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记者从乌江水运复航情况通报暨通航设施委托管理签字仪式上获悉,目前乌江渡至涪陵段航道航段内共有6级水电站,航道通过能力达500万吨/年,可以通航500吨级船舶。
全长1037公里的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横跨黔、渝两省市,也是贵州连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出省水运通道。按照国家新一轮《内河航道港口布局规划》,乌江已经列为国家1000吨级航道网规划。通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乌江水运通道建设成效明显。

据介绍,包括贵州境内构皮滩、思林、沙沱在内,乌江渡至涪陵段航道航段内共有6级水电站,航道通过能力达500万吨/年,可以通航500吨级船舶,航道航行条件好。另外,乌江沿线已建成8个码头22个5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800万吨。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磷矿、铝土矿等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大部分资源分布在乌江流域。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距长、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适合煤炭、矿石、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的需要。大力发展乌江水运,不仅有利于强化与长江干流的沟通衔接,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而且能够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按照签订的《乌江构皮滩、思林、沙沱水电站通航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委托协议》,将加强通航设施运行维护工作,提高通道管理服务水平,确保乌江通道安全、高效、畅通。
“乌江近二十年时间,都处在一个断航或者区间通航的状态。今天的复航之后,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断航的节点、堵点、痛点完全被打通,就形成了千里乌江一线通,我们这个水运的长途运输的优势就将得到突显,为贵州的黔货出山,黔货进江,黔货出海做出新的贡献。”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韩剑波说,“乌江流域地处我省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快乌江水运发展,可以增加水运交通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供给,对推动乌江流域资源开发和巩固沿江人民群众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实现沿江区域全面小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杨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