政策?
发展林业生产,应当放宽以下经济政策:
A、集体的荒山荒滩,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和经营能力,全部或部分地划给农民作自留山(滩),由县级人民政府发给使用证,土地集体所有。所种林草归己,长期经营,允许继承,可以折价转让。
B、划定自留山(滩)后,其余的集体荒山荒滩要统一规划,采取多种形式,放手承包给农民作为责任山(滩)。由承包者长期经营,承包期限和收益分配由双方协商,
承包期可以三十年或五十年,承包权可以继承,可以转让。
C、要明确宣布:自留山、自留滩的产品,由农民个人自行处理。责任山、责任滩的产品,除按合同规定的集体提留和完成国家定购任务以外,其余归承包人处理。林木采伐按国家规定执行。
D、集体所有的经济林、竹林、防护林、用材林等,要因地制宜地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制,一般由家庭承包。
E、集体林场和国营林场,也要实行家庭承包制,改善经营管理。同时,还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指导附近农村的农民,参加护林、造林、抚林、采伐、修路等林业生产建设活动。有的也可以划定范围,实行林场与农民的联合经营,使林区群众从中得到经济实惠。
F、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林业建设。应当允许城镇无业人员和离退休的干部职工,到附近乡村承包荒山荒滩,种树种草。部队和厂矿企业等单位,凡是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协议,由国家或集体划给一定数量的荒山荒滩,造林种草,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要鼓励跨地区跨行业以补偿贸易或联营等形式,进行合作造林,投资者所得木材不抵扣国家计划分配指标。
G、各种有利于加快绿化的措施和作法,都应当允许试行;一切行之有效的经验,都应当总结推广;经营者的正当权益,都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10、怎样解决种树种草缺乏种苗的实际问题?
种苗短缺,苗木质量不高,是目前绿化工作的薄弱环节,一定要认真解决。
A、各地应根据绿化规划,本着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认真做好树种、草籽、苗木的准备。要发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采集各种适合需要的树种和草籽。
B、苗木培育要立足于本地,大力发展乡土树种草仔。农民要拿出一部分好地育苗,积极发展育苗专业户、重点户。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采取多种形式育苗。
C、国营、集体苗圃,要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国营苗圃不准擅自改变经营方向和减少育苗面积,任何单位不许侵占苗圃用地。
D、林业部门要加强科研和技术指导,抓好良种壮苗的培育和调剂工作。
11、怎样认真保护我国现有的林草植被?
A、要反复进行绿化祖国的宣传教育。使人民认识到,现有森林、草原是我国的自然生态屏障,如果任其减少和衰败,后果不堪设想,使爱护树木花草成为城乡人民的良好风尚。
B、对破坏森林草原的行为,必须严加禁止;对破坏林草植被的犯罪分子要依法治裁;对毁林毁草歪风,要随起随刹,不能姑息迁就。
C、要划清山林权属。对山林权属纠纷要及时调处,未经解决,双方都不得采伐,违者必究。
D、严格实行木材采伐计划,制止过量采伐。
E、注意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F、对水源林、风景林和自然保护区,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保护。
G、积极推进木材的节约代用,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H、在宜林地区,要调整粮食定购和供销政策,处理好农业和林业的矛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牧。
I、对现有草场要加强管理,更新改良,合理放牧,防止草原退化。
J、为解决缺柴地区农民和部分城镇的燃料问题,要大力发展薪炭林,减少林草植被的消耗,并可大力发展沼气及节柴灶等。
K、某些以木材为能源的企业,生产规模必须严加控制。
12、怎样广辟种树种草绿化祖国的资金渠道?
种树种草,绿化祖国,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各行各业都要贡献力量。
A、要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开发荒山荒滩。允许农村劳力、资金、技术的流动与合作,支持平原缺材地区与山区合资经营,共同兴林得利。
B、要鼓励林区人民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道路。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近期收益。允许集体林区有领导地搞林副产品初加工,允许他们用自留材、抚育间伐材、困山材、小径材及其半成品,同外地换粮换物,或实行代销,搞活经济,以林养林。
C、要积极帮助农民抚育间伐材、小径材、困山材疏通渠道,找到出路,不要统得太死。
D、要把中央和地方的现有绿化资金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E、煤炭、造纸、铁路、交通、农垦、水电、城建等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提取和掌握的绿化资金,要专款专用。
F、对老解放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要改变单纯救济的办法,实行以工代赈,把经济扶持和发展种草种树结合起来。
13、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980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中指出,要实现大地园林化,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是全国人民一项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奋斗目标。第一步,到本世纪末,要力争使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切实保护、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造林育林,扩大森林资源;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逐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
实现上述目标后,森林的消耗量将不超过生长量,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有相当的改善,木材的供需矛盾将有所缓和,缺材省区将做到地方用材自给或基本自给,农民的燃料将逐步得到基本解决,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林业科技水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林业先进国家现在的水平。
14、发展我国林业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必须把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作为林业的战略重点来抓。要下决心把森林资源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为了保证这个重点,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A、扩大森林覆盖率。采取义务植树、单位造林、个人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地多植树、多造林。
B、抓好现有林业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C、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建立新的商品林基地。
D、组织林业科技攻关,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加强林业教育工作。
15、发展我国林业的战略措施有哪些?
