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压力容器用钢板的原料通常为钢锭或连铸坯。
钢锭缺陷较多,原料消耗较大,生产出来的钢板质量较差,一般只在生产特厚板时采用钢锭作为原料;而连铸坯的原料消耗较小,生产钢板的成材率较高,是目前生产钢板普遍使用的原料。
钢坯在高温下延伸变形时,非金属夹杂物也沿着晶粒变形的方向被拉长,形成纤维组织,可能导致钢板的横向力学性能比纵向力学性能低。
根据无力矩理论,圆筒的环向应力为经向的2倍。所以HG/T 20584-2011《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第6.0.2条)等标准要求:用于制造筒体受压元件时,筒体的卷制方向应与钢板的轧制方向相同,见下面的截图。
不过,在新HG/T 20584审查稿中上述规定,已由“应”改“宜”,按照标准的用词习惯,这表示相关规定有所松动,即筒体的卷制方向也可以垂直于板材轧制方向。这种“松动”是建立在国内钢板生产装备和技术水平相对于早期已有显著进步,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已有显著改善的基础之上的。
以下是一些有关钢板横向、纵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文献报道:
一、杨景红, 苏旭, 韩建钢, 等. 热连轧Q345R 压力容器板性能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力, 2013, 28(4).
用Q345R热连轧钢板进行横向、纵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均满足GB/T 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的要求,横向、纵向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差异。
二、宋立秋. HP295钢中夹杂物对钢瓶拉延性能的影响[J]. 钢铁钒钛, 2003, 24(2).
采用攀钢生产的厚度3mm 的连铸热连轧HP295 焊接气瓶用热轧钢板进行横向、纵向力学性能试验,发现两向力学性能差异很小,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三、王元清, 刘晓玲, 刘明, 等. 纵向变厚度钢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钢结构, 2017, 32(4). 采用坯料厚度为250、300mm 的钢板进行纵向和横向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试验数值差异非常小,断后伸长率的试验结果相差也很小,纵向和横向的冲击吸收能量在厚度方向上呈无明显规律变化,单一厚度处的纵向和横向冲击吸收能量差异较大。
四、熊从贵, 何静, 陈送送. 压力容器常用钢板的横向与纵向力学性能差异[J]. 化工机械, 2020, 47(3).
采用不同钢厂生产的6~14mm 压力容器用Q345R、Q245R 钢板进行纵向、横向力学性能试验,相同试验条件下钢板的纵向和横向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冲击吸收能量没有明显差异。
常用的压力容器钢板标准中,GB/T 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 3531-2014《低温压力容器用钢板》规定了钢板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方向为横向,即试样的轴线方向与钢板的轧制方向垂直,见下面的两个截图。
而GB/T 24511-2017《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钢板和钢带》只规定了钢板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方法按GB/T 2975—201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的规定,但GB/T 2975只规定试样轴线的方向与产品加工主方向的关系应在相应的产品标准或合同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