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营养师,很多小可爱会问,“这个我吃了会不会胖?”,“吃这个补不补钙?”。于是我就让小可爱们把营养成分表拍个照片发给我,可是,发什么的都有,营养成分表和商品条码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有必要好好讲一讲,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营养信息,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我们选对食物。

营养标签是什么?
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一部分,是预包装食品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标签,自然是有营养信息的标签啦。
营养标签长什么样?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首先,它是个表,表格的表。

某奶粉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第一列,是营养成分表所要标识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有对身体好的,也有对身体不好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食品都需要标识这一长串的营养素。
强制标识的是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如果食品添加的了营养素强化剂,那强化的营养素也属于强制标识的内容。如果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油脂,那反式脂肪酸也是强制标识的。
除此以外,那就看厂家有没有毛爷爷,喜欢标的,可以全部标齐。
营养成分表第二列,每100g或每100ml或每份食品当中,营养素的含量。比如上图,每100g奶粉含能量1818KJ,含蛋白质17.9g,含脂肪12.8g……数字化,厉害吧!
营养成分表第三列,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先说营养素参考值,营养素参考值是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制定的。相当于标杆,所有营养素都需要跟标杆比一下,看看谁厉害。而且这个标杆很有意义,它是参考值,是全天摄入目标。

以上是能量和 32 种营养成分参考数值,如果要比较食物里蛋白质的含量,就都要跟营养成分参考值中蛋白质60g作比较。公不公平?刺不刺激?
营养素成分参考值百分比,就是每单位食物所含的某种营养素与该种营养素成分参考值的比值,百分化,更明了。

感觉头晕的小可爱,可以略过公式。
举个栗子,我想知道上图食物,钙含量怎么样,怎么看?
查到营养成分表,发现100g食物中含有750mg钙,NRV%为94%。如何理解呢?如果你一天吃100g该种食品,你的钙能满足全天需求的94%,其他膳食你再把剩余的6%补充完, 就满格啦,优不优秀?
营养声称
营养声称是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比如说:“我声明,我身高中等偏上,别瞧不起我”。食品包装袋上通常会有高钙、低脂、高膳食纤维、减少脂肪51%等,都属于营养声称。
能干嘛呢?看到营养成分表中数字就头晕的,可以直接找营养声称。你想补充蛋白质,就去找有高蛋白声称的;你想减少脂肪摄入,就去找有无脂肪、低脂肪声称的……简单不?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蛋白质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看不懂没关系,看完你知道蛋白质这东西还挺重要,就够了。“钠摄入过高有害健康”,那些钠的营养素成分百分比30%+的食物,是不是考虑要放下?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必须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标准规定了能量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准用语。对,是标准用语,想用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和规定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一模一样,不得更改。
怎么借助营养标签,选择对的食物。
举两个栗子

A、B、C三款奶制品,如果我想减肥,想控制能量的摄入,需要选择哪一个?
先看营养声称,如果包装袋上有“无脂肪”、“低脂肪”的营养声称的,可以优先选择。还可以看营养成分表,A产品100g供能220KJ、NRV%为3%,B产品100ml供能284KJ、NRV%为3%,C产品100ml供能139KJ、NRV%为2%。比大比小总会吧,越低越优秀,C产品胜出。
如果我想更多是摄入钙,需要选择哪一个?
同理,如果包装袋上有“含钙、“高钙”的营养声称的,可以优先选择。再看成分表,发现A产品100g含钙125mg,NRV%为16%,三款产品中它最高,所以,选它、选它、选它。

A、B、C三款饼干,如果想减肥,想控制能量的摄入,需要选择哪一个?
B产品100g供能1682KJ,NRV%为20%,最低,所以可以选择B产品。
如果是高血压人群,需要控制钠的摄入量,需要选择哪一个?
B产品100g含钠164mg,NRV%为8%,最低,所以可以选择B产品。
悄悄告诉你,看看你平时喜欢吃的辣条、蜜饯、薯条等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你会有惊喜(xia)。

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素功能声称都能给我们提供很多营养信息,除此之外,配料表也含有很多信息。
配料表是按照制造或者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加入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举个栗子
如果一款绿豆汁配料表为水、绿豆、白砂糖、……,那是绿豆汁兑点水。
如果一款绿豆汁配料表为水、白砂糖、绿豆、……,那是白糖水兑点绿豆。
每天学点营养学,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