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调水系统流速的确定
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目前管径的尺寸规格有: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70、DN80、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DN600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二.空调水系统管件附件的安装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水质处理
a水过滤:无论开式和闭式系统,水过滤器都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目前常用的水过滤器装置有金属网状、Y型管道式过滤器,直通式除污器等。一般设置在冷水机组、水泵、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
b闭式水系统:冷、热水系统中必须设置软化水处理设备及相应的补水系统。
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水泵前后的阀门
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5.分集水器
多于两路供应的空调水系统,宜设置集分水器。集分水器的直径应按总流量通过时的断面流速(0.5-1.0m/s)初选,并应大于最大接管开口直径的2倍;分汽缸﹑分水器和集水器直径D的确定:
a按断面流速确定D分汽缸按断面流速8-12m/s计算;分水器和集水器按断面流速0.1m/s计算。
b按经验公式估算来确定D, D=(1.5-3)DMAX DMAX支管最大直径
c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d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6.各种仪表的位置
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 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压力表:冷水机组、进出水管、水泵进出口及集分水器各分路阀门外的管道上,应设压力表;
温度计:冷水机组和热交换器的进出水管、集分水器上、集水器各支路阀门后、新风机组供回水支管,应设温度计。
7.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
a在水系统的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和排水阀门,放水时间为2-3h。
b在水系统的最高点,应设计集气罐,在每个最高点(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设置放空器。
8.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在变水量水系统中,为保证流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恒定,在多台冷水机组的供回水总管上设一条旁通管。旁通管上安有压差控制的旁通调节阀。最大的设计流量按一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水量确定,管径直接按冷冻水管最大允许流速选择。
9.机组的位置
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三.空调水系统水泵选择的步骤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 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L(m3/h)/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目前管径的尺寸规格有: 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DN600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第三步:水泵扬程的确定
以水冷螺杆机组为例:
冷冻水泵扬程的组成
1.制冷机组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2.末端设备(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表冷器或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据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3.回水过滤器阻力,一般为3~5mH2O;
4.分水器、集水器水阻力:一般一个为3mH2O;
5.制冷系统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7~10mH2O;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26~35mH2O,一般为32~36mH2O。
注意:扬程的计算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可照搬经验值!
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2.冷却塔喷头喷水压力:一般为2~3mH2O
3.冷却塔(开式冷却塔)接水盘到喷嘴的高差:一般为2~3mH2O
4.回水过滤器阻力,一般为3~5mH2O;
5.制冷系统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 一般为5~8mH2O;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17~26mH2O,一般为21~25mH2O。
补水水泵扬程的计算:
◆补水水泵扬程为系统最高点距补水泵接管处的垂直距离和补水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3~5mH2O。

四.空调水系统管件附件的安装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水质处理
a水过滤:无论开式和闭式系统,水过滤器都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目前常用的水过滤器装置有金属网状、Y型管道式过滤器,直通式除污器等。一般设置在冷水机组、水泵、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
b闭式水系统:冷、热水系统中必须设置软化水处理设备及相应的补水系统。
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水泵前后的阀门
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5.分集水器
多于两路供应的空调水系统,宜设置集分水器。集分水器的直径应按总流量通过时的断面流速(0.5-1.0m/s)初选,并应大于最大接管开口直径的2倍;分汽缸﹑分水器和集水器直径D的确定:
a按断面流速确定D分汽缸按断面流速8-12m/s计算;分水器和集水器按断面流速0.1m/s计算。
b按经验公式估算来确定D, D=(1.5-3)DMAX DMAX支管最大直径
c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d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6.各种仪表的位置
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压力表:冷水机组、进出水管、水泵进出口及集分水器各分路阀门外的管道上,应设压力表;
温度计:冷水机组和热交换器的进出水管、集分水器上、集水器各支路阀门后、新风机组供回水支管,应设温度计。

7.水系统的泄水与排气
a在水系统的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和排水阀门,放水时间为2-3h。
b在水系统的最高点,应设计集气罐,在每个最高点(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设置放空器。
8.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在变水量水系统中,为保证流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恒定,在多台冷水机组的供回水总管上设一条旁通管。旁通管上安有压差控制的旁通调节阀。最大的设计流量按一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水量确定,管径直接按冷冻水管最大允许流速选择。
9.机组的位置
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