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计算机分析女排,且谈《夺冠》的优缺点

电影《夺冠》描绘了中国女排的辉煌历程,但对女排精神的展现被认为不足。影片过于聚焦教练角色,缺乏对运动员个体故事和内心觉醒的深入刻画,导致主题深度受限。尽管比赛场面精彩,部分剪辑和音效处理略显生硬。影片在最后的中巴大战中通过无声的瞬间制造了强烈的对比,引发观众深思。总体而言,电影在娱乐性和主题深化间寻找平衡,但仍有提升空间。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9月25日晚,《夺冠》改档上映的第一天,所在的影厅只有零散的二三十人,电影院的一瓶农夫山泉卖到6块,影院想要迫切回血,靠《夺冠》恐怕不太行。

总的来说,《夺冠》作为一部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商业娱乐片,比较一般,借着“女排精神”这一国民共鸣点,再加上夺冠的呐喊和煽情的音乐,很容易打动人,但看过之后呢?观众只是暂时地热血沸腾了一把,因为“肯吃苦,勇拼搏”的女排精神并没有在这部电影里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他们回到家依然是刷抖音打王者,并不会因为这部电影而让大脑有一些思考。

为什么说女排精神体现得不够充分?首先,在袁伟民(吴刚饰)带领的那届女排上,她们更多的是被严格的教练逼着训练,我们看不到主体意识的觉醒,当然队员主动要训练要赢比赛也有,比如郎平举重一百公斤后迫切地想上场和队员一起训练,郎平接过队友的罚球。最后郎平带的那一届,采用大国家队模式,选了一百个人,后面大部分都走了,在比赛里连败体现出军心溃散,当然也有突出个体,例如有个打得很好每天训练十个小时的姑娘没被选去参赛时那种委屈感,表现到心窝里去了。

影片把更多的焦点放到了教练身上,教练成为驱动女排训练、夺冠的动力,但实际上我认为不是这样的,80年代的女排队员肯定是背负着国家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奋斗,但影片却没有怎么体现女排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认为的一个遗憾。少一点教练的逼迫,多一点个体的故事和意识觉醒,想必会使主题更加深刻。

电影开头以郎平担任美国队教练作为引子,跳回到1981年,但傻小子彭昱畅的出现有些突兀,此前对这个角色完全没有背景介绍,接着在一阵快速的剪辑下吴刚给他也是给观众介绍女排队员,令人目不暇接。

有一个有头没尾的桥段是李现饰演的体育总局干事,从北京坐两天两夜火车过去,就拿出了一张计算机的照片,说美国队已经在用电脑分析中国女排了,然后就没他任何戏了。

如果以看排球比赛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一定会很过瘾,因为没有任何现场赛事可以拍得如此精彩。电影采用48帧和96帧拍摄,在快速运动时不会出现拖影,整个比赛的运动感会很流畅,96帧可以用于制作升格慢动作,突出表现扣篮的高光时刻。大光圈、高动态范围、略微有些过曝的画面,使得比赛时的银幕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剪辑快准狠,跟着球来,但是个人感觉有少许镜头的组接有些生涩,不够顺畅,让人摸不着头脑。另外还有拍摄巩俐和黄渤坐在车里时的一小段画外音,和在车内收音的听感过度变化有些大,不太自然。

最后,大力赞扬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前的每一次比赛,在夺冠后都会伴随着队友和场内观众的胜利呐喊,以及从活泼的钢琴配乐转为庄严、肃穆的提琴配乐的煽情感,令人肾上腺素飙升。但是在最后的中巴大战中,伴随着最后一个球的扣杀,世界仿佛静音了,只能听到极其微弱的场内观众声,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无声感既是每一个女排队员的主动听感,又把观众的思绪拉到了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我不仅仅是感到热血沸腾,还在那短暂的几秒,有了一些思索。

陈可辛把《中国合伙人》那样的励志感和热血放到《夺冠》上,但这次表现了一个更大的题材,这次的驾驭至少没有翻车,他还在拍《李娜》,惟愿《李娜》不要只是给人民打鸡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