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4.1 df 命令
1)<df>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 按合适的单位显示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dev/shm   内存 -速度快
     tmpfs   临时的 重启后会消失
2)
    <df -i> 查看inode使用情况
     <df -m>  以MB单位查看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3)<free>  可以查看 swap
      当inode 使用满了  计时空间有剩余也写不进去数据;
格式化时会重新分配inode;


4.2  du命令
1)<du -sh /root  >查看 文件、目录的大小
  最小的块为4Kb,即使不足4Kb也会显示4kb 
<du /root>   不加参数时显示不友好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4.3  磁盘分区上
4.4  磁盘分区下
1) 在VMware上 设置-->添加-->硬盘-->下一步...... 完成  
      <reboot>  重启----新增加硬盘需要识别一下等1分钟
      <fdisk -l >查看 硬盘信息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 <fdisk  /dev/sdb>  磁盘分区   最多分 4个 主分区   当大于4个时  只能添加为 逻辑分区‘最大能分2T大小。
     常用  n(新建)   p(列出分区)  w(写分区并退出)  d(删除)    t(更改类型)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输错了可以使用《ctrl + 退格键》删除字符;
当分过扩展分区后,再划分新分区时不再提示e,而是提示新建L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号从5开始,而且一定是连续的;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删除逻辑分区后号会自动遍连续;
 删除主分区后  号就没了不连续;
mbr和gpt指的是分区的格式,ext xfs指的是文件系统格式;
文件系统是在磁盘分区后,进行的一步操作,也就是磁盘格式化。
parted分区GPT格式
我们在课上讲的fdisk分区工具,它的分区格式为MBR,特点是,最多分4个主分区,磁盘大小不能超过2T。而GPT分区格式,突破了这些限制,它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之分,在一块磁盘上最多可以分128个分区出来,支持大于2T的分区,最大卷可达18EB。 相信,随着存储级别的升级,将来的分区格式逐渐会淘汰MBR,而GPT成为主流。
parted 工具常用功能:
当在命令行输入parted后,进入parted命令的交互模式。输入help会显示帮助信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功能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1、check 简单检查文件系统。建议用其他命令检查文件系统,比如fsck
2、help 显示帮助信息
3、mklabel 创建分区表, 即是使用msdos(MBR)还是使用gpt,或者是其他方式分区表
4、 mkfs 创建文件系统。该命令不支持ext3 格式,因此建议不使用,最好是用parted分好区,然后退出parted交互模式,用其他命令进行分区,比如:mkfs.ext3
5、mkpart 创建新分区。
格式: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PART-TYPE 类型主要有primary(主分区), extended(扩展分区), logical(逻辑区).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只对msdos。
fs-type 文件系统类型,主要有fs32,NTFS,ext2,ext3等
start end 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6、mkpartfs 建立分区及其文件系统。目前还不支持ext3文件系统,因此不建议使用该功能。最后是分好区后,退出parted,然后用其他命令建立文件系统。
7、print 输出分区信息。该功能有3个选项,
free 显示该盘的所有信息,并显示磁盘剩余空间
number 显示指定的分区的信息
all 显示所有磁盘信息
8、resize 调整指定的分区的大小。目前对ext3格式支持不是很好,所以不建议使用该功能。
9、rescue 恢复不小心删除的分区。如果不小心用parted的rm命令删除了一个分区,那么可以通过rescue功能进行恢复。恢复时需要给出分区的起始和结束的位置。然后parted就会在给定的范围内去寻找,并提示恢复分区。
10、rm 删除分区。命令格式 rm number 。如:rm 3 就是将编号为3的分区删除
11、select 选择设备。当输入parted命令后直接回车进入交互模式是,如果有多块硬盘,需要用select 选择要操作的硬盘。如:select /dev/sdb
12、set 设置标记。更改指定分区编号的标志。标志通常有如下几种:boot hidden raid lvm 等。
boot 为引导分区,hidden 为隐藏分区,raid 软raid,lvm 为逻辑分区。
如:set 3 boot on 设置分区号3 为启动分区
注:以上内容为parted常用的功能,由于该工具目前对ext3支持得不是很好,因此有些功能无法应用,比如move(移动分区)和resize等。
parted分区功能示例:
1、用命令模式 为/dev/sdb创建gpt类型文件分区表,并分500G分区。然后为该分区创建ext3文件系统。并将该分区挂载在/test文件夹下。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创建分区表

