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众所周知,Intel每一代带骷髅印记的NUC都是性能中的王者。本次,来到koolshare评测室的是Intel最新一代的Ghost Canyon(幽灵峡谷)。它采用Intel Coffee Lake HR处理器—i9 9980HK,这是一块8C/16T,45W TDP热设计功耗的CPU。除此之外,Intel Ghost Canyon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扩展和升级。下面来看看它到底如何
▲本次测评的Intel Ghost Canyon是工程样机
▲产品规格外观
▲Intel Ghost Canyon采用正方形设计,体积比以往任何一款Intel NUC都要大
▲正面从上往下是电源按钮,SD读卡器,两个USB3.1 GEN2 Type-A接口,3.5mm音频接口
▲左侧的盖板采用网状镂空设计,左下角有代表性能的骷髅印记
▲换个角度,这里可以看到背后的IO接口
▲IO接口部分,有4个USB3.1 GEN2 Type-A接口。两个千兆RJ45端口,一个HDMI 2.0a接口,两个雷电3接口和一个3.5mm音频接口。最下方是电源,左侧是C14电源插孔,右侧是电源散热风扇
▲右侧盖板依旧采用网状镂空设计,右下角有代表性能的骷髅印记和左侧盖板形成对称。冷空气从这面被吸入,再从上方排出
▲NUC的顶部有两个风扇,用于将内部的热量排出
▲冷空气从右侧被涡轮风扇吸入,热空气从上方风扇排出
▲底部的铭牌,标注了NUC的生产日期和SN等信息
▲冷空气从NUC底部进入,带走电源器件热量,被电源风扇排出拆解
▲将背部的两颗螺丝拧松,就可以向后滑出顶盖了
▲拿下顶盖部分
▲顶盖上侧面粘有缓冲垫,能有效遏制共振的发生
▲内部有两颗风扇,其中一个风扇上半面覆盖有金属挡板,用于防止风扇打到内部的电源线缆。挡板采用镂空设计,能保证通风量。前端是风扇集线器,采用4pin PWM调速方式,两颗风扇的线缆都接在这里,统一调速
▲拆下风扇集线器,非常小巧
▲集线器通过中间的金属触点与机箱前盖上的PCB板相连,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线缆连接方式,这点做得比较精致
▲分离风扇和顶盖
▲12V风扇,80x80x15mm,厂商是建准
▲拆下NUC两侧的盖板
▲拆下盖板的NUC正面
▲拆下盖板的NUC背面
▲继续拆下横梁
▲撬开天馈线接头
▲移除主板卡上的8PIN供电接口和USB3.1 GEN2前置面板接口的线缆
▲拿下主板卡,CPU i9 9980HK就在这块板卡中
▲继续拆下PCIe接口板卡
▲移除前置面板USB3.1 GEN 2接口和SD读卡器所在的板卡
▲板卡侧面有两个USB3.1 GEN 2下行接口,一个SD卡读卡器,正面有一个USB3.1 GEN 2下行接口和一个USB3.1 GEN 2上行接口
▲板卡背面一览
▲GL3227芯片,USB 3.1 Gen 1到SD4.0单LUN存储卡读卡器控制器。支持SD3.0 UHS-I和最新一代高速存储卡SD4.0 UHS-II卡。GL3590是一款低功耗USB 3.1 Gen 2 HUB
▲此时就能轻松拿出电源了。除了主板卡的8PIN电缆线和PCIe板卡的8PIN电缆线。电源还预留了6+2PIN和8PIN电缆线,用于给第二张板卡供电。都9012年了,竟然还不是全模组的电源。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不方便整理电缆线
▲电源功率为500W,厂商是FSP(全汉)
▲拆开电源
▲电源内部构造,电源内部的元器件布局非常紧密,个别元件还使用胶水固定
▲PCIe板卡正面一览,M.2插槽上覆盖有散热装甲
▲拆除散热装甲后可以看到,整个PCIe板卡有两条PCIe3.0x16插槽,一条未封口的PCIe3.0x4插槽,它的边上有两颗PI3EQX信号放大芯片,可以在PCIe插槽上使用软排线拓展,自由度更高。一条直通CPU的PCIe NVMe 3.0 x4插槽
▲ASM1480,PCI-E通道Switch芯片
▲侧面的10PIN供电接口和Micro-Fit接口
▲PCIe板卡背面一览,两条PCIe3.0x16插槽的焊点都是完整的
▲主板卡正面一览,塑料外壳覆盖整块板卡,右下角是涡轮风扇
▲主板卡背面一览
▲拆下涡轮风扇所在的外壳就能给看到内部构造了,靠近IO挡板的一侧可以安装M.2 SSD,另一侧则是安装内存。涡轮风扇规格是12v 2.46w,厂商是建准
▲将塑料外壳部分拆除,PCB主板卡的正面一览
▲将IO挡板和散热装甲拆除。这里CPU和芯片组共同使用一个散热装甲
▲CPU采用的是i9 9980HK,8C/16T,14nm工艺,45W TDP热设计功耗,集成HD 630 GPU。CPU采用3+2+1相供电,3相CPU核心供电,2相核显供电,1相VCCSA供电。Mosfet都为GAF8049
▲PCP81215P芯片,电源PWM管理芯片。MCDP2800BC,HDMI 2.0a芯片,厂商是MegaChips
▲芯片组为CM246
▲Intel i210AT网卡芯片,为IO接口中的一个RJ45端口提供支持
▲Intel JHL7540,Thunderbolt 3 双端口控制芯片
▲IT5571VG芯片,来自ITE。用于控制开机时序,风扇控制,温度保护等等
