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951,清华大学2020,考研专业课951最高分经验分享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今年有幸在专业课951里取得了最高分,然而在准备时也走了不少弯路,因此想写篇心得给师弟师妹分享。

最开始,由于往年的情况是815可以拿到更高的分数,816分很低,817太飘渺,难以捉摸,所以选择了815.直到9月份通知说三合一。瞬间就想过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一开始复习化学时,及其功利,即使我是二战还是避免不了毛躁的心态,看着这么厚一本化学书,立马下意识的就是卧槽这怎么可能复习的完?这怎么可能吃的下?当时也在群里加过一些师兄师姐,十分功利的就想从他们口中获得经验,总是问:有什么重点么?考试偏向与侧重哪些方面么?幸而师姐很负责,告诉我没有。尽管在日后的复习中,我发现考试可能略有偏重,但是谁也说不准明年考试会怎样,并且一旦我们知道了重点必然是会忽略掉其他所谓的非重点。倒不是说划重点不可行,而是我们目前明明还有足够的时间,为什么要给自己设限。假如现在距离考研仅剩2个月,我也会尝试给师弟师妹划一划重点,压一压宝。然而,一个科目的知识总是有一定结构的,不能说每一块都仔细钻研,但也要熟知。最后你会惊奇的发现,每一部分的知识是可以互相解释的,最终能连成一个相对闭合的逻辑环,知识就像123456789那样,可以顺的下来。记起来也方便。

我想纠正一个很多人都存在的误区,本科的学习很容易给我们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我们本科的考试三天足以应付,大家逐渐都认为,背就能拿高分,但这种认识也会使得我们产生厌倦的心里,以及轻视专业课。环境专业确实也是清华比较好考的几个专业之一,但清华总归是清华,以应付本科考试的态度应付清华考研,想必难得善果。学长认为,学习的过程就像是“翻译”的课程,将别人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出版的教材自不用说,足够靠谱,但是所谓的别人的笔记,也是别人“翻译”之后的成果,学弟学妹要在他们的成果之上在进行翻译,总会偏离很多。因此我建议学弟学妹尝试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同样一句话,别人的语言习惯和自己的语言习惯。哪个更容易理解,会更容易记忆呢?

可能说的不够干货,但我认为上面说的才是核心。在准备专业课时,我最在意的是课后的思考题和习题,他们是串清楚这一章知识脉络的关键。并且,化学课后的思考题也没有答案,至今我也不见得全部会这些东西,但是准备思考题的过程,让我理解的更加透彻。

就是这些,希望大家不要浮躁,好好看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