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对象序列化

Java 1.1增添了一种有趣的特性,名为“对象序列化”(Object Serialization)。它面向那些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的对象,可将它们转换成一系列字节,并可在以后完全恢复回原来的样子。这一过程亦可通过网络进行。这意味着序列化机制能自动补偿操作系统间的差异。换句话说,可以先在Windows机器上创建一个对象,对其序列化,然后通过网络发给一台Unix机器,然后在那里准确无误地重新“装配”。不必关心数据在不同机器上如何表示,也不必关心字节的顺序或者其他任何细节。
就其本身来说,对象的序列化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利用它可以实现“有限持久化”。请记住“持久化”意味着对象的“生存时间”并不取决于程序是否正在执行——它存在或“生存”于程序的每一次调用之间。通过序列化一个对象,将其写入磁盘,以后在程序重新调用时重新恢复那个对象,就能圆满实现一种“持久”效果。之所以称其为“有限”,是因为不能用某种“persistent”(持久)关键字简单地地定义一个对象,并让系统自动照看其他所有细节问题(尽管将来可能成为现实)。相反,必须在自己的程序中明确地序列化和组装对象。
语言里增加了对象序列化的概念后,可提供对两种主要特性的支持。Java 1.1的“远程方法调用”(RMI)使本来存在于其他机器的对象可以表现出好象就在本地机器上的行为。将消息发给远程对象时,需要通过对象序列化来传输参数和返回值。对象的序列化也是Java Beans必需的,后者由Java 1.1引入。使用一个Bean时,它的状态信息通常在设计期间配置好。程序启动以后,这种状态信息必须保存下来,以便程序启动以后恢复;具体工作由对象序列化完成。
对象的序列化处理非常简单,只需对象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即可(该接口仅是一个标记,没有方法)。在Java 1.1中,许多标准库类都发生了改变,以便能够序列化——其中包括用于基本数据类型的全部封装器、所有集合类以及其他许多东西。甚至Class对象也可以序列化(第11章讲述了具体实现过程)。
为序列化一个对象,首先要创建某些OutputStream对象,然后将其封装到ObjectOutputStream对象内。此时,只需调用writeObject()即可完成对象的序列化,并将其发送给OutputStream。相反的过程是将一个InputStream封装到ObjectInputStream内,然后调用readObject()。和往常一样,我们最后获得的是指向一个上溯造型Object的句柄,所以必须下溯造型,以便能够直接设置。
对象序列化特别“聪明”的一个地方是它不仅保存了对象的“全景图”,而且能追踪对象内包含的所有句柄并保存那些对象;接着又能对每个对象内包含的句柄进行追踪;以此类推。我们有时将这种情况称为“对象网”,单个对象可与之建立连接。而且它还包含了对象的句柄数组以及成员对象。若必须自行操纵一套对象序列化机制,那么在代码里追踪所有这些链接时可能会显得非常麻烦。在另一方面,由于Java对象的序列化似乎找不出什么缺点,所以请尽量不要自己动手,让它用优化的算法自动维护整个对象网。下面这个例子对序列化机制进行了测试。它建立了许多链接对象的一个“Worm”(蠕虫),每个对象都与Worm中的下一段链接,同时又与属于不同类(Data)的对象句柄数组链接:

import java.io.ByteArray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class Data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 i;

    Data(int x)
    {
        i = x;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Integer.toString(i);
    }
}

public class Worm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Generate a random int value:
    private static int r()
    {
        return (int) (Math.random() * 10);
    }

    private Data[] d = { new Data(r()), new Data(r()), new Data(r()) };
    private Worm next;
    private char c;

    // Value of i == number of segments
    Worm(int i, char x)
    {
        System.out.println(" Worm constructor: " + i);
        c = x;
        if (--i > 0)
            next = new Worm(i, (char) (x + 1));
    }

