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buffer,Linux基础知识:双buffer与单buffer

在嵌入式平台Linux,主要通过framebuffer来显示UI。FrameBuffer实际上就是嵌入式系统中专门为GPU所保留的一块连续的物理内存,LED通过专门的总线从framebuffer读取数据,显示到屏幕上。

根据系统中framebuffer的数量,可以分成单buffer和双buffer两种。

先来说说单buffer:

CPU往framebuffer上写,LED从framebuffer读,这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需要在时间上配合,否则会出现问题。

如果CPU往framebuffer上写的速度>LED从framebuffer读的速度,那么就有可能出现LED在一行一行的读取前一屏数据的时候,CPU却已经刷新了整屏,从而导致显示混乱。这里要注意,LED从framebuffer读的速度并不等于屏幕的刷新频率,如果刷新频率为60hz,那么很有可能LED花了3个ms去读,剩余的时间都在等待。应该说CPU往framebuffer写的速度>LED从framebuffer读的速度还是很困难的。

如果CPU往framebuffer写的速度太慢,也会出现屏幕闪烁的问题。比如说要画一幅图,CPU首先将其填充为白色,这时LED刷新,屏幕显示为白色,之后开始画完其他内容,屏幕正常显示。这时给用户的感觉就是屏幕一闪。这就要求CPU尽快的画完一屏,尽量保证写一屏不要跨越LED刷新周期。

因此,在单framebuffer的时代,为了防止屏幕出现闪烁,我们一般是在内存中开辟一块与framebuffer同样大小的内容,将屏幕的内容都写好,然后再执行一次内存拷贝。从而使写framebuffer的时间尽可能的短。

但这种机制有问题,我以屏幕分辩率为320*240为例。

一块framebuffer的大小为:320*240*4=0.3072M。

也就是说,我要先在内存中填写0.3M的内存,然后再把这块内存拷贝到framebuffer中。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我举一个将屏幕置为白色的例子,排除屏幕内容计算的影响。

显示的实际过程为,将内存中0.3M置为0,然后读取这0.3M的内存,拷贝到Framebuffer中。

在我使用的嵌入式平台中,采用的是SDRAM,532Mhz的ARM11芯片。通过使用lmbench得到内存访问的速率为:

*Local* Communication bandwidths in MB/s - bigger is better

-----------------------------------------------------------

Host OS Pipe AF TCP File Mmap Bcopy Bcopy Mem Mem

UNIX reread reread (libc) (hand) read

write

--------- ------------- ---- ---- ---- ------ ------ --------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