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首次纳入“新基建”的卫星互联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技术并重,兼具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
时空网是基于卫星互联网产生的“数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之一,与互联网、计算网一起托举起虚拟世界的运转,其作用类似现实世界中的水、电、煤。
时空网由遍布全国的25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和一套全球领先的自研算法和大规模服务平台支撑,协同北斗导航系统,最终提供以纳秒级授时、厘米级定位和毫米级感知为核心的时空智能服务,成为连接和映射现实和数字世界桥梁。
这张时空网的背后,是一家叫做千寻位置的公司。
千寻位置于2015年8月,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成立。2019年10月,完成A轮10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超130亿元人民币。
专注于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千寻位置,走入大众视野,始于新冠疫情。
“大年三十晚上,北斗人奔赴火神山医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千寻星矩SR3终端投入使用,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即使在环境复杂的场地,如树林、建筑群中,也能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为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是今年2、3月份间,被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频繁报道的内容,而这款被称作千寻星矩SR3终端(RTK),凭借着云端一体化应用的出色表现,获得“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红设备”的称号。
武汉火神山施工现场的千寻星矩SR3
千寻星矩SR3高效的背后正是云端一体化能力显现,关键是基于千寻位置时空网能力的千寻知寸(FindCM)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基于RTK的技术原理实现,通过互联网播发的方式,7✕24小时提供覆盖全国32省份的实时数据。不难发现,千寻知寸不仅可搭载RTK,也可搭载无人机及各类高精度定位终端,完成测量测绘甚至监测方面等相关工作,而这也已成为趋势。
千寻知寸(FindCM)服务覆盖范围示意
新基建,不仅有着卫星互联网的新纳入,数字中国、数字基建,还会有更多创新、衍生。但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追求,是不变的课题。
北斗即将完成全球组网,普惠式北斗应用一定会更快来到,如何更好的发挥北斗应用优势,是需要对应的产品、服务本身的硬实力。
回归到更多的基建工程领域本身,不仅关注降本增效,还在关注进一步的提速。各类建设(基础建设)的关键环节——测量测绘,也是新基础建设效率提升的关键点之一。云端一体化RTK的精准、快速、便捷、安全、效率,也是会被持续放大的应用价值。
千寻位置
将于6月17日晚20:30
发布新升级的云端一体化RTK——
千寻星耀SE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