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地方性俗语:“常赶集,还怕看不见打火烧地”是啥意思?啥美味儿?
在河北地区,说起火烧就绕不开驴肉火烧。这句地方性美食俗语:“常赶集,还怕看不见打火烧地”,说的是驴肉火烧,好不夸张的遍布于河北地区的大街小巷,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对于吃驴肉火烧,别地无法相提并论。这句俗语看似说的是火烧,实则离不开营养价值高且美味儿的驴肉。火烧与驴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于驴肉美味儿的俗语太多了,比如:“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地上驴肉,赛死天上龙肉;驴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作为河北的特色美食,特别是在冬季,早上吃两个热腾腾的驴肉火烧,配一碗板面,是很多人的日常爱好。外地人来此生活的时间久了,在这种美食氛围中,也能够习以为常的入乡随俗。

在吃驴肉火烧的过程中,初来乍到的人会逐渐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河北的驴肉火烧,主要分为二种,一种就是河间的长方形火烧,一种就是保定的圆形火烧。其实,还有一种是用缸炉烧饼夹的驴肉火烧,在民间也比较盛行。目前主要是这三种驴肉火烧在河北地区盛行,当然了,大饼等烧饼都能卷/夹驴肉吃。无论是哪种,趁热的火烧配上烹饪好的驴肉,味道绝美。按照以前老辈子的说法,河间的驴肉主要采用渤海驴,保定的火烧主要采用太行驴;河间驴肉火烧夹的驴肉主要是酱制,保定的驴肉火烧主要是卤制。

实际上,现在无论采用哪种驴肉,哪种加工方式,食客也是大葱白菜各有所爱,也就是移风易俗的事。比如在保定吃驴肉火烧,多是“保定式”的驴肉火烧,也有一些河间驴肉火烧店,当然也有用缸炉烧饼夹驴肉的火烧店。无论是那种驴肉火烧,只要店家货真价实、制作出来的驴肉火烧美味可口,生意兴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反之,做不到童叟无欺,糊弄人,这样的驴肉火烧店,早晚开不下去,要关门大吉。

有人说,为啥驴肉火烧在河北地区“遍地开花”,外省的驴肉火烧店就比较少呢?这其中与地域养驴规模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听说过一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一个地方盛产什么,当地人肯定会加以利用,慢慢就形成地方性的饮食习惯。好比说水乡产大米,当地人喜欢吃大米的人就多,反之,北方盛产小麦,那么,喜好吃面食的人是大多数。而驴由于生态习性的关系,比较适宜在北方的气候环境下生长,所以我国盛产毛驴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所以你看,在盛产毛驴的河北地区,盛行吃驴肉火烧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驴肉的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以及美味逐渐被大众接受、喜爱。那么,驴肉火烧以河北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逐渐享受驴肉的美味儿。所以你看,只要当地有人打火烧,做的不错,那么,把火烧里面夹入烹饪好的驴肉,就是驴肉火烧,比洋快餐营养又美味儿多了。#乡村美食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