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大小与振幅的关系_音乐中频率特性图的数学原理——倍频程、分贝、声音的性质以及横纵坐标的划分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声音频率特性图的横纵坐标原理,包括倍频程的划分和分贝作为音量单位的含义。内容涉及到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知方式、对数坐标在声音处理中的优势,以及在参数滤波器(EQ)中的应用。同时,解释了为何在音乐中选择倍频程和20lg|A|作为标准,与听觉感知和声音基本性质相吻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c540a7745b60977fce8decc9006bb5c.png

图1为一段音频某一时刻的频率特性图。

475446f01d62824ea4c7e8ef21484233.png
图1

它的横坐标是频率(单位Hz),纵坐标是声音的音量(单位dB),频率特性图显示了不同频率下声音的音量大小,是判断不同声音的频率特征的重要性质。

频率特性图中有几个需要特别了解的地方:

1. 横坐标的划分(倍频程)

2. 纵坐标的划分(声音的性质、分贝)

3. 频率特性图在参数滤波器(EQ)中的应用

1. 横坐标的划分

7b891fe471812c100cdb6b121c831783.png
图2

如果学过自动控制的同学应该了解,在自控中常用的Bode图,其横坐标划分是十倍频程,意思为将原坐标进行以10为底的对数变换。如f1=10Hz,f2=100Hz,f3=1000Hz,如果是线性坐标,那么f3到f2的距离一定要比f2到f1的距离长,但在对数坐标中,由于:

1da52cdab811e9b5734c3249194a6810.png

2a65b4af5f957387ebb25eb4cd622eef.png

所以f1、f2、f3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且都为一个10倍频程,记为dec,如图2所示。这就是10倍频程的划分。

而在音乐的频率特性图中,一般是按照倍频程来划分,也就是将原坐标进行以2为底的对数变换,如f1=2Hz,f2=4Hz,f3=8Hz,同理,由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