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伴随着黄家驹沧桑的歌声,我们的思绪被拉回那个曾经属于卡拉OK的黄金年代,同时也是80、90后独有的时代记忆,更是我们关于青春的光辉岁月。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心的金曲,在卡拉OK机中贯穿了整个时代,但你知道我们经常唱的卡拉OK是多久诞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吗?
1971年,当时日本正深受西方嬉皮士文化的影响,年轻人对音乐的迷恋几近疯狂,社会的急剧发展,让原本性格拘谨的日本人强烈地感觉到了生活压力和无趣,到酒吧等场所听歌手演唱成了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
正是这个时期,31岁的井上大佑意识到了这一点,随即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想法:为什么不能把伴奏和麦克风一体化,让所有人都能唱歌?



1988年1月,广州东方宾馆与日本株式会社合办的“东方卡拉OK”,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卡拉OK厅。
与今天大众所熟悉的包间式卡拉OK不同,东方宾馆的卡拉OK,是一个能容纳60人的开放式大厅,大厅舞台上摆放着点唱设备,客人需要让服务员抄录下自己点的歌曲,排到自己后就可以上台纵情高歌。

细数至今,还没有哪种大众文化娱乐方式像卡拉OK这样迅速普及。从90年代开始,是卡拉OK真正从小众娱乐向大众娱乐蜕变的巅峰时刻。
卡拉OK不再是星级酒店的专利,不再是中高收入群体才能享受的娱乐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歌厅、歌舞厅、沙龙卡拉OK,让寻常老百姓也能在闲暇时分,过一把K歌的瘾。


同时这也是70、80后的集体回忆,歌舞厅成为了全国青年男女共同去赶的一场时髦,在灯红酒绿中,演绎出那个时代独有的浪漫。
相信许多人的童年时期,也曾在父母的带领下进入卡拉OK歌厅,用好奇的眼神审视着这里的众生百相。

时间跨越到21世纪,人们在迎接千禧年的喜悦中,也迎来了量贩式KTV的大量涌现。
相比传统卡拉OK歌厅,量贩式KTV更加私密与正规,符合当代青年的喜好,发展至今,已成为大众最普遍的消遣娱乐方式之一。
90后的K歌历史便是从量贩式KTV开始,对于几乎没接触过歌舞厅的他们来说,一首周杰伦的《七里香》,一首陈奕迅的《十年》,足以勾起那个年代的K歌记忆。


山水 91W采用木质结构,音质更醇厚,音色更突出,集功放、音响为一体,声场宽广,低音丰富,搭配双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想唱就唱。
经过DSP音频技术优化,随时切换观影/K歌模式,高速蓝牙直连,可直接播放手机上的喜爱歌曲。
山水 DV-95E既是杜比音效认证的5.1家庭影院,又是拥有5.1环绕立体声场的家庭KTV,DSP数字音频技术,音乐/K歌/观影,三种模式随时切换。
外观时尚纤薄,音效震撼立体,无线低音炮+无线环绕对箱的组合,让您不再为布置线缆而烦恼,客厅更显简洁大方。
5.8Ghz无线技术加持,超低延时声画同步无烦恼,触控面板更显科技之美,WIFI直连云端曲库,拿起麦克风,客厅就是您与家人的音乐舞台。
山水 H15
家庭KTV点唱机音响组合
山水 H15真正的家庭式KTV体验,搭配三分频独立音响,高音清晰通透、中音动感十足、低音震撼有力。
功放机还内置录音功能,随时录下你与家人的美好声音,支架摆放与木质家具相得益彰,共同呈现现代家居之美。
IPS屏双系统点唱机,不但拥有海量云端曲库,而且一机多用超强娱乐性,内置影视、游戏、教育等软件,打造多元化家庭娱乐生态。
「这是属于家庭卡拉OK的时代,让我们尽情欢唱,将温馨与快乐留在家里」



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