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身弹性压缩计算公式_追根溯源--相邻嵌岩桩的刚性角探讨

本文深入分析了嵌岩桩的刚性角问题,指出对于岩面平缓的场地,刚性角要求缺乏规范依据。讨论了刚性角、破裂角和应力扩散角的概念,强调相邻桩主要受应力扩散影响而非刚性角。作者提出,对于斜坡或边坡场地,适当加深桩基以确保稳定性。文章列举了规范和实测数据,质疑了无依据的刚性角要求,可能导致的成本增加、工期延误和验收问题,并列举了几种需考虑桩端标高的特殊情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相邻桩的刚性角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桩基设计、施工、审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重庆市作为山地城市多采用嵌岩桩,一直沿用的习惯是要求相邻桩满足45°的刚性角要求,导致有以下4个问题:

1、设计文件明确刚性角要求的规范依据不足;

2、由于个别桩的桩端岩体不满足设计强度需加深,而导致相邻桩的大面积加深,其增加了成本、延误了工期,还可导致已完成浇筑的相邻桩不满足要求;

3、桩基验收时,质量监督部门会根据设计要求校核相邻桩的刚性角;

4、由于没有充分的规范依据,审计部门可能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解释,并可能不认可设计文件的刚性角要求,甚至可能约谈参建各方。

本人的观点是,对于岩面平缓的场地(如图1),嵌岩桩的刚性角要求是没有依据的,不应继续采用;而对于岩面为斜坡或边坡的场地,基桩应适当加深以满足稳定性要求。以下我来谈谈一些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3e74b02058badccc0554644ef364e756.png

图1

一、刚性角、破裂角、应力扩散角

1)刚性角

刚性角的概念主要来源于无筋扩展基础,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刚性基础。《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无筋扩展基础台阶的宽高比(tanα)需满足允许值,α习惯上称之为基础刚性角(如图2)。其物理意义是:刚性基础抗剪抗拉能力弱,超出刚性角范围的基础底面可能被被剪坏或者拉裂。

f5e3f209087ac5dce455a3321b955246.png

图2

2)破裂角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显示:试件的破裂面与主应力(σ1)面的夹角为45°+φ/2,主应力方向与破裂面夹角αf=45°-φ/2,αf称之为岩体破裂角(如图3)。当围压σ3=0时,为单轴压缩,破裂角αf仍为45°-φ/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