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面试题之背人过桥,[原创]过桥所需最短时间是多少?——现实中的过桥1

现实中的过桥

一、 前言

“和高手过招,真是其乐无穷!”

集体的力量真是伟大,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不同人站的角度不同,思维的特点不同,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折射出事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世间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解决问题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求解,许多条件变化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们就当作一个不可变的因素,很少再想,而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我们认为需要关注的因素上。所以,我们把一个问题顺利的解决了,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下一个问题上;如果一个问题生出许多波折,处理的过程中就会比较麻烦,我们在解决的同时,实际上也会得到许多“顺利解决问题”所得不到的东西,往往其内涵超越了原问题本身。

不乱扯了,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

很早就看到这个帖子了,但开始没太在意,昨天,突然间发现这个帖子怎么跑到前面来了,而且回帖还很多,仔细一看,除了几个回帖外,最主要的是monster_hzgdj不但对问题做了总结,而且将它推广到任意多个人过桥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法与论证,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推论,真是让人受益非浅。这也激起了我的一点兴趣,所以将自己的一点想法也发上来。

注:本文里面所提到的甲、乙、丙、丁等同于A、B、C、D,即A=甲,B=乙、C=丙、D=丁。

二、 棋子的回帖

先说说棋子的回帖吧,棋子在回帖中又总结出一个真理:“任何一个团队、集体,要想效率高、成绩好,那就必须那些跑得快的要多跑、跑好。不一定按劳分配哦~~”

大家要注意,这中间有一个句号,表明是两句话,不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不一定按劳分配哦~~”这句话并不在真理的结论里。实际上,这两句话是一个矛盾,付出多必然消耗多,回报也多,所以也必然是按劳分配(只是比例问题与每个人的认识问题)。我想棋子要说的意思是:不一定要求每个人做的一样多……

所以,我们光来看一下前面一句话,这个“真理”,实际上是指我们具体的一个团队已经面临具体的一个问题时,需要立即寻求解决之道,所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此时为了解决问题,毫无疑问,人尽其能,物尽其力,这样才能不会造成浪费,而且能最快解决问题。但是这个真理只是局限在这么一种情况下,对于长期来说,并非正确的。

首先,作为一个团队,其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是不能每个人都在发挥作用,而且不能把全部希望压在某一、两个人身上,否则一旦发生意外,就会导致整个团队的崩溃,换句比较专业的话说,我们要做到N-1或N-2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其次,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否则就会停止生长,慢慢死去,死去的速度与时机和原来的积累与外在条件的变化有关。团队也不例外,如果某一个成员,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将会是被团队淘汰的对象。

再次,我们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在执行任务,所以他的思想感情也都是随着事物变化而发生变化着,如果是跑的快的要多跑、跑好,其对团队的贡献大,那么必然导致其在利益分配时要求要相应变化,但是这两方面的变化往往不会是每个人感到恰当。如果我们偏重于跑的快而且多跑的人,就会是大多数人感到不平(时间的因素,昨天跑的快而且多跑的人,可能就是今天最弱的群体中的那一个),大多数人都有怨言,必然导致团体的貌合神离;如果我们偏重于大多数人,跑的快而且多跑的人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必然打击这种行为,使得再没人为整个团队出力,会不会都一样,干不干都一样,整个团队只会越来越弱。如何把握这个度,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另外,棋子的回帖又提到了一句话:向跑得最快的甲和乙致以崇高的敬礼!!!这实际上又涉及到一个精神激励的问题。如何激励?如何与物质鼓励相结合?这里就不进行探讨了。

三、 问题的分类

回到我们有关“过桥”的问题上来,来看看前面的不同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前面的解答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数学智力游戏,已经暗中假定了许多条件,然后来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法,WK的最初回答、CX的正确答案、monster_hzgdj的推广,论证及推论都属于此类;另外一种是将问题现实化,指出了问题所涉及到的因素的复杂性以及方法的多变与灵活,JKZ-PK的回贴与抱拥朝阳的“背人过桥”的方法都属此类,虽然不合楼主出题的本意,但是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纯粹的数学智力游戏,monster_hzgdj的已经做了完整总结,我看不出来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我所要做的就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楼主所给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过桥?请注意,是关注各种可能存在的因素,寻求过桥的最优解决方案,而不是为求解单纯的最短时间。

四、 初始条件分析

1、 桥的长度与人物速度分析

而初始条件里,A单独过桥需1分钟,B需2分钟,C需5分钟,D需7分钟。我们会发现,4个人在速度方面的差异非常大,A是D的7倍,B是C的2倍多,相差特别悬殊,没有处于中间的成员。

那么一个正常人,过桥速度应该是多少?我们知道,一般人走路速度为5km/h=83.33

m/min,但是走一个小时与走几分钟的速度应不同,所以假设走几分钟的正常速度是100

m/min

=6km/h,但在夜间依靠手电筒通过一个极为破旧的桥,假设速度是白天正常行进中的60%,即60m/min=3.6km/h。对于行动迅速的人,假设速度达到2倍,那么它的速度是120m/min;假设速度达到3倍,那么它的速度是180m/min;假设速度达到4倍,那么它的速度是240m/min……以240m/min的速度在夜间依靠手电筒通过一个极为破旧的桥,实在难以想象,所以我们认为是不可能事件,不予考虑。对于速度慢的人,究竟能慢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有可能每走一步都要歇一会,所以速度再慢也认为是可能的。

