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道家思想的一个不足或者说特点,那就是,道家思想很注重经验和直觉,而缺少了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这其实是我国古代思想的一个特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般人都会觉得古老的人或者古老的思想更有智慧,比如对长者的尊敬,是我们的一种传统美德,一方面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另外长者其实代表了一种经验的权威,他们通过过去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掌握了大量的经验知识。
但经验和直觉的不足是,这样获得的认识,并不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就像我们过去发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我们也并不大认定,天鹅就是白色的一样。我们用过去的经验、知识去指导未来的行动,可能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
接下来,今天我们继续聊聊道家思想的第二个不足,那就是,道家思想更偏向一种生存的智慧,缺少了对人性的抗争和突破的精神。
道家思想是自然之道,人要尊重和敬畏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明白自身的局限性,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了解生命和自身的局限性,是一种至德的表现。一方面,老子和庄子的很多思想,充满了智慧,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规律都有非常深刻的洞见,但另外一方面,也束缚了人作为独立自由个体,突破自我、改造自然的冲动和能力。
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是庄子的道家思想中,有很多故事都讲述了这样的道理。比如楚王让庄子去辅佐他,而庄子说,他宁愿像乌龟一样在烂泥里面打滚,也不愿被放到庙堂上被人宰割,求生欲望很强。这当然是因为,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每个人都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希望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生存本能,是可以理解的。
生存是非常重要,但有时候也不是最重要的,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但我们和其他事物是有区别的,人有自我意识,会理性思考,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哲学家尼采说“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才会让我们更强大”,我们要敬畏生命和大自然,当然也可以和大自然和生命抗争。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这和尼采的“超人哲学”是类似的。
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而道家思想更鼓励我们做大多数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之道,物极必反也是自然之道,道家思想更注重生存智慧,对自我的欲望保持克制,耐心等待自然时机,顺势而为,当然这些都没有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智慧的。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就像王东岳老师说,东方的思想更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而西方的思想更像一位踌躇满志的少年,老年人更有经验,而年轻人更有闯劲,各有优劣,只有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今天,我对道家思想进行了一些反思,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但就像老子说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想道家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任何思想都不是永恒的真理,我们的宇宙也许并不存在什么根本的本质。
哲学家帕斯卡说的:对理性的质疑,才是真正的理性。
质疑、批判、思辨和反思,这些都是哲学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也正是我爱好哲学的原因,追求真理,而不奢望能获得真理,我们永远在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