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门完全面向对象语言,而面向对象语言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和实例对象,我们可以把类简单理解为设计图纸,对象为实物。我们只有根据设计图纸,才能创建得到实物,每个对象都拥有相同的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但是每个对象所拥有的数据(属性值)互相独立,互不影响。这里我们用PyCharm来进行演示Python类的自定义,没有PyCharm的小伙伴可以通过我之前的一个帖子下载安装PyCharm:https://www.jianshu.com/p/68f0565c7036。
首先,我们在python_base下新建def_class.py
类定义的基本语法:
# 类定义的语法:
# class class_name(object):
# 成员变量
# 成员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tuition_fee = 12000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x):
print("这是类的初始化方法")
self.name = name
self.sex = sex
print("类初始化完毕")
def speak(self):
print("student, name=", self.name, "; sex=", self.sex, "; tuition_fee=", self.tuition_fee)
类的定义是class关键字后面空一格,紧跟着是类名,即Student,类名通常是以大写字母开头,遵循驼峰式命名规范,注意规范不是规则,规范不遵守,不会报错;规则不遵守会报错。但是项目组一起开发代码,还是要遵守一下规范的,要不容易被fire!
紧接着类名是(object),表示Student类的父类是object,如果没有父类,则用object代替,这在python3.x不是必需的。但是在python2.7中有区别:继承了object的是新式类,不继承object的类是经典类,在python2.7中新式类和经典类在多继承时有区别:
class A:
def func(self):
print("A")
class B(A):
pass
class C(A):
def func(self):
print("C")
class D(B, C):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d = D()
d.func()
B、C时A的子类,D多继承了B、C两个类,其中C重写了A中的func()方法,上述A并没有继承object类,即A是经典类,当执行d.func()时,python会按照深度优先的方法去搜索func(),搜索路径是B-A-C,会优先执行A中的func();加入上述A继承了object类,即A是新式类,当执行d.func()时,python会按照广度优先的方法去搜索func(),搜索路径是B-C-A,会优先执行C中的func()。在python3.x中,无论A是否继承object类,搜索路径均为B-C-A。
__init__ 函数是类的初始化函数,即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会被调用。另外,一些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类中的成员方法参数列表中第一个参数永远是self,这也是类方法区别于普通方法的一个典型的特点,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对象,另外,self并不是python中的关键字,如果觉得self不直观,可以换成dog,但是,必须放在参数列表的第一个位置。当实例调用成员函数时,不需要传入相应的参数。
创建实例对象,并利用__init__函数显式初始化Student类:
def main():
student = Student("wangcai", "male")
student.speak()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创建Student的实例,只需要根据Student类的__init__对应的参数列表,进行相应的传参,即可用类名+参数列表的形式创建Student的实例:Student(参数1, 参数2, ……),不需对self传参。创建完成对象,即可用对象名.属性/方法名()来调用/修改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例如我们修改一下student对象的name属性为xiaoqiang:
student = Student("wangcai", "male")
student.speak()
student.name = "xiaoqaing"
student.speak()
结果为:
另外,我们在定义类的时候,python会自动给我们添加一些内置的属性:
__dict__ : 类的属性
__doc__ :类的文档字符串
__name__: 类名
__module__: 类定义所在的模块
__bases__ : 类的所有父类构成元素
以上类属性不必先创建类的对象,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调用。例,Student.__doc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