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引导方式,Linux 引导方式systemd upstart sysV

今天看到一条微博说RHEL7 beta中系统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用systemd替换掉了upstart,就要告别chkconfig命令了

突然就对systemV 和upstart以及systemd迷茫了。之前一直以为upstart是Ubuntu系的,RH系不是都用的sysV么?应该是RHEL6开始使用upstart替换了init?

查了查之前上课的笔记:

"早期/dev/ 下的设备使用都需要使用# mknod加载

内核2.4之前目录下有超过2万个文件

后期出现了udev: 按需创建设备文件"

"这种方式相当低效率:传统。因为之前引导启动的过程全部是由脚本完成的,非常慢

到了红帽6思想虽然一样但是: /sbin/init --> 换为了upstart: 事件驱动的init,不依赖于配置文件。但是寿命不长

后来又研发了这个:systemd, 模仿MAC, 让服务并行,互相不依赖。

Fedora15, 之后都是使用的systemd,启动极快"

###################################

update:

Debian社区正争论下一个版本默认采用的init系统,焦点是技术更先进的systemd和支持跨平台的upstart。Debian技术委员会主席Bdale Garbee在邮件列表上表达了支持systemd的立场,使得委员会中支持systemd的人数超过了upstart。Debian GNU/Linux 项目负责人Lucas Nussbaum去年11月要求技术委员会决定下个版本默认使用的init系统。主要有三个候选init系统:Red Hat的systemd,Canonical 的upstart,以及OpenRC。此前已表明立场的技术委员会成员中,有四人支持upstart——包括前Canonical雇员Ian Jackson、现Canonical雇员 Colin Watson和Steve Langasek,以及Don Armstrong;而支持systemd的人数同样是四人0b1331709591d260c1c78e86d0c51c18.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Linux上电启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BIOS/UEFI引导:当计算机上电后,首先会执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或统一固件接口(UEFI)的引导程序。这个引导程序会初始化硬件设备,检测可启动的设备,并加载下一阶段的引导程序。 2. Bootloader引导:接下来,Bootloader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常见的Bootloader有GRUB、LILO等。Bootloader位于硬盘的引导扇区,它会读取配置文件(如grub.conf)来确定要引导的操作系统。 3. 内核初始化:一旦Bootloader加载完毕,控制权就交给了Linux内核。内核首先会进行硬件初始化,包括处理器、内存、设备驱动等。然后,它会创建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进程),此进程成为系统中其他进程的父进程。 4. init进程:init进程是Linux系统的第一个用户级进程,其PID为1。它负责启动和管理其他所有进程,并执行系统初始化和配置工作。根据不同的发行版,init进程可以是SysV init、Upstartsystemd等初始化系统的一部分。 5. 系统初始化:init进程会读取目录/etc/init.d/中的启动脚本和配置文件,以初始化系统服务和应用程序。这些脚本和配置文件定义了哪些服务应该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并按照特定顺序进行启动。 6. 用户登录:一旦系统初始化完成,系统将进入登录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界面(如终端)或图形界面(如X Window)登录系统。登录后,用户可以执行各种操作和运行各种程序。 这是Linux上电启动的基本流程。不同的发行版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是类似的。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