为便于讨论问题,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妨假设如下:以60m/min的正常速度通过这种桥需要3分钟,那么桥的长度为180米(桥有可能是120米,也有可能是240米,但是不可能是二、三十米,也不可能是五、六百米及以上,为便于分析取180米,不再辩论这个问题)。所以A的速度为180m/min,B的速度为90m/min,C的速度为36m/min,D的速度约为25.7m/min。

2、 桥的位置与破旧程度分析

“桥破旧,每次最多能容两人同时通过,过桥必须借助手电筒”。那么说明:或者桥面如天汉路一样破烂——孔、洞特别多,必须辨认后才能行进,或者有断裂的情况,某一段极难通过,并且承重能力极差,只能有两个人同时上桥。可以肯定,这种桥不会出现在城市里,不会出现在热闹的村庄等人很多的地方。这种桥一般是人烟稀少的山区的索道桥,上面铺有木板,但有许多间隙;另外就是就是水泥桥墩,路面很差,有可能还有断裂的地方,使用木板搭接(部分独木桥,不可能有180米长的独木桥)。

3、 人物构成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A的速度达到了正常速度的3倍,B的速度达到了正常速度的1.5倍,C的速度为正常速度的0.6倍(1/2多一点),D的速度为正常速度的0.43倍(1/3多一点)。

什么样的人在夜间走烂路快:耳聪目明、身手敏捷;什么样的人在夜间走烂路特快:熟悉地形、擅长走路。一个走路为他的特长的人,那么应是一个偏瘦的人,那么他的其他身体素质应该不是特别突出。什么样的人在夜间走烂路比平常人慢了一半:视力不好,或者腿脚不灵便,或者大胖子,或者有疾病等等,总之,或者是有缺陷或者是身体各方面素质都差的人。所以我们对个人身体综合素质(战斗力)不妨假设如下:B是最强的,

A是次强的,但都强于一般水平,C比一般水平弱一些,D是最弱的(你完全可以假设A是最强的,B是非常强的,C比一般水平弱一些,D是最弱的,不再辩论)

为便于分析,我们不妨对这个假设的做个推广,即上面的分析结果不仅是在这4个人的个小团体中而言,而且在400人或4000人的人群中也是这样的,即:B是最强的几个人之一,

A是较强的,但都强于一般水平,C比一般水平弱一些,D是最弱的几个人之列。为便于以后分析,我们以百分制的战斗力来表示:正常人的战斗力为60,B的战斗力为90,A的战斗力为75,C的战斗力为50,D的战斗力为30。

4、 光的因素(JKZ-PK的回贴)

JKZ-PK的回贴,另辟奇径,“甲完全不必返回桥头接人……应给出电筒的有效射程和各人视力范围吧,当然还要有桥的承重能力和每位的kg数拉”。实际上,桥上的人完全不必走到岸上,与另一个人汇合后再一同走上桥,现实中也完全可以这样做的。

手电筒的质量不同,有效射程也不同,我们就假设普通的手电筒,有效射程为30米,为保证安全可靠,假设另一个人能有效看见的距离为20米(如果不行,可以假设为10米或5米等等)。这样一来,那么按照前面所提的方案,可以知道,在考虑光的因素的情况下所用时间如下: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5、 体重的因素(抱拥朝阳的回贴)

JKZ-PK的回贴里指出“需要提供桥的承重能力和每位的kg数拉”,根据初始条件可知,桥的承重能力为仅两个人一起通过,那么说明两点:4个人中最重的两个人也不至于压垮桥;4个人中,最重的那个人的体重也小于最轻的两个人体重之和,否则的话我们就可以3个人一起过桥。

为了说明体重的因素,我们假设队伍里没有病号(走一步要喘三口气),没有伤残人士(瞎子、瘸子)等等,仅仅是体重因素造成了4个人速度的差异,那么根据前面的分析,为使人物更有代表性,可以不妨假设如下:4个人都是成年男性,A是一个瘦而健的人,体重65kg;B是一个强壮的人,体重80kg;C是一个瘦弱而胆小的人,体重55kg;D是一个大胖子,体重100kg。

现在,我们在来看一下另外抱拥朝阳提出的“背”的方法在上面的假设条件下的可行性。首先可以肯定A不可能背所有人过桥,A背不起D,A背B后的速度不一定比B单独走快,所以我们采取如下方法:A和B同行;A背C——背的比较瘦,所以背后的速度降为1.5分钟过桥;B背D——因为背的比较胖,背后的速度降为5分钟过桥。

所以,现在过桥所需时间为:

方案五:共计11.39分钟。

1、B背D,5分钟;(先让B背D,而不是A背C,是为了让B多一点休息时间)

2、B返回,2分钟;

3、A背C,1.5分钟;

4、A返回,0.89分钟;(A只走了160米)

5、A和B,2分钟;

这是在刚才假设的4个人过桥所需时间,但是这样的组合真是奇怪,只有在执行一项紧急任务时,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员组合。如果4个人体重相近,速度慢的人是因为受伤、得病等因素,那么采用背人过桥的方法,其速度更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