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陈立杰,高一就被清华录取的天才少年,立志为人类智慧做贡献...

在我生活的周围肯定不缺乏天才才,他们可能平常看似很普通,但是一旦将他们的才能展现出来时就会让我们感到震惊。就像高一获得全国信息学竞赛的金牌,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的陈立杰来说,同学们的眼中他平时很低调,普通,他能得到如此的佳绩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我们会认为陈立杰平时上课是个乖宝宝,按时上课,有专业的老师辅导才能得到金牌,然而事实却是与之相反的,陈立杰平时不去教室上课,也没有指导老师,只是因为爱好在学校的计算机房倒腾了一年,金牌就到手了。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无师自通的天才。

668df5101dec17f907d727e685e40fce.png

一般天才都会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混沌生活,像普通人一样,突然在某一天爆发出自己惊人天赋,陈立杰也是如此。在上初中时陈立杰也是和同学一样,爱看漫画,通宵玩网游,对电脑感兴趣。因为对电脑比较感兴趣,陈立杰开始自己学习一些简单编程。在上初三时因为个人兴趣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信息学竞赛,但是结果却是名落孙山,父母都劝其放弃,陈立杰自己也想到放弃,但是想到人生只有一次,不努力过怎么知道自己能获得成功!

接下来的陈立杰开始蜕变,每天对着电脑,却没有在玩过游戏、看过漫画,所有的节假日都在学习电脑信息学的有关知识。陈立杰说:高一在得到全国信息学金牌之后,同学认为自己每天不上课,没有老师教,照样得奖,觉得我很厉害。其实,我上课的地方在计算房,每天早上7点一直到晚自习结束,我一直都在学习信息学的有关内容,可以说在学习上我一点也不必他们少,只是他们没看到。陈立杰认为:世上没有天才与笨人,只有努力与不努力的人。

步入清华的陈立杰面对周围都是天才的同学们,丝毫没有因为他们的光芒而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在大二时,陈立杰选修了《高等理论计算机科学》。为此他每周投入20个小时进行研究,期末考试花费24个小时答题,还取得了这门课所有学员中唯一的100分啊(该课程满分为80分,其中20分是Bonus)。在学习这门课之后他在信息学前进的道路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想要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家。

b8a5c526644793f75b9ee5bd2a0b7db6.png

大三下学期,陈立杰前MIT交流,在哪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做研究。在访问期间陈立杰还解决了由著名量子信息学者约翰·沃特罗斯在2002 年提出的开放式问题。而这个问题,导师的三个博士生已经思考了整整一年。2013年7月10日,在IOI2013第二十五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比赛日第二天他全场第一个完成AK(满分),最终三天的比赛他拿下总分第一,并使得IOI冠军时隔五年再一次回到了中国。

1dd885abff940494cdb1e85f03103920.png

现在的陈立杰已经毕业在美国攻读博士,祝愿他成为早日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成为黄金时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举报/反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