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煎饼种类较多。从原料上看,有米面煎饼、豆面煎饼、玉米面煎饼、高粱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按口味不同,有咸煎饼、甜煎饼、酸煎饼、五香煎饼等。煎饼不易变质,易保存。过去在北方农村只有春夏才会摊煎饼,因为煎饼要卷一些青菜,过去在北方农村青菜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那么过去在农村摊煎饼用的又圆又大的工具叫什么呢?

其实这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叫鏊子(ao zi)。鏊子是一种从远古相传至今的制作煎饼的工具,是河南,苏北,山东,煎饼是山东地区之主食,时至今日,有“家家支鏊子,户户摊煎饼”的传统习俗。

鏊子,顾名思义,是形同大龟而来,大鳌而得名,中高边低。在沂蒙山腹地深处,有一个天然的石之鏊子。有三条腿,大鏊仰头东望,相望大海。大诗人李白有诗一首:巨鳌来斩海水动,鱼龙常走安得宁。沂蒙山有巨大的乌龟,故为“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据文史记载:鳌,是“海中大龟”,巨鳌在渤海“戴三山”,可知这三山之重,大龟有承天之力。
明清时期到民国,山东人闯关东,山东的铁鏊子传到了整个东北三省,有山东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鏊子煎饼。
娱乐一下:
板凳鏊子三十三,一百条腿朝着天,问有多少板凳,有多少煎饼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