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U在计算机网络第几章,【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总结

一. 选择

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进行通信。

A. 接口

B. 协议

C. 三者都用到

D. 服务

解析:协议是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 ,是一种水平结构,注意,服务是垂直的,由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功能。

同等层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 )。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

解析:在分层网络结构,例如在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中,在传输系统的每一层都将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每一层附加到PDU上的信息,是指定给另一个系统的同等层的,这就是对等层进行一次通信会话协调的过程。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在传输邮件时需使用( )

A.TCP

B.UDP

C.FTP

D.POPA

解析:SMTP是应用层结构的内容,邮件传输时使用TCP协议。

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参考模型应用层的是( )

A.DNS

B.ICMP

C.ARP

D.RARP

解析:HTTP/SMTP/DNS/RTP均属于TCP/IP参考模型的应用层,DNS是域名解析。ICMP是属于TCP/IP协议簇的子协议,属于网络层。ARP是地址解析协议,RAPA为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均不在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规定数据交换控制步骤的物理层特性是( )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解析:

电气特性:用多大的电压表示“1”和“0”,接收方如何识别“1”和“0”

机械特性:接口的大小、尺寸

功能特性:连接电缆的插头有多少引脚,有何功能。

规程特性:过程特性。

在TCP/IP模型中,网络接口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 )相对应。

A.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

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解析:74059d9c96201076f747dd4f032b9659.png

下列哪一项描述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概念是不正确的?()

A.保持网络灵活且易于修改

B.把相关的网络功能组合在一层中

C.将网络功能分割细化,易于实现

D.所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都用相同的层次名称和功能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实现的。

A.城域网

B.通信子网

C.路由器

D.资源子网

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B.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

C.在OSI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N层的协议,需要使用N+1层提供的服务

D.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解析:C选项前后颠倒了,要实现N+1层协议需要使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提供的。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

【注: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A. 56%

B. 63%

C. 72%

D. 其他

解析:

首部和尾部之和为:20 + 20 + 18 = 58B

数据总长度为: 100 + 58 =158B

数据的传输效率为: 100 / 158 = 0.633 ≈ 63%

二. 简答和计算

1.试在下列情况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时延要小。

解:

S + x/b + kd

(x / p) * (p / b)

当x>>p,(k-1)p/b

2.987bedfdf443578d0082748f9e76111c.png

3.一个点到点链路,长度为20000km。数据发送速率为1kb/s,要发送的数据有100bit。数据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假定我们可以看见线路上传输的比特,试画出线路上的情况(一个为100bit刚发送完时,另一个是再经过0.05s后)。

若数据发送速率变为1Mb/s,会有什么变化?

解:

922d13f227a39ef5ca19e7feff3cc23d.png

4.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试估算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

解:

D = D0 / (1-U)

D / D0 = 10

5.有一个点到点链路,长度为50Km。若数据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 m/s,试问链路的带宽应为多少才能使传播时延和发送100字节的分组的发送时延一样大?如果发送的是512字节长度的分组,结果又如何?

解:

(1)

50km/2×108=250us=100×8/x

x = 3.2Mb/s

(2)

250us = 512×8/x

x = 16.38Mb/s

6.若发送40字节的数据帧,从开始发送到收到确认帧的时间为120ms,求发送速率?(设信道传播时延为20ms,采用停等协议,帧的控制信息、确认帧长及帧处理时间均忽略不计。)

解:

总比特数:40×8 = 320 bit

发送时间:120-20×2 = 80 ms

发送速率:320 / 80×10-3 = 4kb/s

7.考虑两台主机A和主机B由一条带宽为R bps、长度为M米的链路互连,信号传播速率为V m/s。假设主机A从t=0时刻开始向主机B发送分组,分组长度为L比特。试求:

(1) 传播延迟(时延)dp;

(2) 传输延迟dt;

(3) 若忽略结点处理延迟和排队延迟,则端到端延迟de是多少?

(4) 若dp>dt,则t=dt时刻,分组的第一个比特在哪里?

(5) 若V=250000km/s,L=512比特,R=100 Mbps,则使带宽时延积刚好为一个分组长度(即512比特)的链路长度M是多少?

注:1k=103,1M=106

解:

(1) dp = M/v

(2) dt = L/R

(3) de = dp + dt = M/V + L/R

(4) dtV = (LV) / R

(5)

列式得:(M/V)×100×106=512

解得:M=1280m

8.假设主机A向主机B以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大文件。主机A到达主机B的路径上有3段链路,其速率分别是R1=500kbps,R2=2Mbps,R3=1Mbps。试求:

(1) 假设网络没有其他流量,则传送该文件的吞吐量是多少?

(2) 假设文件大小为4MB,则传输该文件到主机B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注:1k=103,1M=106

解:

(1)选择速率最小的链路作为吞吐量:500kb/s

(2)(4×8×106) / (500×103) = 64s

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7版) 谢希仁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