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L, CPL及RPL之间的关系

DPL: Descriptor Privilege Level

1) GDT/LDT表中的描述符

GDT/LDT表中的描述符,描述的是一段内存。

 

其中的DPL代表着GDT/LDT中的描述符描述的内存段的特权级别。

比如,当前正在执行的代码,它的特权级别就是当前的CS段选择子指向的段描述符中的DPL所决定的。

即DPL是描述一段内存的特权级别。

 

2) IDT表中的描述符

IDT表中的描述符,描述的是一个门。

门的概念,与“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传送门类似:

 

Gate

 

假设,上图中的每一行都是有特权级别的,上面行的特权级别比下面行的特权级别高,那么从A处发出的豌豆是无法打中B处的僵尸的。

但是有了传送门,它可以帮忙将A出打出的豌豆提升到B处,从而打中B处的僵尸。

 

Gate Descriptor的作用也类似,它可以用来帮助提升请求请求代码的特权级别。

使原本没有特权执行内核态代码的用户态程序,可以在Gate的帮助下,执行内核态的代码。

 

 

CPL:Current Privilege Level

代表着当前执行的代码段的特权级别

 

RPL:Request Privilege Level

用于描述段选择子。

 

段选择子是用来选择GDT/LDT中段描述符描述的内存段的。

 

RPL代表着一次申请访问估内容时,使用的特权级别,用RPL来代替请求程序本身的CPL,用于特权级别检查。

 

下面我们查看一个例子:

IDT中第0x80项代表“系统调用”的入口:

   1: [  80] 0x00000060[index=000C, TI=0, RPL=0] : 0xc152c898, P[1] DPL[3] Type[       Trap Gate] 

而它里面的0x00000060段选择子,选择的是GDT中的0x000C项

   1: [   C] 0x00000000 : 0xffffffff, G[1] D/B[1] P[1] DPL[0] S[1] Type[11] Code[Read-Enable Accessed ]

根据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为

1) 用户态程序的CPL为3, 它请求的Gate描述符项的DPL为3,请求通过。

2) Gate描述符进一步代表用户态程序请求访问内核态的代码段时,RPL为0, 而目标代码段的DPL也为0,这一步请求也通过。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ng123king/p/3501554.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