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量化_【技术帖】基于拓扑优化的新能源汽车摆臂轻量化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新能源车型前悬挂下摆臂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利用拓扑优化技术确定最佳传力路径和材料分布。通过OptiStruct拓扑优化流程,摆臂的质量减少了27%,同时保持了强度和工艺要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784f64c29e767791bb7a708224bf2f78.gif

97444c272d75f784da13b65d880d09ea.gif

摘要: 为对某新能源车型前悬挂下摆臂进行结构轻量化设计,运用悬挂动力学模型提取摆臂各连接点在各工况下的静载荷,结合拓扑优化分析方法,获得摆臂的最佳传力路径和材料分布,明确轻量化优化方向。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摆臂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质量减小27%。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下摆臂;拓扑优化;轻量化

97444c272d75f784da13b65d880d09ea.gif 0 引 言

目前,各国关于汽车环保的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降低汽车能耗、增加汽车续航里程,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研发的重点。国内外各大企业都投入高额的研发经费,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和新材料的运用,对汽车轻量化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摆臂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零部件,承受着复杂变化的载荷。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传递给车轮的载荷通过摆臂传递到车身。同时,摆臂与副车架连接硬点的布置和衬套方向的选择,都对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某新能源车型的前悬挂下摆臂进行研究,在保证强度和工艺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轻量化设计。

1 摆臂强度载荷

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搭建前悬挂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整车和悬挂参数,结合摆臂强度工况,搭建前悬挂静态仿真模型,提取摆臂各连接点的载荷,为拓扑优化和强度校核提供输入。分解后的摆臂连接点载荷见表1。

表 1 摆臂连接点载荷 N

b72947228bc61ba6d43f35ec8c5e3abe.png

2 摆臂拓扑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贯穿于整个零部件设计研究过程中,能帮助工程师在众多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设计方案。常用的优化方法主要有拓扑优化、形貌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其中拓扑优化由于其创新性和算法先进性,被广泛运用于结构优化设计中。近年来,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运用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对零部件进行优化分析意义重大。

2.1 拓扑优化基础理论

结构拓扑优化是在指定设计空间内寻找结构的最佳传力路径和最优材料分布的一种优化方法。在进行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时,将设计区域的结构离散成足够多的单元,再运用优化策略和准则,将不重要的单元从结构中去除,剩余的单元即为结构在指定工况下的最优拓扑结构。目前,最常用的拓扑表达形式和材料差值模型方法有均匀化法、密度法和变厚度法等。

OptiStruct拓扑优化的材料差值模型采用密度法。该方法将有限元模型设计区域内每个单元的密度作为设计变量,该密度值在0~1范围内连续变化,并且在单元密度与单元材料的弹性模量E之间建立函数关系。优化后的单元密度接近于1,表示该单元处的结构是主要传力路径,必须保留;优化后的单元密度接近于0,表示该单元不是结构的主要传力路径,可以去除该处结构的材料。

2.2 OptiStruct拓扑优化流程

优化设计有三要素,即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设计变量是指改变其值的大小从而可提高结构性能的一组参数;目标函数是指产品的最优性能,是设计变量的函数;约束条件是指在优化过程中必须满足的一些参数和性能要求。

优化的数学模型为

c41f15d249d6fb78167f28600e46801c.png(1)

式中:X=(x1,x2,…,xn)为设计变量,如产品结构的材料厚度、截面形状等;f(X)为设计目标,如产品的各种力学性能、总质量或者柔度等;g(X)和h(X)为需要进行约束的设计响应,如结构的1阶模态频率、某点的位移或者某个部件的最大应力等。

OptiStruct运用数学规划的方法,通过计算灵敏度构造近似显式模型,采用小步长迭代寻找最优解,是工程上高效和稳定的优化算法。OptiStruct内部拓扑优化流程见图1。

49f69f6be97af590e525f31be2189ca0.png

图 1 拓扑优化流程

3 汽车摆臂拓扑优化

3.1 拓扑优化模型

在进行拓扑优化前,先建立符合要求的有限元模型。虽然摆臂为钣金冲压结构,但考虑到拓扑优化的效果,采用尺寸为1 mm的1阶四面体单元建模,并保证厚度方向上至少分布3层单元。摆臂安装点受力复杂,因此在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时,将安装点附近以外的区域定为设计空间。摆臂拓扑优化模型见图2。

a13d262df030fb3a4de64a6ff5c1c7d2.png

图 2 摆臂拓扑优化模型

3.2 拓扑优化参数

载荷工况的选择对拓扑优化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当工况定义不全面时,摆臂的主要受力特点易被忽略,拓扑优化结果将为不合理的传力路径;当工况选择过多时,拓扑优化的收敛难度和计算时间增加,而且容易给出偏保守的优化结果,不利于为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因此,合理选择拓扑优化载荷工况至关重要。由摆臂连接点载荷可知,摆臂主要承受纵向力和横向力,因此拓扑分析选择摆臂纵向力和横向力较恶劣的前行制动、极限转弯和倒车冲击3个工况。

