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生存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对于岁不过百的今人,我们除了敬仰和尊重之外,对汉字并没有过多评说的资格,也只有好好去“认识”,才是主要的。
——《双法字理》
今日汉字主角:蠹、蛊
01
今天要讲的蠹、蛊两个字是“虫字家族”里的最后两个字了。前面说的“蟲”字,本意是表示一群虫子,古人用它也造了一些字。
首先就是“蠹(dù)”字,虽然这个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但有一个成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那就是传说中的常言道:“户枢不蠹”。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意思是常流的水不会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这都是因为它经常在转动。简单直白点就是:刀不用会生锈,人不思考会变笨。
户枢,就是门轴;蠹,指的就是蛀虫,是在木头里专门吃木头的一种群生小虫子。
蛀虫通常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一窝子的,于是用表示群虫的“蟲”来表意造字。
“蠹”的字形,上半部分就是一根笔直的圆木,插在由石槽组成的门轴中,正是“木中石”三字的合并,配以“蟲”,组成“蠹”字。
其读音与“木 mù”相近,因其蛀在木头中,所以它还有个异体字写做“螙”。“蠹(螙)”字的大体情况就是这样了。
02
“蛊”字也不是很常用的,但却是中国巫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字。
古代巫术、巫师起初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认为的作怪者,而是古医师。蛊也与古代医药有一定的联系。
即使在今天,四川密林中的少数民族还依旧保留有巫师,并用“蛊”治病。
“蛊”字源本写作“蠱”,表示把很多虫子放在一个器皿中。
这个字的形象就向人们表达了制蛊的方法,即把很多虫子放在一个器皿中,让它们互相吞噬,最后留下来的那个虫子就是“蛊”。
从最后这个蛊虫身上提取毒物,可以做药,一般都有很大的毒性,也称蛊毒。今天我们对药物的认识也是如此,是药三分毒。
古代中原人学会采集植物来制作药物,寻相生相克之法治病救人时,远在深山密林的巫师们,便采集虫子制作药物,寻以毒攻毒之法治病救人,这种药就是“蠱”。
只是后来,这种药总是被那些心术不正者拿来害人,使得这个字带上了一种黑暗色彩。
关于“虫字家族”我们就讲解这些,主要讲了以“虫”为主的大类,并没有介绍“虫”字本身表示“长虫”的意思与造字。
因为古人在用它表示虫类以后,把它本身稍作变形另造了一个字,这就是我们随后要讲的“它”。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读《双法字理》,学汉字文化!你值得拥有!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