▲移除主板卡背面的屏蔽胶带,就能看到无线网卡了。网卡被焊接在PCB板上,杜绝了用户自己更换无线网卡的可能性
▲无线网卡采用的是Intel的AX200,2x2空间流,支持WiFi 6,支持160MHz频宽,最高速率为2.4Gbps
▲Intel i219LM网卡芯片,为IO接口中的另一个RJ45端口提供支持
▲ALC256,声卡芯片,来自Realtek
▲Intel Ghost Canyon整体芯片简单示意图搭建
▲因为Intel Ghost Canyon是一台准系统,需要我们自己准备内存和硬盘。这里使用的内存是宇瞻(Apacer)NOX 暗黑女神 DDR4 16G 3000MHz游戏笔记本内存条
▲京东购入两条16G,组成双通道32G。三星B-Die颗粒,内存单面8个颗粒,每个颗粒容量1GB,双面16个颗粒,共16GB
▲系统盘选用Intel 905P M.2 NVME SSD
▲容量大小为380GB
▲905P M.2 SSD被保护的很好,四周海绵包裹,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
▲22x110mm规格,PCIe NVMe 3.0 x4接口,顺序读取(最高)2600MB/s,顺序写入(最高)2200MB/s,耐久度为6.93PB
▲380GB 905P M.2 SSD完整技术规格
▲系统盘采用Intel 760P M.2 NVME SSD
▲容量大小为2TB,用于存放大量游戏和视频文件
▲22x80mm规格,PCIe NVMe 3.0 x4接口,顺序读取(最高)3230MB/s,顺序写入(最高)1625MB/s,耐久度为576TBW
▲2TB 760P M.2 SSD完整技术规格
▲905P和760P放在一起,可以明显的看出905P更长。760P的最高随机读取(8GB 跨度)为340000 IOPS,最高随机写入(8GB 跨度)为275000 IOPS。905P最高随机读取(8GB 跨度)为575000 IOPS,最高随机写入(8GB 跨度)为550000 IOPS
▲将905P,760P以及内存安装进主机板
▲最后合上盖板BIOS
▲主界面上能看到CPU型号,主频以及内存容量和频率,比较简约
▲高级设置中可以对主板上的设备进行设置
▲可以打开和关闭有线网卡,无线网卡,蓝牙或者声卡
▲USB端口也可以进行详细的设置
▲还可以对集成显卡的显存进行设置
▲PCIE通道设置
▲Cooling中可以查看当前主板上各器件的温度,包括CPU,内存,PCH等等,还能够设置风扇策略
▲Performance中能查看当前CPU的主频,Ring频率,内存的电压,容量以及速率
▲CPU的核心可以在Process中进行设置,包括开关睿频,超线程设置等等
▲内存可以在这里选择开启XMP,设置时序等等
▲CPU功耗设置,可以看到CPU PL1功耗被限制在65W,PL2功耗被限制在107W
▲启动选项设置从BIOS来看,这次的Intel Ghost Canyon设置比较保守,和上一代的Hades Canyon相比少了很多选项,不确定是因为工程机的缘故还是因为Intel想要把超频选项都放到自家的XTU软件中NUC性能测试1.Intel Ghost Canyon硬件信息
▲NUC硬件信息一览
▲CPU-Z信息
▲GPU-Z信息
▲AIDA 64详细信息
▲CPU ID详细信息
▲设备管理器信息
▲HWiNFO CPU信息
▲Intel Ghost Canyon PCIE通道分布信息
▲Intel Ghost Canyon PCIE通道分布图。主板卡上的两个M.2插槽各分走了PCH的4条PCIE通道,AX200无线网卡和I210AT有线网卡各分走PCH一条PCIE,两个雷电3端口分走了PCH 4条PCIE。直通CPU的16条PCIE,分给了底座PCB板上的M.2插槽,PCIE x16 SLOT2以及PCIE x4 SLOT3。当直通CPU的M2或者PCIE x4 SLOT3 插了设备后,PCIE x16 SLOT2降为8X2.Intel Ghost Canyon解码测试
▲从DXVA Checker截图来看,UHD Graphics 630播放HEVC和VP9解码的视频最高可以支持8k的分辨率
▲播放文件大小1.15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被各大网站采用的在线播放的4K视频),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49%
▲播放文件大小18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重压制视频),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52%
▲播放文件大小60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原盘),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53%
▲播放文件大小82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高帧率原盘),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85%
