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相继出炉,越来越多的公司被推到聚光灯下。与此同时,市场拷问接踵而来。首批受理的江苏北人,就被质疑“科创含量”不足。带着同样的疑问,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日前来到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总部所在地一探究竟,也获得了江苏北人高层的独家回应。

  所处行业资金压力大

  在园区内,江苏北人2.5万平米的占地面积并不算大,和周边的一些企业相比显得并不起眼。不过,据门口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和科创板“搭上线”之后,公司近期访客不断。

  相比之下,在公司内部,对于科创板的讨论并不热烈。

  记者选择在午餐时间进入公司食堂后,随机和几位公司工作人员谈及科创板,有员工表示公司应该因此发展更好,也有员工表示是为苏州“争光”了,大多数员工则认为“不管能不能上,活还是得一样好好干。”

  提及公司因为“科创含量”等问题备受争议,有员工表示,对公司的技术和未来有信心,但因不懂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关注,“那是领导操心的事情”。

  面对市场质疑,江苏北人管理层感到无奈。

  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朱振友接受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专访时,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就在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名单公布的那个周末,朱振友参加了一个讲座。讲座上,有嘉宾当场质疑江苏北人,认为公司给了市场一个工业机器人企业的“错觉”。“我感到很委屈。”朱振友告诉记者,自己和另一位创始人,创业前都曾有过做大学教师的经历,没想到在冲刺科创板的过程中,会突然面临如此大的舆论压力。

  据朱振友介绍,按照原来的设想,公司准备从新三板转向创业板,在科创板上市要求出台后,公司认为符合相关条件,于是选择尝试科创板。之所以看重资本市场,是因为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对于资金的要求很大。

  招股书显示,江苏北人主营业务为提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的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作站和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装配及销售。“有时为了方便易懂,我们会说自己像搞装修的,比如一个汽车厂商需要机器人,我们则提供全包或半包,全包就是机器人我们买,配套做好后像新房‘交钥匙’一样;半包就是客户买了机器人,我们负责后续工作。”朱振友表示,涉及到“全包”时,就需要公司垫付大量购买机器人及其它设备的资金,同时也会大幅拉低项目毛利率。另外,每个订单的回款周期一般要一年半以上,从而会对公司的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

  公司技术副总、创始人之一林涛则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公司成立第二年的2012年,公司接到了某客户一个500万元的大单,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订单,但需要公司垫付大量资金。“我们考虑了很久,因资金压力不得不把订单给退了。”郑州看×××多少钱:http://www.zztongji120.com/

  或许正是迫于资金压力,在前述几次接触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并且吸引了3家上市公司成为其背后的“影子股”。

  招股书显示,目前江苏北人的前三大股东如下:第一大股东朱振友持有30.43%的股份,上海涌控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9.65%,林涛持有8.20%。

  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直接持有公司3.11%股份的联明股份,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誉衡药业和软控股份。其中,誉衡药业持有苏州工业园区原点正则贰号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3.96%的股份,后者持有江苏北人3.64%的股份。软控股份则持有上海涌控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4.99%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