parted /dev/sdb mkpart ext3 0 500000 //创建500G分区/dev/sdb1

mkfs.ext3 /dev/sdb1 //将分区/dev/sdb1格式化成ext3格式文件系统

mount /dev/sdb1 /test //将/dev/sdb1 挂载在/test下

如果让系统自动挂载/dev/sdb1 需手工编辑/etc/fstab文件。并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
/dev/sdb1 /test ext3 defaults 0 0
2、创建大小为4G的交互分区。由于已经创建了500G的/dev/sdb1 ,因此再创建的分区为/dev/sdb2

parted /dev/sdb mkpart swap 500000 504000 //创建4G分区/dev/sdb2

mkswap /dev/sdb2 //将/dev/sdb2创建为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2 //激活/dev/sdb2

如果让系统自动挂载/dev/sdb2这个交换分区,需手工编辑/etc/fstab文件。并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内容: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3、恢复被误删除的分区(也可以参考testdisk命令)。由于parted直接写磁盘,因此一旦不小心删除了某一分区,建议立即用rescue恢复。下面通过事例来理解恢复过程。

parted /dev/sdb mkpart ext3 504000 514000 //创建10G分区/dev/sdb3

mkfs.ext3 /dev/sdb3 //将/dev/sdb3格式化成ext3文件系统。

parted /dev/sdb rm 3 //删除/dev/sdb3

parted /dev/sdb rescue 504000 514000 //依照屏幕提示,输入yes即可恢复被误删除分区


4.5  磁盘格式化 (上)
4.6 磁盘格式化 (下)
默认装完想通过是xfs格式;
1)<cat /etc/filesystems>   查看系统支持的文件格式
<mout> 查看当前的磁盘格式   只看/dev/即可
/dev/sda2 on / type xfs (rw,relatime,seclabel,attr2,inode64,noquota)
/dev/sda1 on /boot type xfs (rw,relatime,seclabel,attr2,inode64,noquota)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blkid /dev/sda1 > 查看一个文件分区
<blkid> 查看所有文件分区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mke2fs
     <mke2fs -t ext4 -b 2048  /dev/sdb1>  格式化成ext4 格式   最小块为2K
     <mke2fs -t ext4    /dev/sdb1> ==< mkfs.ext4   /dev/sdb1 >    格式化成ext4格式
     <mke2fs -m   1  /dev/sdb1>     设置分区预留1%的空间大小(未指定时默认是ext2格式)
     <mke2fs -i   8192  /dev/sdb1>    多少个字节8K对应一个inode  最少1:1   默认16K即4个块对应一个inode
3)mkfs
     <mkfs.xfs  -f  /dev/sdb1 >  强制格式化成xfs格式
mke2fs 支持的参数,mkfs都支持;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4.7 磁盘挂载
1)    <mount   >                  查看挂载的磁盘文件格式
          <mount   /dev/sdb1 /mnt/ >    挂载到 挂载点 /mnt/
          <blkid /dev/sda1 > 查看一个未挂载的文件分区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   <umount   /dev/sdb1 >或 <umount   /mnt/>   卸载挂载
当再/mnt/目录下时,第一个不能卸载只能退出再卸载;第二个可以使用 <umount  -l /mnt/>卸载 
3)  <mount  -o remount, rw  /dev/sdb1   /mnt/> 重新挂载,可读可写挂载;
4) <vi    /etc/fstab>  编辑 系统启动时启动的默认磁盘文件       
第一列可以写UUID或者写磁盘的分区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5) <blkid >查看当前的挂载的uuid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4.9 手动增加swap空间
1)<dd  if=/dev/zero 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  
          利用zero产生0 存入大小为1M*100的newdisk文件中
     /dev/zero 就是一个特殊设备,里面有源源不断的“0”
     if指定源设备
     of指定目标设备(在这里,我们创建了一个文件,作为一个模拟的设备)
     <du -sh /tmp/newdisk> 查看大小
     <mkswap -f /tmp/newdisk>  格式化swap空间
     <swapon  /tmp/newdisk>   挂载swap
     <free -m >查看 挂载
<swapoff /tmp/newdisk> 卸载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4.10 LVM讲解 上
4.11LVM讲解  中
4.12 LVM讲解 下
     LVM是 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的简写,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
  逻辑卷的作用主要在于 扩容,不会影响磁盘内文件,数据损坏时,做过LVM不好恢复。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ext4  支持扩容和缩容,需要卸载了操作完再挂载; xfs 只支持扩容,且不需要卸载就可以操作。