A、进一步放宽政策。充分调动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兴办林业的积极性,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加快绿化荒山荒地,建设好山区。
B、为发展林业聚集资金。除国家增拨投资外,要努力挖掘林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走以林养林的道路。
C、进行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D、把现有森林资源切实保护好。禁止乱砍滥伐,搞好林业植保工作。
16、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A、发展畜牧业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B、要落实牧民家庭承包制,确定草场的使用权,实行草场管理责任制。
C、要鼓励农牧民进行牧业基本建设,保护草场,改良草种,提高产草率,保持草畜平衡,提高畜产品的商品率。
D、牧区畜产品要确定收购基数,签订购销合同,任务以外的畜产品允许议购议销。
E、在有条件的地方,允许羊毛、羊皮等工业原料进行“工牧直交”和活畜出境,异地育肥。
17、畜牧业管理体制需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A、要认真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管理体制。要改革供销、食品系统的旧体制,不断扩大收购网点,要支持和鼓励个体生产者和个体商贩经营畜产品。
B、要改革现行的商品流通体制,打破部门、地方的条块分割状态,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把产、供、销连结起来。
C、要改革草原管理体制,签发草原证,把发展畜牧承包制与草原管理责任制结合起来。
18、如何解决畜牧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我国畜牧业长期以来经济效益很低。我国牲畜头数占世界第一位,牧区草原占世界草原面积10%,而肉、奶、羊毛等畜产品数量却很少,经济效益很差。
畜牧业经济效益低的原因很多。从指导思想上看,就是片面强调牲畜存拦头数,而不注重出拦率的高低和增加最终产品的质量数量。因此,牲畜周转周期长,消耗饲料饲草多,损失浪费严重。
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办法:不吃“大锅饭”,建立承包责任制;改革饲养方法,实行科学饲养;改良牲畜品种,缩短饲养周期;改变守旧思想,实行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既使畜牧业大发展,又使经济效益大提高;既使国家增加财富,又使农牧民增加收入。这才是我们发展畜牧业的正确方针。
19、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
有人认为畜牧业是附属于农业的副业,没有什么地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A、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是主业而不是副业。农业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不能只重视种植业而轻视养殖业。
B、畜牧业在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中占有重要地位。到本世纪末,粮食生产要翻一番,困难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争取增产相当于粮食那样多的肉、蛋、奶、毛等畜产品,那就比较好办一些。
C、发展畜牧业,以畜产品代替粮食,这不仅有利于减少粮食需要量,而且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畜牧业的发展,会相应地促进农业、林业、渔业的发展。
20、怎样加速畜牧业的发展?
A、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特别要发挥各种饲养专业户的作用。
B、发展畜牧业,主要靠农、牧民自筹资金,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
C、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饲草饲料建设、畜禽疫病防治、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实行科学养畜。
D、国营种畜场、畜牧兽医站、家畜改良站、草原工作站、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单位,都要为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发挥作用。
21、怎样使淡水渔业有一个新发展?
A、健立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并在专业户和承包户的基础上,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B、实行正确的购销政策,促进生产,提高商品率,活跃水产市场。
C、要有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措施,抓好淡水渔业的技术普及工作。
D、对各淡水面的改造和建设,要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E、对从事淡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的渔民和农民,要在产品购销、资金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照顾。
22、淡水渔业经营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A、养鱼重点户、专业户。由于多数农村水面有限,水塘又不象土地那样便于化整为零,加上养鱼的技术性较强,不是每个农民都能养鱼。所以,应当以专业户、重点户为主要形式,由养鱼能手承包大片水面养鱼。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这些农民的特长,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B、养鱼经济技术承包。养鱼能手可到外县、外省进行渔业经济技术承包,与养鱼户结成经济联合体,提供技术,实行按劳分配或股金分红。
C、提倡国营、集体、个体之间,通过集资联合经营。水面、劳力、技术、资金、饲养、运输等条件,在一个单位不一定完全具备,实行联合就可以解决,联合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D、发展农民家庭副业养鱼。在水面丰富的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小坑小塘,发展家庭养鱼。集体要在苗种、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23、怎样搞好农、林、牧、渔生产基地建设?
要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当集中的原则,建立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其要求是:
A、这些基地要有主产品,有较高的商品率,有相应的供销、运输、加工、储藏、技术等服务体系,有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基础设施。
B、基地建设要事前经过勘察、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纳入计划。
C、生产基地的产品,应尽可能地综合利用,调出成品或半成品。粮食生产基地,要兴办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畜牧业,以发挥一物多用的经济效益,减少运销耗费。
D、国营商业、外贸、轻工业各部门和供销社,也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办好商品生产基地。本着互利的原则,和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联系。
E、国营农、林、牧、渔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应实行家庭承包制,办好家庭农林牧渔场,并且走农工商联合经营的道路,努力提高商品率,做出更大贡献。

(此著作1984、12、1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3、20 印刷发行,主編王振岳,获佳木斯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zy52413616/p/449436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