▲Youtube 4k 60fps视频播放测试
▲Youtube 8k 60fps视频播放测试3.Intel Ghost Canyon CPU性能测试
▲AIDA 64内存带宽性能测试
▲wPrime 2.10测试,单线程耗时969.146秒,多线程(16线程)耗时128.529秒
▲WINRAR 5.60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
▲7-Zip 16.04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
▲CPU-Z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 4.3.2单线程和多线程测试
▲CINEBENCH R15测试
▲CINEBENCH R20测试4.Intel Ghost Canyon Thunderbolt 3接口性能测试
▲将Intel Ghost Canyon与QNAP TVS-872XT相连
▲链接速度
▲向NAS中上传文档,此时TVS-872XT的写入速度高达1.40GB/s
▲从NAS中取回文档,此时TVS-872XT的读取速度高达1.88GB/s5.SD-UHSII读卡器性能测试
▲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而言,SD卡是不可缺少的东西。Intel Ghost Canyon自带了SD-UHSII读卡器,这点对于摄影师而言,用处非常大
▲从Intel Ghost Canyon往UHS-II的储存卡中上传文件,写入速度在240MB/s
▲从UHS-II的储存卡往Intel Ghost Canyon中拷贝文件,读取速度在277MB/s
▲从Intel Ghost Canyon往UHS-I的储存卡中上传文件,写入速度在78.6MB/s
▲从UHS-I的储存卡往Intel Ghost Canyon中拷贝文件,读取速度在91.0MB/s6.Intel Ghost Canyon M.2 NVME SSD性能测试Intel Ghost Canyon有三条M.2插槽,其中有两条是通向PCH,一条直通CPU。下面测试同一条760P接在不同的M.2插槽上的读写速度
▲直通CPU M.2插槽上的760P AS SSD测试
▲直通CPU M.2插槽上的760P CrystalDiskMark测试
▲直通PCH M.2插槽上的760P AS SSD测试
▲直通PCH M.2插槽上的760P CrystalDiskMark测试7.AX200 WiFi6无线网卡性能测试
▲这里使用网件RAX200与Intel Ghost Canyon通过AX200无线网卡互联
▲链接速率2.4Gbps,符合AX200 2x2 160MHz下带宽
▲5G to LAN上行单线程和十线程
▲5G to LAN下行单线程和十线程
▲5G to LAN双向单线程和十线程NUC搭载RTX2060性能测试
▲因为Intel Ghost Canyon体积的缘故,所以在选择显卡的时候不能选择长度太长的显卡。这里我选择的是MSI的RTX 2060 AERO ITX 6G OC
▲MSI的RTX 2060 AERO ITX 6G OC体积非常小巧,并且有金属背板,初看做工可以
▲将MSI的RTX 2060 AERO ITX 6G OC装上NUC
▲装上显卡后,NUC整个空间被填满,只在前端留有一小段空间用于走线
▲装上显卡后,占用两个PCIE槽位。对PCIE3.0 x4的插槽有使用需求的建议安装单槽显卡
▲但是装上显卡后,主板卡的涡轮就无法吸取冷空气了,被显卡完全挡住,只能吸取显卡的热量。此时整个NUC的散热完全靠顶盖上的两颗排风扇
▲NUC正常开机,可以看到RTX2060的GPU-Z信息1.视频解码测试
▲从DXVA Checker截图
▲播放文件大小1.15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被各大网站采用的在线播放的4K视频),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5%
▲播放文件大小18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重压制视频),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36%
▲播放文件大小60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原盘),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18%
▲播放文件大小82G的HEVC解码的4k视频(4K高帧率原盘),播放流畅。GPU占用率为20%
▲Youtube 4k 60fps视频播放测试
▲Youtube 8k 60fps视频播放测试2.游戏性能测试
▲Time Spy Extreme分数
▲Time Spy分数
▲Fire Strike Ultra分数
Fire Strike Extreme分数
▲Fire Strike分数
▲Port Royal分数从3Dmark测试成绩可以看出,尽管主板卡与显卡贴的很近。但是并没有影响到CPU的正常工作,CPU没有降频,温度也没有不可控