       物理卷-->多个物理卷合成逻辑卷组--->逻辑卷可以扩容缩容到逻辑卷组大小.。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1) fdisk /dev/sdb  创建3个分区,然后用  t更改类型  输入(8e)代表LVM 格式
            写错的情况下 按《ctrl +u 》删除        或者用《ctrl + backspace》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1.2) 创建物理卷
      <pvcreate /dev/sdb1 >   <pvcreate /dev/sdb2 >   <pvcreate /dev/sdb3 > 创建三个物理卷
      <yum install -y lvm>    若未安装,安装下
<yum provides "/*/pvcreate"> 若不记得 lvm这个包名 可通过指令查找包
“” 内部未一个指令的绝对路径。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用<ls /dev/sdb1> 无法找到时 需要使用 <partprobe>生成分区文件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1.3)查看创建的物理卷
        <pvdisplay >  查看创建的物理卷
        <pvs > 查看物理卷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创建卷组并扩容缩容
       2.1)  创建卷组,
            <vgcreate vg1 /dev/sdb1  /dev/sdb2 >   将sdb1和sdb2组成卷组。
            <vgs>       查看创建的卷组
           <vgdisplay> 查看创建的卷组
           <vgremove >删除卷组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2)创建逻辑卷
            <lvcreate -L 100M -n lv1 vg1>创建逻辑卷
           <mkfs.ext4 /dev/vg1/lv1 >      格式化成ext4
            <mount /dev/vg1/lv1  /mnt/>  挂载到mnt 下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发现创建的名字和实际名字不一样 ,实际上指向了同一个文件
        <ls -l   /dev/vg1/lv1 >
         <ls -l /dev/mapper/vg1-lv1>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3)扩容逻辑卷--最大扩容到卷组大小2G
          2.3.1 ext4 格式操作
      <umount /mnt/>  取消挂载
      <lvresize -L 200M /dev/vg1/lv1> 重新设置卷大小
     <e2fsck -f /dev/vg1/lv1> 检查磁盘是否有错误(ext4)
     <resize2fs /dev/vg1/lv1>  更新逻辑卷信息,,,否则不能查到新的卷大小(ext4)
     <mount  /dev/vg1/lv1  /mnt/ > 重新挂载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2.3.2xfs 格式操作 ----不需要卸载
          <lvresize -L 300M /dev/vg1/lv1 >   设置卷大小
          <xfs_growfs  /dev/vg1/lv1 >           更新下大小信息
     2.4)缩容逻辑卷(xfs 不支持)
          <umount  /dev/mnt/>         取消挂载
          <e2fsck -f /dev/vg1/lv1>     检测磁盘错误
           <resize2fs /dev/vg1/lv1 100M >   更新逻辑卷信息100M
           <lvresize -L 100M /dev/vg1/lv1>  重新设置卷大小
           <mount  /dev/vg1/lv1  /mnt/ > 挂载
     3)扩容卷组
         <vgextend vg1 /dev/sdb3 >  将卷3加入到卷组中
          <vgs> 查看已经变成了2G大小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对于扩容缩容,大型应用搞分布式文件系统。 比如hdfs、gfs、mfs等
现在磁盘这么便宜,一开始搞机器时,就给搞够磁盘,做raid即可。


4.13  磁盘错误分析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跟阿铭学习Linux-  第四课 磁盘管理
     <vi  /etc/fstab>   
          若更改了磁盘配置信息,启动电脑时可能出现错误,那么其实是可以进入系统的 直接输入root密码进入编辑 删掉增加的挂载的启动时的磁盘重启即可。原因:因为另外一块磁盘不存在,但是配置文件/etc/fstab中又有挂载的配置,挂载出问题就导致这样的故障。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iammalt/205564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