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当代大学生“自甘堕落”?

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标题为:“强烈要求社会退步”。 帖子里面表达了很多当代大学生神往若干年前的“三包”政策不满于现状的尴尬感受,不禁让我们这些另一个时代的人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可是,设身处地的替这些孩子们想想,他们也很无奈。我们在指责他们的同时,更应该问问:是谁让当代大学生“自甘堕落”呢?  
    记得很多年前(大概是20年前后吧)人们是把大学称为“象牙塔”的,现在这拨儿大学生的父辈们都憧憬过那个神圣的地方。儿时有一种特殊的感受:看那时考上大学的人们有一种去圣地“朝圣”的感觉。因为对于农村人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穿上了“皮鞋”、吃上了“商品粮”;对于城市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不用再待业而是有了“干部身份”;高考犹如“跃龙门”,高校犹如“天河”,“一入天河水,从此不是鱼”。而从另外一个纯思想的角度讲,那时大学的神圣让我们如今的人难以理解:激情、奉献、创业、四化.......有那么多现在很少有人提起的词汇。这就是当年的白色“象牙塔”。
       再看看如今的大学,部分大学生们的“自甘堕落”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
       也难怪现如今的孩子们神往过去,与现在大多数人毕业之后朝不保夕的“流离”相比,“象牙塔”时代无异于希腊神话中的“黄金时代”。不过从现在的角度看,这纯白的“象牙塔”是很难再矗立起来的了。当初计划经济的特殊待遇、精英式的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如今市场经济上的平等待遇、普及式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也许这就是历史吧;而人为的教育市场化理论让大学成了彻头彻尾的名利场、“烧钱场”,哪里还有神圣可言呢?
       面对传说中的纯洁,孩子们感到失落,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大几岁的人应该善待他们才对,如果再加以冷嘲热讽,估计只能加速他们“自甘堕落”的进程。
       我这样30多岁的一代人算是搭上了计划经济的末班车,算是幸运,可也算不幸。幸运的是能够保证粗茶淡饭,不幸的是丧失了出去闯荡的机会。从这一点上看,所谓“象牙塔”时代也是一个“双刃剑”的时代,记得90年代也曾经有过希望“象牙塔”倒掉的呼吁。那么,如今的大学生们又何必自惭形秽呢?
        估计大学生们向往“三包”除了生活状态的不如意外也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三包”产物的诱惑。很多过来人在回忆过去时总用一种“啧啧”回味的口气,也难怪孩子们眼馋。可是孩子们,现在的东西那时不一定有的,比如轰轰轰烈烈的爱情在那时肯定不会有结局。慢慢去想吧。
        过去的“象牙塔 ”(现在没有人那么叫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大学已经不再神圣),现在的大学城,只要不想堕落,还是有办法的。想想让当代大学生“自甘堕落”的原因吧,这些孩子们还有救,最起码儿他们还有思想呢。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ioria0622/archive/2008/01/10/1034319.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