将体积分数上限设为0.3,作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考虑3个载荷工况的权重柔度最小,即整体刚度最大化。考虑到摆臂纵向刚度的重要性,选择前行制动、极限转弯和倒车冲击3个载荷工况的权重因数依次为0.4、0.2和0.4。摆臂为钣金冲压结构,不考虑拔模约束。

3.3 拓扑优化结果

经计算,拓扑优化后摆臂的最佳传力路径和材料分布见图3,权重柔度收敛曲线见图4。图3圈中显示为单元密度不大于0.3的结构,可认为此区域不是摆臂的主要传力路径,所以区域1、2、3和4的材料可被去除,这些区域是后续轻量化优化设计的重点区域。

e3616f4aca42b3b2d390cdf2c7c5409e.png

图 3 拓扑优化结果

5e5a1c85fce34a297830b5de4ab80c26.png

图 4 权重柔度收敛曲线

目标函数权重柔度是考虑3个工况的权重因数后的柔度加权和。从权重柔度收敛曲线可以看出,结构的总柔度在40次迭代后收敛,说明摆臂的刚度在满足设计约束条件时达到最大,此时设计区域的单元密度分布即为结构的最佳材料分布。

4 摆臂结构优化

4.1 摆臂轻量化设计

根据拓扑优化结果,重点对图3中的4个区域进行改进。区域1、2、4位于翻边处,翻边的前后与衬套和球头安装点相连,是关键位置,因此将翻边中间的高度适当减小,并设置圆形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区域3为加强筋处,此处添加直径为32 mm的减重孔,并结合单元密度云图,将摆臂本体厚度由3.0 mm减为2.5 mm。优化后的摆臂结构见图5。

92c020b7314c746063261977c9e8ecac.png

图 5 优化后的摆臂结构

4.2 摆臂强度分析

为验证轻量化设计后摆臂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结合强度工况和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对其进行强度分析。摆臂材料为冷成型热轧汽车结构钢板QSTE420TM。摆臂强度分析结果见表2和图6~7。摆臂应力最大工况为无定向路牙冲击工况,最大应力位置位于摆臂外点与转向节连接翻边处,最大应力值为439.0 MPa,最大纵向屈曲载荷为12 446 N,均满足强度要求。

表 2 摆臂强度分析结果

c275a5bec720e9ee7fc6ebc8ebfa0973.png

1e9905d8af45c16b27d2245c4b055ae0.png

图 6 无定向路牙冲击工况摆臂应力云图,MPa

2890429d7d57f6c2bea9414c926be91b.png

图 7 摆臂纵向位移-载荷曲线

5 结 论

(1)基于摆臂早期结构设计,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摆臂强度和屈曲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摆臂质量由1.89 kg减至1.38 kg,减重约27%。

(2)拓扑优化可有效分析摆臂的最佳传力路径和材料分布,为轻量化优化提供合理的方向。

来源:期刊-《计算机辅助工程》,作者:黄福洲, 蔡剑, 王德远, 孙辉, 吴泽勋;单位: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活动推荐

77db657caf9d1c45cbe1a3b648fd4941.png

延伸阅读

【聚焦】全铝车身铝合金连接工艺优化设计

【技术帖】某车型塑料蓄电池框的优化设计

【聚焦】汽车专用玄武岩纤维开发与轻量化应用

【技术帖】基于白车身静刚度的结构胶拓扑优化分析

【聚焦】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聚焦】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可靠性设计与评价

【聚焦】轻量化过程中不可忽视车内空气污染

【技术帖】新型电动汽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

【技术帖】汽车轻量化之内饰篇

【技术帖】汽车电器的轻量化研究

【聚焦】UD碳纤维代替钢制发动机支架

【期刊】2019年第06期《汽车轻量化进展》出刊啦!

【前沿】博泽(Brose)热塑性门模块托架的批量化生产技术

【聚焦】美国最新研究报告预测车身材料和制造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帖】新能源汽车结构轻量化关键工艺的研究

【技术帖】汽车副车架的轻量化开发

【一文读懂】汽车轻量化工艺之激光拼焊板

【聚焦】汉高轻量化技术和解决方案

【技术帖】鼓式制动器制动凸轮轴轻量化方法

【技术帖】江铃新能源EV车轻量化设计

【前沿】欧洲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乘用车铝含量及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帖】轻量化设计中的NVH性能自动优化方法

【聚焦】轻量环保趋势下的车用材料解决方案

【聚焦】聚合物材料轻质化和高性能化

【技术帖】电动公交车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及评价

【技术帖】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轻量化设计

汽车轻量化在线

Automotive lightweight online

www.autolightweight.com

致力于汽车轻量化技术与资源的交流传播

Dedicated to the exchange of automotiv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扫码加小编微信,邀您入群

Scan the QR code to invite you to the exchange group

6abc9baff5c49dcf868d30b0b1046556.png 微信群(WeChat group):

1. 轻量化材料(Lightweight materials);

2. 轻量化工艺(Lightweight process);

3. 轻量化设计 (Lightweight design);

4. 新能源轻量化(New energy lightweight );

5. 重量管理与轻量化评价

(Weight management and lightweight evaluation)

QQ群(QQ group)

632289855

4f2fe4397641a9f42b63750fc0fb0993.png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