    Worm()
    {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constructor");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String s = ":" + c + "(";
        for (int i = 0; i < d.length; i++)
            s += d[i].toString();
        s += ")";
        if (next != null)
            s += next.toString();
        return 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orm w = new Worm(6, 'a');
        System.out.println("w = " + w);
        try
        {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worm.out"));
            out.writeObject("Worm storage");
            out.writeObject(w);
            out.close(); // Also flushes output
            ObjectInputStream 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worm.out"));
            String s = (String) in.readObject();
            Worm w2 = (Worm) in.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s + ", w2 = " + w2);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ry
        {
            ByteArrayOutputStream bout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bout);
            out.writeObject("Worm storage");
            out.writeObject(w);
            out.flush();
            ObjectInputStream 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ByteArrayInputStream(bout.toByteArray()));
            String s = (String) in.readObject();
            Worm w3 = (Worm) in.readObject();
            System.out.println(s + ", w3 = " + w3);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更有趣的是,Worm内的Data对象数组是用随机数字初始化的(这样便不用怀疑编译器保留了某种原始信息)。每个Worm段都用一个Char标记。这个Char是在重复生成链接的Worm列表时自动产生的。创建一个Worm时,需告诉构建器希望它有多长。为产生下一个句柄(next),它总是用减去1的长度来调用Worm构建器。最后一个next句柄则保持为null(空),表示已抵达Worm的尾部。
上面的所有操作都是为了加深事情的复杂程度,加大对象序列化的难度。然而,真正的序列化过程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从另外某个流里创建了ObjectOutputStream,writeObject()就会序列化对象。注意也可以为一个String调用writeObject()。亦可使用与DataOutputStream相同的方法写入所有基本数据类型(它们有相同的接口)。
有两个单独的try块看起来是类似的。第一个读写的是文件,而另一个读写的是一个ByteArray(字节数组)。可利用对任何DataInputStream或者DataOutputStream的序列化来读写特定的对象;正如在关于连网的那一章会讲到的那样,这些对象甚至包括网络。一次循环后的输出结果如下:

Worm constructor: 6
Worm constructor: 5
Worm constructor: 4
Worm constructor: 3
Worm constructor: 2
Worm constructor: 1
w = :a(262):b(100):c(396):d(480):e(316):f(398)
Worm storage, w2 = :a(262):b(100):c(396):d(480):e(316):f(398)
Worm storage, w3 = :a(262):b(100):c(396):d(480):e(316):f(398)

可以看出,装配回原状的对象确实包含了原来那个对象里包含的所有链接。
注意在对一个Serializable(可序列化)对象进行重新装配的过程中,不会调用任何构建器(甚至默认构建器)。整个对象都是通过从InputStream中取得数据恢复的。
作为Java 1.1特性的一种,我们注意到对象的序列化并不属于新的Reader和Writer层次结构的一部分,而是沿用老式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结构。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不得不混合使用两种类型的层次结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ava-yanxi/p/330995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信息数据从传统到当代,是一直在变革当中,突如其来的互联网让传统的信息管理看到了革命性的曙光,因为传统信息管理从时效性,还是安全性,还是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来讲,遇到了互联网时代才发现能补上自古以来的短板,有效的提升管理的效率和业务水平。传统的管理模式,时间越久管理的内容越多,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且数据的汇总查询方面效率也是极其的低下,并且数据安全方面永远不会保证安全性能。结合数据内容管理的种种缺点,在互联网时代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发符合需求的软件,让数据内容管理不管是从录入的及时性,查看的及时性还是汇总分析的及时性,都能让正确率达到最高,管理更加的科学和便捷。本次开发的医院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病房管理、病例管理、处方管理、字典管理、公告信息管理、患者管理、药品管理、医生管理、预约医生管理、住院管理、管理员管理等功能。系统用到了关系型数据库中王者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安全的存储,有效的备份,对数据可靠性方面得到了保证。并且程序也具备程序需求的所有功能,使得操作性还是安全性都大大提高,让医院后台管理系统更能从理念走到现实,确确实实的让人们提升信息处理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