▲刺客信条奥德赛1080p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
▲刺客信条奥德赛2k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
▲刺客信条奥德赛4k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
▲古墓丽影暗影1080p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
▲古墓丽影暗影2k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
▲古墓丽影暗影4k分辨率下benchmark分数从游戏Benchmark数据来看,RTX2060这样的显卡应付4k这样的分辨率还是太吃力,1080p就完全没问题了功耗温度与噪音
▲环境噪音在36.0dB左右
▲环境温度在23.2度左右一.Intel Ghost Canyon本体测试1.空载
▲NUC空载时功率在26.7W左右
▲NUC空载时,风扇转动后噪音在39.9dB左右
▲电源适配器温度最高处在31.6度左右
▲电源适配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38.4度左右
▲涡轮进风口温度最高处在31.4度左右
▲SSD区域温度最高处在30.5度左右
▲顶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37.0度左右2.满载
▲NUC满载时功率在143.1W左右
▲NUC满载时,风扇转动后噪音在49.3dB左右
▲满载大约20秒左右,CPU先后触发温度墙和PL2功耗墙
▲降频后CPU主频维持在2.6GHz左右,温度为93度附近
▲此时NUC功率维持在77.6W左右
▲噪音在42.9dB左右
▲电源适配器温度最高处在29.3度左右
▲电源适配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35.2度左右
▲涡轮进风口温度最高处在29.1度左右
▲SSD区域温度最高处在28.2度左右
▲顶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2.4度左右二.Intel Ghost Canyon搭载MSI RTX2060测试1.空载
▲搭载了RTX2060的NUC空载时功率在35.8W左右
▲搭载了RTX2060的NUC空载,风扇转动后噪音在41.0dB左右
▲电源适配器温度最高处在32.6度左右
▲电源适配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1.4度左右
▲RTX2060金属散热部分温度最高处在27.8度左右
▲顶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37.2度左右2.MSI RTX2060满载
▲搭载了RTX2060的NUC,在显卡满载时功率在222.4W左右
▲搭载了RTX2060的NUC,显卡满载后风扇噪音在51.4dB左右
▲电源适配器温度最高处在35.7度左右
▲电源适配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3.0度左右
▲RTX2060金属散热部分温度最高处在40.9度左右
▲顶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6.2度左右3.搭载了MSI RTX2060的NUC满载
▲搭载了RTX2060的NUC,在显卡和CPU同时满载时功率在311.7W左右
▲搭载了RTX2060的NUC,在显卡和CPU同时满载后风扇噪音在59.3dB左右
▲满载12秒左右,CPU先后触发温度墙和PL2功耗墙
▲降频后CPU主频维持在2.46GHz左右,温度为88度附近
▲此时搭载了RTX2060的NUC功率维持在243.3W左右
▲风扇噪音在53.0dB左右
▲电源适配器温度最高处在38.1度左右
▲电源适配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6.0度左右
▲RTX2060金属散热部分温度最高处在42.0度左右
▲顶部出风口温度最高处在49.9度左右总结优点:1.Intel Ghost Canyon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后期升级组件来获得性能提升2.CPU性能非常强悍,已经超过了桌面级的i7-9700K3.带有雷电3接口和SD-UHSII读卡器,拓展性很强缺点:1.CPU和PCH共用一个散热器,散热器规模太小,在CPU满载后根本压不住,结果就是CPU降频2.都9012年了,配备的电源还不是全模组。这样就导致了NUC内部线束杂乱,难道Intel想让全模组电源作为一个NUC的选配件出现?由于本次测评的Intel Ghost Canyon是工程样机,有些地方做的还不是很完善,还有更改的空间,希望后期上市的零售版能给用户带来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