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传感器在传统传感器的基础上还具有丰富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提供更综合的功能。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并对智能传感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Intelligent Sensors
Abstract: With the coming of the intelligent age,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intelligent sensor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sensors, intelligent sensors also have ri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nd can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func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mmonly used intelligent pressure sensor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sensor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Intelligent Sensor ; Research Status ; 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由传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控制器组成,具有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甚至决策功能。智能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降低功耗和体积,实现更轻松的组网,从而扩大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使其发展更加快速有效。
传感器是将特定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以检测、测量或指示它们的设备。当传感器感应到并发送信息时,执行器被激活并开始工作。执行器接收信号并设置其所需的动作,以便它可以在环境中动作。
智能传感器是指能够感知、收集并独立判断、分析和处理外部环境信息的智能传感器设备。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存储和传输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它们是集成传感器、通信模块、微处理器、驱动程序和接口以及软件算法的系统级设备。诊断和自我补偿能力,以及感官融合和灵活的沟通能力。相对于仅提供表征待测物理量大小的模拟电压信号的传统传感器,充分利用当代集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等的智能传感器,其本质特征在于其集感知、信息处理与通信于一体,能提供以数字量方式传播具有一定知识级别的信息,具有自诊断、自校正、自补偿等功能[1]。智能传感器一般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目前,智能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汽车、环境、农业和能源等领域[2]。尖端云设备的作用和大数据的产生预计将推动智能传感器新生态系统的创建,到2030年将占世界经济的11%。智能传感器的路线图是广泛、复杂和多样化的,并导致可持续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持的战略。智能传感技术正从简单的传感转向集成多种功能、云应用、自供电系统和便携式和/或一次性设备的智能传感。
2 种类多样的智能传感器
为了满足各种智能化的应用需求,传感器类别非常多样化,例如:环境传感器、惯性传感器、模拟类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3]。其中,以下传感器比较常用。
环境传感器,主要有气体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空气净化器、酒驾监测器、家装中甲醛等有毒气体的检测器以及工业废气的检测装置等。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传感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惯性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可穿戴产品上,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VR头盔等。通过惯性传感器来检测运动的跟踪、识别,告知佩戴者当天的运动量、消耗的卡路里及运动的效果。
磁性传感器,主要用在家用电器上,比如咖啡机、热水器、空调等,用来检测角度转了多少或者行程多少,通常显示在仪表盘上。此外,门磁和窗磁等方面采用的也是磁性传感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精准度也需要磁性传感器做支撑。
模拟类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智慧医疗设备上,可以作为心跳、心电图等信号的输入,并将健康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输出,让用户了解自身第一手健康、运动数据。
红外传感器常应用于红外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方面。
3 智能传感器的技术研究进展
一个真正意义的智能传感器应具有如下功能:1)自校准、自标定和自动补偿功能;2)自动采集数据、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功能;3)自调整、自适应功能;4)一定程度的存储、识别和信息处理功能;5)双向通信、标准数字化输出或者符号输出功能;6)算法判断、决策处理的功能。以常用的压力传感器为例,介绍智能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智能压力传感器是微处理器与压力传感器的结合,因此它们的实现途径可以分为:非集成化智能压力传感器、集成化智能压力传感器和混合型智能压力传感器。
非集成化的智能压力传感器是把传统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带数字总线接口的微处理器组合成一体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这种非集成化的压力传感器实际上是传统压力传感器系统上增加了微处理器的连接。因此,这是一种实现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最快的途径和方式。
集成化智能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敏感元件与信号处理、校准、补偿、微控制器等进行单片集成,主要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利用硅作为基体材料制作敏感元件、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单元,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微纳米技术的应用,由此制成的智能压力传感器具有微型化、结构一体化、精度高、多功能、阵列式、全数字化、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混合式智能压力传感器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将系统各个集成化环节,如敏感单元、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单元、数字总线接口,以不同组合方式集成在2~3块芯片上,并封装在一个外壳中。混合集成实现智能化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智能化途径。
在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中,微处理器能够按照给定的程序对传感器实现软件控制,把传感器从单一功能变为多功能。智能压力传感器一般具有以下基本功能[4]。1)数据处理功能。智能压力传感器不仅对各个被测参数进行测量,而且根据已知被测量参数,能够自动调零、自动平衡、自动补偿等。2)自动诊断功能。这是智能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智能压力传感器通过其故障诊断软件和自检测软件,自动对传感器和系统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测试,及时发现故障,协助诊断发生故障的原因、位置,并给予操作提示。3)软件组态功能。智能压力传感器由于采用了微处理器,所以不仅有必要的硬件组成,例如检测、放大、A/D、D/A、通信接口等,而且还有软件资源用于控制和处理数据。在智能压力传感器中,设置有多模块化的硬件和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发送命令,完成不同的功能,增加了传感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4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智能传感器总体发展趋势是低功耗、微型化、
低价格,其智能化、自诊断、自学习、自适应程度也在普遍提高[5]。从以下几点阐述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4.1 传感器走向集成化
传感器集成化有几个优势:一是实现产品功能更加强大,满足多样化需求;二是成本优势,1个集成传感器比2个单独的传感器更加具有成本优势。三是降低尺寸,可以满足更多可穿戴式智能产品的发展需求。
4.2 无线能量采集
传统传感器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最为突出的是供电方式[6]。传统传感器主要通过电池或电线供电,这种供电方式除了存在布设成本外,还会有定期维护和更换成本。此外,可穿戴产品的大小也对传感器的尺寸提出更高要求。对此,无线能量采集成为传感器下一个发展方向。无线能量收集技术,是指把环境中的能量比如光、动能、热能等转换成电能来给系统供电的技术,实现传感器的自供电,这样传感器可以被安置在任何地方,也减少更换和维护的成本。目前,已有国外企业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表示传感器能够持续工作达10年以上。今后,随着应用的不断推进,传感器还会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传感器将不是冷冰冰的器件,而会变成一个更加智能、更有温度的产品。
4.3 算法和方案
随着细分应用需求的增多,传感器之上的软件算法和方案重要性越来越凸显[7]。在算法上,比如生物传感器在医疗健康产业上的应用。在心电算法上,除了心率、心脏负荷率、压力、睡眠指数等,还包括通过FDA认证的医疗应用。此外,依托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开始不断推出。一些传感器企业开始提供检测身体健康状况的解决方案,并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具体而言,健康设备中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出用户身体状况,保险公司将这些健康设备赠送给用户,从而获得用户的健康信息,并根据健康数据来设定用户参保的额度,从而降低保险公司损失,并实现利益最大化。
5 结论
智能传感器种类繁多,进展成果丰富,现阶段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探索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以提高传感器自身性能;另一方面,随着传感器工艺与标准CMOS工艺的融合,微型化、集成化及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应该抓住智能时代带给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智能传感器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水平,为智能时代的到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Vlatkovic V Progress of Smart Sensor and Smart Sensor Networks[C]// 第五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会议
- 柳柏杉. 全球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研究[J]. 新材料产业, 2022(2):4.
- 尤政.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 科技导报, 2016, 34(17):7.
- 高伟. 浅谈智能压力传感器[J]. 赤子(中旬), 2014(02):415.
- 杨大雷, 宋杰峰. 智能传感器构成选用和发展方向[J]. 宝钢技术, 2019, 000(006):21-26.
- 殷毅. 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综述[J]. 微电子学, 2018, 48(4):5.
- 颜瑞, 王震, 李言浩,等. 中国农业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问题与发展[J].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