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走进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原载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7期

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顾

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恒来

一、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面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常见的应用软件。但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接触甚少,他们往往会把程序设计看得高深而神秘,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好在学生已经在数学课程中学习过求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解方程等相关知识,为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章第一节《程序设计简介》的内容,是本章的起始课。主要内容是:认识程序设计、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计算机是靠人在程序的指挥之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我们经常使用的各种软件包括手机APP,本质上就是他人编写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三、教学目标

了解程序、计算机程序的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通过“解方程”实例引入程序设计,感受程序设计并不神秘;

通过探究“求图形面积、周长”实例,经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含有较多的“概念”,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的最初形式,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教学时,要还原概念的生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验概念,感受概念,最终形成概念。为此,通过引入程序、走进程序、体验程序、畅想程序这些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程序、程序设计的概念,认识程序设计语言,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程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

(1)如何在体检表中,快速找出最高的学生?(电子表格)

(2)绘制一个圆形,可以使用什么工具软件?(画图、WPS、Photoshop)

(3)解一元二次方程呢?

小结:前面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画图等软件来解决。第三个问题呢?我们现有的软件能解决吗?没有合适的软件,我们可以自己编写程序。

学生体验用程序解一元二次方程。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图1

解一元二次方程程序界面

小结: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考虑选择现有软件,当没有合适的软件时,需要自己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使用过一些应用软件的背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求知欲,总结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通过解方程这个小程序,帮助学生感受计算机程序的作用,调动他们自己开发程序的愿望,明确学习内容。

(二)感知生活,走进程序

活动1:感知生活中的程序。

如何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请写出操作步骤。

(1)(求出△值,即b^2-4ac);

(2)(如果△<0,方程无实数根);

(3)(否则,用求根公式

求解)

学生说出操作方法,教师分析说明,理解程序的概念:能完成具体工作的操作序列。

活动2:认识计算机程序。

呈现“解方程”的VB代码,对比生活中的“程序”,揭示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Dim

x1 As Single, x2 As Single, t As Single

a =

Text1.Text

b =

Text2.Text

c =

Text3.Text

t = b

^ 2 - 4 * a * c

If t

< 0 Then

MsgBox

("该方程无实数根")

Else

x1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x2 = (-b - Sqr(b ^ 2 - 4 * a * c)) / (2 * a)

Text4.Text = x1

Text5.Text = x2

End

If

End

Sub

计算机程序:用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语言,编排的完成具体工作的操作序列。

设疑: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活动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

观看微视频“程序设计语言”,思考:

(1)程序设计语言分为哪三种?(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2)计算机惟一直接识别的语言是什么?

(机器语言)

(3)我们一般使用哪种语言编写程序?(高级语言)

(4)高级语言程序如何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呢?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先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和执行。翻译方式有解释与编译两种。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图2

高级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

设计意图: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即解方程的步骤、查看解方程程序的代码,由生活中的程序过渡到计算机程序,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和运用知识。借助微视频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认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几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三)范例引领,体验程序

活动4:分析范例,体验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

(1)求三角形面积

方法:输入底、高;计算面积:底*高/2;输出面积。

为了使刚才的描述更加清晰、直观,我们一般使用流程图呈现。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图3

求三角形面积流程图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图4

求三角形面积程序界面

小结:这是我们解决求三角形面积问题的方法。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解题步骤和方法。这种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就称为算法。自然语言是最直接的描述算法的工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直观形象、易于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而计算机程序就是算法的代码实现,是计算机可以执行的。

(2)打开求三角形面积程序,切换代码界面,对照流程图,尝试读懂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

Dim a As

Single, h As Single, s As Single

a =

Text1.Text

h =

Text2.Text

s = a * h

/ 2

Text3.Text

= s

End

Sub

(3)学生运行程序,查看结果。

活动5:模仿范例,设计求长方形周长的程序。

(1)分析问题,确定算法。

教师对比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确定求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图5

求长方形周长程序界面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图6

求长方形周长流程图

(2)启动VB,完善程序。

学生模仿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编写求长方形周长的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ingle, 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 =

Text1.Text

b =

Text2.Text

1111111111

Text3.Text = 1111111111

End

Sub

(3)运行和调试程序。

按F5键运行程序,观察结果,运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仔细查看输入的代码,找出错误,修改后再次运行!

学生演示程序,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寻程序中的错误并修改,直至运行成功。

(4)提炼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设计意图:知识不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也不是道听途说的,更不是被推导、想象或是猜测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身所亲历的过程中习得的。首先以学生所熟悉的三角形面积为例,通过分析算法、查看代码、运行程序,初步了解程序设计。在此基础上,模仿编写求长方形周长的程序,增加感性认识。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体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在运行程序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体会到程序编写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需要反复调试。从而经历和体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感悟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四)提炼升华,畅想程序

1.思维导图,复习巩固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图7

《走近程序设计》思维导图

2.观看视频,畅想程序

(1)介绍软件、App与程序之间的关系。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资料组成的,其核心是程序。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图8

软件图标

(2)观看视频:《一名12岁的手机应用开发者》,说一说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程序?

3.拓展思路,明确方向

如果想深入学习程序设计的话,就必须要精通各种算法,毕竟算法是程序的灵魂。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观看美国学生的演讲视频,消除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神秘感,知道我们学生也是可以开发程序的,增强学习信心,畅想自己所要设计的程序。

评析: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是程序设计学习的起始课,如果在教学中目标定位不准,方法选择不当,往往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望而却步。在这节课中,顾霞老师从学生熟对悉的生活实例出发,消除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畏惧感,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及积极性。

(1)立足生活实例,逐步建构概念

顾老师能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次序,在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概念:首先通过数学课中已掌握的“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感知生活中的程序;在“解方程”的VB代码和生活中的“程序”对比中,揭示计算机程序的概念;生活中的程序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是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的,自然地引出程序设计语言;最后由生活中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到用计算机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也顺势了解算法、流程图的概念。

(2)准确定位目标,经历程序设计一般过程

从教学目标的定位看,“经历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这一过程属于宏观意义上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实践中,常常需要以一个具体的程序设计问题为载体开展教学,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程序设计基础非常薄弱,许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完整、准确的理解程序,十分关注具体如何编写程序,程序代码中各个语句的功能,甚至详细分析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是微观的技术实现过程,显然这不应是程序设计起始课应该关注的内容。比较而言,顾老师的这节课处理比较到位,运用学生所熟知的数学问题,由浅入深地不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算法,通过模仿范例程序,在“半成品”上编写程序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完整的经历了程序设计的全部过程。

(3)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习主动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诱导的成功与否看是否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因此问题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数学知识,“用计算机如何解决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体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程序,成功引入了程序设计也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微视频学习任务单中的系列问题,给学生提出了观看视频的关注点,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计算机所能识别的语言是什么呢?”很好的将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这两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些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主动性。

(点评人:江苏省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曹恒来)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D/2015/02/405)研究成果。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